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黄河下游滩区建设开发与防洪问题相当复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小浪底水库的投入运用,黄河下游控导工程的逐步完善,国家对黄河下游防洪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滩区治理开发和黄河下游防洪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黄河下游滩区的形成原因及典型洪水漫滩情况及灾情分析,提出了五种滩区防洪减灾措施,即引洪淤滩、滩区安全建设、补偿政策、堆沙筑堤修建第二道防线和建设软约束林带导流工程等。  相似文献   

2.
3.
黄河下游滩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温和,对其开发利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滩区在防洪中具有行洪、滞洪和沉沙三个主要功能,在黄河发生较大洪水时,必须为全局利益做出牺牲,因此滩区开发利用与保证防洪安全之间必然存在矛盾。此外,滩区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改革滞后,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应以我国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契机,改变滩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变农户个体经营为规模经营,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大幅度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让多数滩区农民转向二三产业并向城镇转移,努力实现滩区开发利用和防洪安全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张玫  曹俊峰  韩侠 《人民黄河》2002,24(10):26-27
黄河下游广大的滩地既是汛期排洪,滞洪和滞沙区域,又是滩区群众赖以生产和生活的土地。特殊的自然条件,使滩区灾害频繁,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群众生活困难。滩区安全建设工程的实施可为滩区人民提供一个较安全的生活。生产环境,在稳定群众情绪,解决群众基本生活条件,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针对滩区安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防洪标准和建设目标以及不同河段的特点,提出安全建设拟采取的三种避洪方式;(1)外迁;(2)临时撤离;(3)就地避洪。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可引入灾害风险区土地利用管理的减灾新理念,在进行滩区初步风险区划的基础上,根据区域风险特点,将流域民生水利政策与区域新型城镇化战略有机结合,对滩区土地利用实施规划和管理,实现流域管理与区域发展的协同,以达到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黄河下游滩区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概述了黄河下游滩区的形成原因、受灾情况和居民的收入情况,分析了滩区存在的洪水侵袭、政策不适宜、二级悬河、洪水威胁、人水共处、人水争地等主要问题,提出了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需要重新考虑和研究新的滩区政策。  相似文献   

7.
黄河下游滩区具有洪水漫滩频繁、横比降大、串沟纵横、河势多变及水资源丰富等特点,因而其灌溉模式与一般平原灌区不同。随着滩区的逐步治理,已初步形成了适应滩区特点而又经济合理的灌溉模式,主要有建闸引水,自流灌溉;建闸引水,小机群提灌;固定扬水,自流灌溉;简易活动泵站、泵船提水灌溉;机井灌溉;地下管道灌溉及井渠结合灌溉等七种模式。近几年的实践证明,灌溉工程极大地推动了滩区农业发展,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结合黄河下游滩区概况,强调了编制滩区安全建设规划的重要性。滩区安全建设安置方式可分为背河外迁、本村就地避洪、临时撤离3种。对于黄河下游滩区安置区环境承载人口容量的确定,以耕地和水资源的人口容量作为主要指标。在土地权属及农业结构调整规划中,外迁居民与安置区原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相应的补偿投资标准应按“蓄滞洪区”考虑。  相似文献   

9.
长江“98年大水”后,国家对蓄滞洪区开始实行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政策.黄河下游滩区作为特殊的蓄滞洪区,区内居民也部分享受了蓄滞洪区的政策.通过对河南兰考和山东东明滩区情况和“96·8洪水”、“03年秋汛”两场洪水及其灾后恢复重建、滩区居民外迁和就地安置情况的调研,从滩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耕种距离、政府重视程度、投资力度以及安置区居民权益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黄河下游滩区居民实行有条件的外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下游滩区补偿政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下游滩区补偿政策研究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为解决黄河下游治理方略和确保滩区群众生产之间矛盾而设立的专项研究,研究成果已于2005年10月通过验收。该研究选取“96·8”洪水、2000年调水调沙和2003年防汛漫滩村庄及部分“落河村”进行调查,依据2002年颁布实施的《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结合黄河下游滩区情况,确定了黄河下游滩区淹没补偿范围。  相似文献   

11.
利用温孟滩区放淤可以处理一部分小浪底出库泥沙,减缓下游河道淤积,保障黄河下游防洪安全。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等方法,研究了温孟滩放淤方式及枢纽选择、放淤量、引水引沙规模等,并着重分析了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减淤效果。经计算,温孟滩放淤12.6亿t泥沙可使黄河下游减淤8.8亿9.2亿t。  相似文献   

12.
结合黄河下游王庵切滩导流工程实测资料,对切滩导流过程中引河比降变化、分流比、引河过水断面变化的规律分析表明:引河河势随着引河分流比的加大而变化,引河通过最大流量时对应的分流比为73.3%,引河初始断面与引河最终断面之比小于1/4,原大河河势的变化与引河河势弯化密不可分;初期引河过流流量比较小,大河流量较大,深泓线还在原河道,引河进出口上下游大河河道没有大的变化,但随着引河进口上游大河河道人工扰动的影响和引河流量的加大,大河流量减小,深泓线由大河河道逐步移向引河。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下游洪灾风险的定量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洪灾风险表述方式的基础上,明确了洪灾风险的概念为不同强度洪水发生的几率及其可能造成的洪灾损失。洪灾风险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洪灾损失分布和基于历史灾情数据两种计算方法,以黄河下游滩区为例,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定量分析了洪灾风险,结果表明:滩区洪灾风险值为36.63亿元,受灾率为27.31%,该结果与当前黄河下游滩区的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4.
《人民黄河》2013,(10):78-79
介绍了黄河下游滩区放淤及背河低洼地改造模式及实施方案,利用实测资料和已有成果计算分析了引洪放淤和机械放淤对下游河道的减淤效果。结果表明,滩区放淤及背河低洼地改造共能处理利用黄河泥沙24.52亿t,能使下游河槽减淤31.90亿38.54亿t。同时,挖河还能够增大河槽的过流能力,如果有针对性地选择卡口河段实施挖河,则对增大主河槽过流能力的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下游滩区分区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黄河下游滩区分区治理是在目前干支流水库调蓄能力增强、洪水预报水平提高的情况下,结合社会发展及滩区群众防洪要求而提出的黄河下游治理模式。该模式由现状黄河堤防、险工及控导连坝以及新建的防洪子堤形成封闭区域进行滩区分区治理为总体思路,旨在不危及两岸堤防安全的前提下修建防洪子堤,达到适当提高滩区群众防洪安全的目的,同时妥善安置滩区群众。该模式可较好地保证滩区群众的生活生产安全,而且在适时分洪滞洪沉沙利用滩区时,滩区群众的补偿措施也较易实施。此外,对这种模式下的洪水管理运用、与安全建设和引洪放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滩区既是行洪、滞洪和沉沙的重要区域,也是滩区189.5万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滩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治河的矛盾已成为相关部门和鲁豫两省关注的焦点之一。系统总结了滩区在洪水泥沙处理中的作用、滩区滞洪沉沙功能变化、滩区分区运用调整可行性、滩区产业发展以及人口搬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当前研究面临的三大难题:一是未来黄河泥沙情势和滩区沉沙功能战略定位认识存在较大争议;二是大规模群众搬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异常复杂,单靠行政手段推动滩区群众全部搬迁以解决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不足;三是滩区生态文明建设与下游防洪治理协同推进模式缺乏研究。提出了急需研究的重点内容,包括从战略层面加强滩区治理方向研究、从方案层面加强滩区不同治理方案影响研究、从技术层面加强下游水沙输移及河道演变关键技术和加强不同滩区发展优势与潜力研究等。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下游滩区总面积3 154 km~2,现有耕地22.7万hm~2,人口189.52万人,受制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安全建设进度,滩区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结合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及治水新思路,考虑黄河下游自然特点和水沙输移规律,提出"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滩区分区改造治理开发"的再造与生态治理设想。黄河下游滩区再造与生态治理方案实现了治河与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符合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对实施精准扶贫、助推中原经济区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尽快开展黄河下游滩区再造与生态治理方案研究,选择典型试点河段编制实施方案并进行治理试验,而后逐步向全下游河道推广。  相似文献   

18.
《人民黄河》2013,(9):38-40
黄河下游滩区的分区治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洪水分级运用下的滩区分区治理;另一个是按功能对滩区进行划分的治理模式。在阐述两种治理模式的工程布置形式的基础上,从与洪水的适应性、相应的滩区安全建设模式以及对滩区滞洪沉沙的影响等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按功能划分的滩区分区治理模式是宽河固堤策略下的滩区治理措施的细化,方案本身与原来的治理模式有很好的相承性;洪水分级运用的分区治理模式是针对滩区现状和来水条件变化提出的,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治理思路,其与工程总体布局之间的关系、分级运用的洪水量级以及分洪运用的管理等方面仍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对黄河下游滩区的洪水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滩区近期漫滩几率为3~5年一遇;②滩区安全建设实施后能够解决20年一遇以下洪水的人口淹没和部分财产损失问题;③补偿政策的实施能使滩区群众承担的洪水风险得到分担与补偿,初步解决与黄河下游防洪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黄河滩区安全建设和补偿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滩区是下游河道的主要组成部分,至2003年底居住有179.5万人,耕地约25万hm2。滩区在黄河防洪方面具有行洪、滞洪、沉沙3种功能,尤其是沉沙作用可减缓河床的抬升速度。滩区在发挥防洪功能时要被淹受灾,国家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通过安全建设保证滩区居民的人身安全和重要财产安全;通过实行补偿政策来弥补洪水造成的农作物损失及其他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