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安徽省水网地区,主要分布于沿江、沿淮地区,自然资源优越,社会经济条件较好,是我省农业精华之所在,是全国商品粮、棉、水产品基地。该区还有三百多万亩河湖漫滩尚待开发。因此,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进行生态工程建设,建立水网农区良性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滩地资源优势,对振兴安徽经济,无疑将起到巨大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不少地区河沟纵横、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有丰富的水资源。如何既保护又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水资源,开发各种水体发展种养结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这是农业生产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拿宝应县来说,地处里下河,全县水域73万亩,可利用发展养殖和种植的有4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一半以上。在农业生产和农业开发中,广大农民群众创造了发展水体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认真总结、研究水体农业的发展经验,对水网地区综合开发利用水面资源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宝应实践,对水体农业的开发进行初步探讨。 (一) 所谓水体农业,是指利用各种水体从事种养结合,多层次、全方位利用的综合生产力体系,实质上是对水资源进行产业化的综合开发利用。 宝应的实践表明,发展水体农业.对水网地区来说,不仅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一项现实生产措施,也是一项具有综合效益的系统工程,对于发展“三高”农业.加快实现小康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开发水体农业,有利于解决农  相似文献   

3.
<正>加快滩涂和浅海资源的开发,对于江苏省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乃至整个苏北地区的脱贫致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长远看,是江苏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生长点。 滩涂资源丰富,开发初见成效,利用极不充分 我省有950多公里的海岸线,横跨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的14个县、区,海岸带总面积达3.3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全省陆域面积的1/3,共有沿海滩涂总面积980万亩占全国沿海滩涂面积的1/5。全部滩涂面积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则相当于全省现有耕地面积的 1/7。且滩涂面积每年还以2万亩的速度向外淤长。开发前景十分诱人。 1、滩涂资源丰富 ①土地资源。980万亩滩涂资源主要由潮上带、潮间带和辐射沙洲三部分组成。潮上带有390万亩,其中已围潮上带290万亩,这部分土地可直接开发利用;潮间带400万亩;辐射沙洲190万亩,后两部分适合于发展海水养殖业。另外还有3700多万亩负15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面积,是一块巨大的后备土地资源。 ②生物资源。潮间带动物有198种,滩涂软体动物总生物量近18万吨,文蛤、青蛤等五种优势品  相似文献   

4.
加快江苏沿海港口与滩涂开放开发的几点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陈焕友省长在谈到支持苏北加快发展时,提出要继续推进沿海和沿东陇海线开放开发战略,利用苏北地区丰富的资源,加强外引内联,在招商引资方面寻求新的突破.本文拟就加快沿海港口与滩涂开放开发问题,谈几点构思.江苏沿海滩涂总面积978万亩,约占全国海涂总面积的15%.沿海地区及海域内还有入水道100多条,盐场133万亩,渔场15万平方公里,海底石油沉积盆地近20万平方公里.这既是江苏省开发潜力最大的后备资源,也是吸引外商进行成片投资开发的理想场所.但滩涂及其他沿海资源的招商开发,需要有港口为依托,海港建设与滩涂开发是相辅相成的.在苏北近千公里的海岸线上除连云港外,海港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湖南地区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资源利用不尽合理,以致生态失调,生产不够稳定,山区人民生活较为困难。一、湘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 1.土资源、水热资源丰富,为农业多熟制生产和经济作物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湘南地区为省内人口较少、耕地比较多的地区之一。全区土地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98.84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16亩(全国人均1.19亩);垦殖指数12%,  相似文献   

6.
一、红壤的基本情况红壤系列包括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和黄壤等土类,是我省最主要的土地资源。全省总土地面积38.4万平方公里,近6亿亩土地中红壤约占70%,在4000多万亩耕地中红壤面积约占一半。红壤广泛分布在我省整个亚热带、南亚热带及热带北缘地区的丘陵、高原山区。由于红壤酸性重、盐基、氮、磷、钾及有  相似文献   

7.
一、区域经济差距   西部的优势主要集中在资源方面。全国宜农荒地,宜林山地和荒地,可利用草地多分布在西部。活立木总蓄积量,森林总蓄积量有相当一部分分布在西南的中西部地区。水利资源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尤其可供开发的水利资源均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西部地区。中西部还是我国矿产宝库,这里分布着全国大部分煤、铁矿石、磷矿石、天然气、石油等能源资源。此外,西部边境线长达几万公里,与西亚、中亚、东南亚十几个国家接壤,边境贸易频繁。历史上丝绸之路由此贯穿。西部地区名胜古迹众多,是极具潜力的旅游去处。   但是西北地…  相似文献   

8.
德清县干山乡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山乡位于浙江北部德清县中部,属平原水网地区。当地粮桑渔畜比较全面发展,呈良性循环的传统农业,在杭嘉湖中部平原具有代表性。研究基点建立以前的1984年全乡耕地总面积21086亩,其中水田19565亩,人均1.12亩:桑地5698.5亩,人均0.32亩(均按农业人口计);水面3757亩。粮食亩产1695斤,总产3168万斤。产茧1.07万担,出售家禽2.44万只,猪7476头,鱼8594.5担。该乡生产内容以  相似文献   

9.
《经济论坛》1999,(14):39-39
唐海县认真贯彻执行“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管理与保护并举”,走节地挖潜、土地开发、保护耕地之路,土地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几年来,全县投入土地开发基金8338万元,共开发土地13-8万亩。人均耕地由1987年的2-97亩增加到现在的3-42亩,被国家土地局命名为“土地开发复垦先进县”。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多开地,努力增加耕地面积。唐海县地处沿海开发开放区,南部沿海滩涂资源较为丰富。为充分利用这部分土地资源,县政府制定出总的耕地开发计划,狠…  相似文献   

10.
邵新 《大陆桥视野》2010,(9X):11-11,13
天山西部林区有森林面积24917325亩,其中林业用地7355250亩,森林总蓄积量为6730万立方米。林区内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野生动物363种,植物约3000种,占新疆野生植物总数的85%。森林主要分布在伊犁洲境内三大河流(巩乃斯河、特克斯河、喀什河)的源头和上游山区。森林主要由乔木雪岭云杉组成,天然云杉林与草原毗邻。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湖泊众多,总面积1.2亿亩,占全国内陆水域40%。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是在东部平原,青藏高原及蒙新高原。面积大,效量多是我国湖泊特点之一。以长江中下游为例,该地区共有湖泊4033个,面积为4400万亩。其中1.5万亩以下的计3882个,占96.3%。我国1.2亿亩湖泊水体中有2800万亩是可以发展人工养殖的中小湖泊。利用湖泊发展养鱼,具有不占耕地、不用饵料、劳动生产率高、鱼病少、商品率高、成本低和  相似文献   

12.
易县地处河北省中部,境内山场面积广阔,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全县的山场资源中,除 140万亩有林面积外,尚有 120万亩荒山可开发利用。 1995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开发荒山资源作为调整农业到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下大力推进荒山的拍卖、承包及综合治理工作。 1999年底,全县已拍卖、承包荒山面积 70余万亩,开发治理 43万多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靠山治山、靠山养山、靠山吃山的路子。   易县在开发治理荒山过程中,做到了以下三点:   一、政策扶持。一是完善了政策体系。重…  相似文献   

13.
江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面临着资源减少,人口增加,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如何用更少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口,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关注的焦点。 一、江苏农业发展的现状 江苏农业到1995年底,全省实施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约150多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227万千瓦,平均每3亩耕地拥有1千瓦,农用动力装备水平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到1996年底,累计改造中低产田约1617万亩;1995年我省乡镇企业从业人数961.19万人,农村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已转移到非农产业上来。农业资源开发初见成效,截止1995年底我省围垦潮上带滩地295万亩,开发利用265万亩,其中已建成耕地52万亩,对虾养殖场18.6万亩,林果17万亩,盐田108万亩。至1996年全省植树造林118万亩,开垦宜农荒地14万亩。  相似文献   

14.
一、豫西山地生态经济系统概述豫西山地包括洛阳、许昌地区和郑州等十八个县市,总面积3092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12.3%。其中林业用地1538.5亩,占全省的26.7%。农业人口483.9万人,占全省的7.4%,人均耕地1.4亩。本区处于秦岭山脉的东延部位,海拔多在1000—1800米。主要山峰如老君山、老鸦岔等都在2000米以上,是全省海拔最高、地形最复杂的地区。全省自然景观大致为五山四岭一分川;汝、伊、洛、涧、宏等较大河流贯穿其中。由于地质构造和长期流水切割,形成了尖峭的山峰和V形峡谷地貌,坡度多在35度以上,土薄石多,适耕地少,而且分布零散,影  相似文献   

15.
无锡市滨湖区地处太湖之滨,依山傍水,农林资源丰富。全区山地总面积10.4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7.9万亩,经济林面积3.6万亩。多年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不断总结富山富民工程的成功经验,科学规划和指导全区生态林和经济林的综合开发,区域特色更趋明显,名品精品规模扩大,果农协会作用突出,生态园区  相似文献   

16.
所谓“三草资源”即草山草坡草洲。江西草山草坡面积6666.3万亩,湖滨草洲172.7万亩。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很自然地把注意力放到比耕地还大的“三草资源”上。对“三草资源”的开展利用问题,主要有“以林为主”和“以牧为主”两大观点,我省青年科技工作者中也颇多人受以上两大观点的影响。如徐燕著《江西草山草坡地区经济发展方向的再认识》(发表于1989 《农业生态经济通讯》第四期。)文章得出“仅以亚热带地区丘陵本身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生态系统以及畜牧业发展要求出发,利用草山草坡发展畜牧业是不怎么合理”的结论。其理由主要是该地区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地统计分析的安徽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安徽省各县域人均GDP为研究指标,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克里格空间插值、空间变异函数等方法,结合ArcGIS9.3及GeoDA软件对安徽省县域经济的空间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县域经济自2002年开始出现微弱的空间集聚态势,人均GDP自西向东有逐渐增加,从北向南有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HH区主要位于皖江城市带中个别县域,LL区主要位于西北地区,LH区与HL区大部分交错分布在中部地区.皖江城市带地区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西北地区逐渐沦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洼地”.冷点地区主要分布在皖西北地区,热点地区分布在皖中及中部偏东地区.空间变异分析发现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受区域中心地区影响力度逐渐增大.总体上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增大,区域资源禀赋与交通区位、发展政策、中心城市发展状况是引起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4,(8)
黑龙江省是农林业大省,具有相当丰富的可利用的农林生物质能资源,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薪柴林木等。论文采用特定的模型综合评价黑龙江省农林生物质能资源的总量及分布,评价结果是2012年黑龙江省各地市(区)农作物秸秆资源蕴藏总量为16279.8万吨,主要集中分布于绥化、哈尔滨、齐齐哈尔与农垦总局,四个地区或单位总量占全省的67%以上;畜禽粪便资源蕴藏总量为20508.1万吨,主要集中分布于绥化、哈尔滨、齐齐哈尔与农垦总局,四个地区或单位总量占全省的65%以上;薪柴林木资源蕴藏总量为1654.1万吨。  相似文献   

19.
章轲 《经济世界》2001,(11):33-35
注册资金 600万美元的漳州市加州富山工程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最近正忙不迭地开山造林。这家由港商、台商和漳州、厦门企业联手成立的合资公司,自打成立的那天起,便瞄上了闽南山区的几十万亩山林。”种抽木只是收益的一部分。”董事长陈忠贤并不讳言他们的真实用意:卖树苗赚钱,卖木材赚钱,山林综合开发赚钱,更主要的是,因为有了高科技,林业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一长串“好题材”,随之而来的“政策大餐”更是令人眼热。地产商成了“山大王” 陈忠贤带着笔者来到漳州地界的蜈蚣山。去年, 加州公司与漳州长泰县陈巷镇政府签订了山地…  相似文献   

20.
一、揭西县龙头企业发展现状揭西县地处南亚热带,光、热、水、物种资源丰富,有利于热带亚热带作物生长,适宜发展农林牧渔等种养业。全县拥有山地127万亩,其中坡度25°以下的山地面积55万亩,已开发种茶种果和高值经济林有33万亩,尚有20多万亩可供开发。这为发展“三高”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巨大潜力。目前已形成了粮食、特色水果(包括青榄、荔枝、龙眼、青梅、香蕉)、优质蔬菜、畜禽、优质水产品、林木产品(含茶叶)等六大支柱产业,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