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正> 病原:鲤嗜子宫线虫,主要危害二龄以上的鲤鱼,雌虫寄生于鲤鱼鳞片下面,寄生于乌鳢的背鳍基部。此虫虫体细长,两端稍细,血红色,俗称“红线虫”,体表上有许多透明乳突。发病季节多为春季。症状:被此虫寄生的乌鳢,由于虫体寄生,钻伤皮肤,引起皮肤肌肉发炎和充血。发炎处往 相似文献
6.
7.
8.
<正>近几年来,河南养鲤鱼的区域,尤其是郑州市郊区及中牟县爆发了大规模且死亡率极高的鲤鱼急性烂鳃病。这种病来势迅猛,传染性强而且征兆症状也不太明显,往往使广大养殖户措手不及造成很大损失,同时也给广大鱼病防治专业人员在用药方面造成很大困难。为了减少养殖者损失及时把这种鱼病的病因,病理流行情况,治疗与防治搞清楚,郑州地区乃至全国著名的水产专家联合进行会诊,但都没有很好的有效的解决方案。笔者就该病的防治方法作如下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正> 自然界中的斑鳢很少发病。随着斑鳢人工养殖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小水体高密度集约化养殖过程中,病害频频发生,其危害程度也日趋加剧。因此,如何防治疾病,是目前发展斑鳢养殖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1、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一、病症及病因近年来大棚温室栽培番茄,常出现烂果现象。烂果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缺钙而引起的脐腐病,群众称为烂脐病、黑膏药;另一种是由真菌而引起的晚疫病,使青果产生暗褐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发病症状病鳖发病前吃食正常,活力强,生长快,发病后突然停食,并在池内转圈游荡。多数头颈上仰或后仰。初期种经敏感,中后期反应迟钝,不怕惊扰并有吸水的现象。大多在发病后数小时内死亡。死亡时开始头颈发 相似文献
12.
13.
<正> 2001年我市部分养蛙场发生较为严重的腐皮病,损失较大。2002年,腐皮病再次在多个蛙场暴发,经摸索试验,我们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一、主要症状 发病初期,蛙头背部(一般在两眼之间)出现灰白斑纹;之后,表皮出现点状或块状烂斑;病情发展很快,皮肤溃烂露出肌肉和骨骼;严重时,溃烂面积达背部的1/2,并感染到四肢。溃烂部位出血,低温时并发水霉病。发病期间,病蛙一般能正常活动并进食,重症时则伏在池边,挤压成堆,不进食,直至死亡。病期依蛙体大小而长短不一,一般7—15天,也 相似文献
14.
15.
<正> 紫菜的绿变病即是紫菜藻体变软,弹性差,光泽消失,色素变绿,严重者变为黄绿色,最后变为白色,死亡流失。这种病发生在“寒露”至“大雪”期间,多在小潮汛期,海面风平浪静,海水透明度大,光照增强,常刮南风或西南风,水温回升等整个海况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发生。 通过调查,发现紫菜绿变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养殖海区氮肥骤减造成的。因此,其预防方法有: (1)施加氮肥:采用海上喷肥、浸泡施肥等方法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6.
<正> 2003年9月上旬,江苏省徐州市潘塘境内700多亩金鱼养殖基地,发生了大面积的烂鳃病,来势迅猛,死亡率高,笔者采用了氟苯尼考+季铵盐络合碘进行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殖条件: 该基地面积近800亩,养殖池均为水泥池,池深0.4m,规格3×4m、4×4m不等,水深为 相似文献
17.
2005年9月笔者接诊一例日本锦鲤病害,通过对病鱼的诊断、现场调查和分析,为鱼鲺、烂鳃和疖疮并发病,在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后。未造成重大损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把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 鳖赤白板病(也叫红底板和白底板病)是我国近年来危害较大的鳖病之一,其一旦暴发,就很难马上彻底治愈,严重的死亡率可达50%以上。为了达到既能较好地防治该病又能在防治过程中做到产品安全卫生,笔者应用了合理控制生态环境结合中草药的防治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 本试验在从患病的牛蛙体内分离菌株并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的基础上,采用内服盐酸土霉素和外用稳定性粉状ClO_2的治疗方法,对患烂皮病的牛蛙进行了治疗试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