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两年来,随着养蟹面积的扩大,总产的增加,效益却急剧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河蟹规格小、品味差、病害多。当前养蟹业仍然是有利可图的产业,其发展前景仍然广阔,为使蟹农们在养蟹生产上增产增效,本文谨提出几点参考意见。(1)要在养蟹技术上下功夫。俗话说:“外行不做内行事”。投身到养蟹业中的人,先要把河蟹养殖的理论弄懂、弄通,再去认真实践。只有精通业务技术的养殖者,才能不断提高养殖水平,才能提高效益。(2)要有河蟹的良好生态环境。河蟹养殖池一般要2~3.33h,水源清爽、无污染,水深1.5m左右,透明度35c…  相似文献   

2.
厦门市大规模养殖罗非鱼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盛于90年代,养殖各种罗非鱼1.57万亩,产量1万吨左右,各地兴起了挖池塘热,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并且造就了形式多样的养殖方式,从池塘到水库,从淡水到海水都有养殖,从苗种、养成、饲料到加工,技术完整、成熟。厦  相似文献   

3.
稻田设置网箱养殖黄鳝,稻田为黄鳝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黄鳝为水稻疏松土壤,吞食害虫,稻鳝相互促进,稻谷高产黄鳝丰收,是农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养鱼是一门学问,富有挑战性。就拿鳗鱼养殖来说吧。池塘养殖成鳗在广东、福建南方等省较为成功,多年来,长江流域以北露天养殖成鳗没有人敢涉足问津。江苏省东台市台南镇泰河村11组村民沈涛、沈永涛与东台镇水产养殖大户胡维强等3人,勇攀养殖科技高峰,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破天荒地首开江北露天养殖成鳗的先河,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1、黄鳝苗种采集。1.1 鳝苗采集析误区。鳝苗传统意义上的选择标准是鳝苗体表色泽正常,无损伤,活力正常,即为优良鳝苗。其实这一从其它常规水产品养殖中得来的所谓经验标准,用于鳝苗鉴别是不适宜的。尤其对于初涉养鳝者,为图省事,从市场上收购商品鳝苗为养殖鳝苗,仅凭直观是很难判断其优劣的,很多黄鳝养殖户因此而埋下了养殖失败的伏笔。  相似文献   

6.
庭院小规模生态养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庭院养龟,可充分利用房前屋后小块零星杂地,也可利用原有小水池、废弃水坑、水沟、粪坑等改造后养龟。只要水源有保证,能精心管理,可以创出意想不到的良好效益,可谓“小洞里摸出大蟹来”。  相似文献   

7.
相对池塘来说小型水库养殖面积较大,捕捞困难,养殖周期长,造成资金需求量大,资金回报速度慢。原绝大多数的水库由于所有权和养殖经营权未分离,致使养殖投入资金难以解决,养殖资金投入小,长期以来,很多水库一直处于人放天养,养殖技术水平低,水库鱼产量低。但由于小型水库养殖水面较大,水质良好,溶氧量高,鱼病发生少且租金低,易形成规模化养殖等优点,因而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青睐。  相似文献   

8.
经过几年的池塘养殖.池底淤积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坑塘本来就不够深,致使许多养殖池塘的水位过浅,养殖空间窄小。这些池塘如果不加以改造整修,养殖环境就会恶化,养殖效率也会降低。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资金、时间、人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及时整修这些浅水池塘而使其达到理想的水深又不太实际。如何使这些浅水池塘发挥作用,以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我们近几年对浅水池塘养殖进行了试验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广东珠江三角洲的许多养殖户,瞄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大力发展观赏鱼养殖。据介绍,仅据顺德、中山、东莞、新会等市至去年底的不完全统计,室外养殖金鱼、锦鲤的面积就有5000多亩以上,室内养殖热带鱼也有1500多亩,今年仍在发展;而素有养殖观赏鱼传统和经验的广州市芳村区的农民养殖户,在区内外养殖观赏鱼的面积更从昔日的数干亩发展到今年的两万多亩。如今,观赏鱼的养殖已成为珠江三角洲各市调整水产养殖品种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泗阳县桃源水产养殖场为江苏省无公害乌鳢养殖基地之一,主要以常规鱼为养殖品种,随着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的发展,常规鱼养殖效益逐步下降,水产养殖场的收入日渐减少。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综合养殖效  相似文献   

11.
1、网围建设采用双层网围,两层网间隔5m,网围四周用毛竹(树木)作固定桩,每根桩间距为2—3m,将裁剪好的聚乙烯网片缝好后用绳子绑缚在桩上,上下左右拉成平面,网底部用石笼子和地锚固定,使网脚与底泥贴紧,石笼压入底泥20cm,网上部高出水面1—1.5m,顶部再装上“T”型的网片,网的上边设有30-50cm垂直向下的钙塑板做成的网檐,并与网贴紧。  相似文献   

12.
池塘养鱼是我国一项传统农业,改革开放以来素称“鱼米之乡”的吴江市,把发展渔业经济作为繁荣“三农”的重要工作。在发展渔业经济中,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吸收国内外先进知识,改进传统养殖方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03年池塘鳜鱼养殖出产商品量达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加入WTO,池塘清洁化生产和水产品质量建设已成为目前渔业发展首要任务2002—2003年淮安市淮水特种水产养殖场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半循环自净式组合式养殖模式的应用及推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将池塘养殖与水稻种植组合装配,进行池塘、稻田组合生态养殖鱼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池塘清洁化生产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又促进了水产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花螺学名叫方斑东风螺,别名小风螺、海猪螺、东风螺。它螺纹深刻,壳长卵形;壳表光滑,壳质稍薄,壳面被有淡褐色壳皮,壳皮下间杂白色,具点状或长方形紫褐色或红褐色斑块。一般壳高70毫米左右,壳宽约40毫米。平时喜栖息于水质清澈、多岩石的或沙质港湾海区,有些喜栖息于数米或数十米深的海底。  相似文献   

15.
一、池塘准备与配套设施 1、池塘准备池塘面积10-20亩,水深1.8—2.5m;放养前2周,每亩用生石灰75kg溶化后均匀泼洒于池底,隔数日进水,每亩分别用二氧化氯2—4kg和浸泡的茶籽饼35—50kg全池泼洒消毒。  相似文献   

16.
经过几年的池塘养殖,池底淤泥会越积越严重,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坑塘本来就不够,致使许多养殖池塘的水位过浅,养殖空间窄小,这些池塘如果不加以改造整修,养殖环境就会恶化,养殖效率也会降低,因此在生产中我们提倡改浅塘为深水塘。在生产过程中,受资金、时间、人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及时整修的浅水池塘,  相似文献   

17.
鲥鱼,别名三来鱼、三黎鱼、时鱼,属鲱形目、鲱科、鲥属,是我国名贵洄游性经济鱼类,它体较长.侧扁而高.头中等大.鳞片大而薄.腹部有棱鳞。头部和背头为灰色,体侧上方略带蓝绿色光泽,体两侧和腹部为银白色。一般体长25—40厘米.个体重1—1.5公斤,最大个  相似文献   

18.
1999年来,安徽省芜湖县陶辛镇青虾规模化养殖发展较快,双季养殖面积500hm^2,套养面积800hm^2,并涌现出一批高产高效养殖模式,但养殖水平极不平衡,高的每667m^2产量超kg,低的每667m^2产量不足20kg,经济效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严重制约了我县青虾养殖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为解决青虾双季养殖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我站于2003-2004年开展了双季青虾高产养殖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受到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高邮湖区围网养殖连年遭受灭顶之灾,渔民经济损失惨重,不少养殖户负债累累,有的甚至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为帮助渔民调整养殖结构,规避养殖风险,走出困境,现将湖泊网箱成鱼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提高淡水养殖效益的养殖模式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各行各业的创新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水产业也不例外。目前,以下几个养殖模式和技术值得广大养殖者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