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价格欺诈行为探究●何青木易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以不正当价格手段欺骗消费者,并使其经济利益受损害的行为。它是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活动中较为普遍、危害极大的不正当交易行为。不少经营者通过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手段,获取非法利润和暴利。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  相似文献   

2.
当前不正当价格行为危害日趋严重.通过列举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表现形式并分析其特点,从经营者、消费者、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以及整体社会环境等方面剖析不正当价格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提高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和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转变价格行政执法观念、改进价格执法手段、加强价格社会监督和法制建设、推进社会诚信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严新  方丽平 《四川物价》2004,(11):47-48
《价格法》从法律上明确界定了不正当价格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对实行市场调节价格的商品和服务,采取价格垄断、价格欺诈、价格歧视、低价倾销、人为哄抬价格或压低价格等手段,损害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对不正当价格行为的监督检查,在整个价格监督检查中显得十分薄弱,这不仅仅是因为不正当价格行为的种类特别繁多,  相似文献   

4.
价格欺诈产生的原因杨海生价格欺诈行为是我国现阶段市场活动中存在普遍、数量繁多、危害极大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它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而且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造成了经济生活的混乱。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以不正当的价格手段欺骗消费者,其主要表现方式有:不明...  相似文献   

5.
日本规制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的主要法律是<禁止私人垄断及确保公正交易法>以及根据该法而制定的<防止不当赠品类及不当表示法>和<不公正的交易方法>.这三部法律以提倡经济民主为主旨,以反独占为主要内容.对不当价格竞争行为的限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限制通过价格手段实施的不正当交易行为;二是限制通过价格手段表现出来的市场垄断(独占)行为.  相似文献   

6.
不正当价格行为面面观●刘立波世界各国普遍将不正当价格行为纳入本国竞争法的整治范围。我国也必须通过立法整治不正当价格行为。目前不正当价格行为表现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类:一、欺骗性价格表示欺骗性价格表示是各种不真实、带有欺诈与诱导性质的价格表示方法,常常与...  相似文献   

7.
经营者在商业运作中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往往会采取一些具有“立竿见影”效果的手段,而降价策略又往往是商家最钟爱和最常用的一种手段,但若商家运作降价策略不当,就会陷入低价倾销的涡流,因此商家应熟悉哪些价格行为被视为低价倾销。我国第一个制止低价倾销的综合性法规《关于制止低价倾销工业品的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规定》日前正式实施。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此项规定,将8种行为视为低价倾销不正当价格行为,同时指出有2种行为不视为低价倾销行为。 8种低价倾销不正当价格行为 1.生产企业销售工业品的出厂价格低于…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一些不法生产者或经营者不是从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经营成本着手,而是采取不正当的价格手段诱骗经营者或消费者,从中牟取非法利益。价格欺诈、价格垄断、低价倾销等各种不正当价格行为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痼疾,它严重侵犯了消费者或其他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广大生产者、经营者或消费者无不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9.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目前不正当价格行为几乎成为一大社会公害。而加强对不正当价格行为的监管,正是各级物价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赵全新同志的这篇文章,从理论与实践上对不正当价格行为作了精辟分析,具有一定的深度,现推荐给大家。  相似文献   

10.
价格欺诈的“嘴脸”●李军价格欺诈的特性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以不正当的价格手段欺骗消费者,使消费者经济利益受损害的行为,是一种不道德的商业行为。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欺骗性。经营者通过捏造或虚构价格信息,隐瞒事实真相,诱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骗上当...  相似文献   

11.
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经常采取不正当的价格对比,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权利、社会的整体福利和妨害了社会竞争秩序。从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广告法等角度对不正当价格对比进行规制都不能消除其对经济运行所带来的危害,应该完善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遏制不正当价格对比。  相似文献   

12.
为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为争取更多的消费者,厂家、商家纷纷施展各种营销策略推销自己的商品,竞争相当激烈。有个别的经营者,在利益的驱动下,违反公平交易原则。采取不正当手段推销自己的商品,虽然为数有限,但毕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和谐音符。 不正当推销商品的手段多种多样,利用虚假价格骗取不义之财是最快捷、最直接的方法。市场上“挥泪大甩卖”、“本市最低价”、“商店迁址清仓甩卖”、“厂家转产大奉送”等等价格广告花样颇多,令人眼花缭乱。而最能迷惑消费者的却是商品的“打折”,什么“九折优惠”、“八·五折大  相似文献   

13.
价格欺诈、价格垄断、低价倾销等各种不正当价格行为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痼疾。探讨治理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路径选择,已经成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物价监督管理局立足本职,坚持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大局,充分发挥价格工作职能,管控价格、服务民生,将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加强市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上来,积极探索放开价格监管的新方式、新手段和新措施,有效治理不正当价格行为,做到"有形的手"握得牢,"无形的手"牵得住,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了优良的价格环境。一、以构建大物价工作格局为统领,在价格监管上有新亮点  相似文献   

15.
为制止低价倾销的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维护公平、公开、合法的市场竞争和正常的价格秩序,保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近日以计价格[1998]2330号文发布《关于制止低价倾销工业品的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规定》和加强行业价格自律的通知。其要点  相似文献   

16.
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加强市场价格行为监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定价机制不成熟,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的约束法规有待进一步健全,导致价格串通、哄抬价格、价格欺诈、价格歧视、价格垄断、谋取暴利等不正当价格行为频频发生,但现实中又难以调查取证和认定处罚,这已经成为市场价格监管工作难于突破的瓶颈,不仅  相似文献   

17.
反价格垄断与市场价格监管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也是价格行政执法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当前,除少数重要商品价格和服务的价格由政府制定外,市场上95%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经放开,由市场竞争形成。但由于市场竞争还不够规范、不够充分,价格垄断和各种不正当价格行为不同程度的存在,且表现形式和手段复杂多样。如何加强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模式,“网络交易”的出现,使经营者竞争更加激烈,价格作为网络交易过程中最直接有效的促销手段,被经营者普遍采用,但有的经营者将不正当价格行为当作经营手段,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而且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引起了一批职业举报人的关注,造成了价格监管工作的被动局面,如何规范网络交易价格行为是当前价格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制止不正当价格行为和反对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第一条为加强对放开商品价格的管理,制止不正当价格行为和反对牟取暴利,促进正当竞争,保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20.
<正> 生产和经销企业常常把商品低价倾销,以达到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的目的。这样,严重扰乱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或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是不正当价格行为。那么,以下的八种行为就属于低价倾销不正当价格行为。(一)生产企业销售工业品的出厂价格低于企业生产成本的,经销企业的销售价格低于本企业进货成本的。(二)采用高规格、高等级充抵低规格、低等级等手段,变相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