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网格?形象地说,为了“为我所用”,它是互联风犯罪分子硬件资源集成的“圈地运动”;网格有什么作用?它能智能化弹性地调用各种资源,尤其是利用较为空闲的资源进行组合来满足任何“峰值”应用的需求;网格有何能耐?在已经是网络的时代里,它比起那些“孤岛”式的系统计算能力要超强千万倍,一般在自闭系统里计算需耗时十多小时甚至几天功能的作业任务,运用“网格计算”,只需几分钟就OK了,其效率和效果惊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网格技术已被吵得沸沸扬扬,那么,网格到底是什么?有人认为网格就是超级计算机的延伸;也有人认为网格就是普遍计算的观点;在IBM的理念中网格是把Internet看做一个计算平台;而学术界人士则按照应用模式将网格划分为计算网格、数据网格、信息网格、知识网格以及商用网格等。总之,它将实现应用层的互联互通,也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关于网格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计算枝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先生对此做出了精彩分解,他说——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北京的能源供应会频亮红 灯?王岐山市长说:"魔鬼就在细节 中",那么细节中的"魔鬼"究竟又是 什么? 北京的能源供应存在着安全隐患 吗?客观的说,北京大量的能源被"漫 灌"式的供能方式浪费了,而这种漫灌 供能还加剧了能源供应的安全问题。 当天然气这种宝贵的资源和它娇脆的 供应系统代替了粗犷的煤碳,但我们 的利用方式确没有相应改变,继续沿 用着传统的直接燃烧和集中供暖方式。 不管你是否需要采暖,不管你家里有 没有人,也不管你感觉是否舒适,只因 为强制收了你每平方米30元的采暖费, 就"照供不议"。  相似文献   

4.
札记     
《新理财》2011,(10):96
谷文(编辑/记者)这是一期相当真实的采访。几千公里以外,传来某资源大城的一位财政人电话里满含愤怒的声音。"前两天上面还来人告诉我们,我们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还不够,还要继续采,深挖广采。"他深吸了一口气,"我就想问问他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地陷层吗?你们懂什么叫资源补偿基金吗?你们懂那1%的增长是多少钱吗?"  相似文献   

5.
致胜的关键     
人们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相应地,戏曲演员往往被称为"梨园子弟",这是如何由来?"梨园"是怎么和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梨园"又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梨园尊奉唐玄宗李隆基?上述问题的答案都颇有趣味。  相似文献   

6.
究竟有多少热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究竟有多少热钱在市场上呢?我们首先要明确到底什么是"热钱",其定义是什么?这是必须确定的,否则就没有展开讨论的公共起点.首先应该指出,"热钱"并不是一个精确定义的经济术语,但是它也有约定俗成的定义.商业词典(Business Dictionary)将其定义为:"迅速移向能提供更好回报的任何国家的流动性极高的短期资本."又如:"由于投机活动在国际货币市场间迅速移动的大额资金."再如:"经常在金融市场流动以寻求最高利率的资金."又再如:"从一地移到另一地以寻求快利的短期资本."  相似文献   

7.
致读者     
《金融研究》1958,(2):81-81
本刊自1957年10月创刊,至今已是第三次和读者见面了。出刊以来,我们陆续收到读者一些反映,有的指出我们的优缺点,有的对我们提出了批评意见,有的提出了希望,这些不仅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而且对我们在这次整风中切实的改进工作是极可贵的帮助。关心我们的读者们还提出了一些问题,我们想在这里先简单地说明一下几个问题,然后提出我们对读者的要求。"金融研究"是怎样一个刊物?或者说,"金融研究"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在1957年本刊创刊号的发刊辞里对这个问题已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几年前还默默无闻的他,为何能转眼间成为业界翘楚,游刃有余地腾挪于理财界的浪尖风口?是什么成就了他传奇般的转变?刘彦斌一句"光看贼吃饭,没看贼挨打",道出了他背后鲜为人知的艰辛之路.  相似文献   

9.
薛胜 《理财》2011,(5):57-58
在这个房价飙升的年代,大多数人最为关注的无疑还是房子.为了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几十年的银行负债,早就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在此过程中,收入是否正常、人是否有意外发生,就成了决定还贷者能够顺利还贷的几个关键问题. "你买房贷险了吗?"这成了最近一些购房者见面的问候语.相对于保险公司,则是一些保险公司的房贷险业务正在增多,相对于银行,则是银行为了防范风险,在发放贷款时,也倾向选择已购买房贷险的购房者.房贷险,我们并不陌生.几年前,它曾经被批评为"强制消费",并一度陷入沉寂.如今,房贷险重出江湖,它又将靠什么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杨正邦 《时代金融》2004,(11):50-50
<正>2003年,"非典"席卷全国。于是,有人提出了"分餐制",列举了"分餐制"的种种好处,比如卫生、节约时间等。据主张"分餐制"者考究,在魏晋之前,中国人一直都是实行"分餐制"的。那么,是什么原因改变了国人的就餐习惯呢?是因为封建社会的历程太长,"太平盛世"的光景太久吗?是儒家"饮食文化"发展的结果吗?  相似文献   

11.
前几年,"以德治国"这个说法着实热了一阵子,在主张者中,有的还有很官方的背景.我分析,这个说法之所以能"热",是因为急功近利的中国人对依法治国的复杂和麻烦不耐烦了,改革开放都30年了,社会变革还要走多远的路呢?什么时间能走上"正轨"呢?  相似文献   

12.
李继培 《新理财》2012,(8):66-67
作业成本管理深化和丰富了传统意义上成本管理的内涵和方法。从中化集团在石油仓储企业的探索和实践看,它在同类企业中有很大复制价值,那么,企业在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中化石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兰海是中化油储ABM创意和执行团队的领导者,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这种方法是精益思想的具体操作方法,如果企业要想做的话,一定要把方案设计"精益",而且要先易后难,先试点再推广应用。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3.
在2001年3月的春风里,上海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市联社")正式运行了.这是上海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上海农信系统力图在新世纪更好地为"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决心所在.倏忽秋天已至,在春天播下的种子是否已结出硕果?上海农信系统新一轮发展目标是什么?未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还有哪些可以探索的模式?日前记者就上述等问题采访了市联社的理事长郑炳麟先生.  相似文献   

14.
高续增 《银行家》2003,(5):20-21
当今中国什么问题最难?解决"三农"问题最难.当今的时代是什么时代?信息时代.如果把"三农"问题和"信息"联系起来会有什么发生呢?我们在对天津农村信用联社两年多来在发展农村信用事业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调研时,就把"三农"和"信息"这两个看似相去甚远的事物联系起来了.他们面对的是"三农",他们做的工作实际上就是搜集、处理那些繁琐杂乱的来自几十万衣户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理财》2013,(5)
白"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工作开展以来,五里堡街道上下同心,主动作为,构建了1个一级网格、17个二级网格、42个三级网格的"责任田",立足"网格",突出"服务",体现"惠民",追求"实效",注重在差异化服务上下工夫,在条块融合上做文章,在调动群众积极性上想法子,不等不靠,聚精会神,排查和解决了一系列居民关心、公众关注的突出问题,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大力支持和认可.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在本刊QQ群与读者交流比较多,感觉大家关心的话题都是经济学家们心目中的"小事情",比如"哪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比较高""在哪个平台做贵金属交易比较正规""余额宝收益开始下行了,还有什么渠道"等。这些问题虽然只有"芝麻"点大,但比较实在,从中也折射出当前理财市场一些重要问题:信息泛滥、缺乏主流选择;民众的基本理财知识欠缺,系统观不足;金融理财机构的品牌度不够等。非专业者之间乐于讨论"我该买什么产品好"这个话题,说明了专业机构的理财顾问  相似文献   

17.
"一个菜"还是"一桌菜"经常有人问起,浙商的个性特点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不好回答。因为浙商不是"一个菜",而是"一桌菜",温州、绍兴、宁波、金华、嘉兴等地的商人群体都各有特点。这桌菜有甜的、有酸的、有辣的,还有腌的,你说这桌菜是什么味道?我们只能说这桌菜味道很好,很难说是  相似文献   

18.
有一次,一个朋友开玩笑对我说,你整天在钱堆里工作还担心没钱用,多想几个点子钱就来了。他说的点子是什么呢?虽然是开玩笑,但我听后却感触很深。对于我们这些在金融机构工作的员工来说,经常和金钱打交道,更应做到一尘不染,心中有数。要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踏踏实实地做一名忠诚的央行员工。要做一名忠诚的央行员工,首先是心态要静。整天跟钱打交道,要做  相似文献   

19.
<正>"互联网+",不论是+制造业,或者+其他,解决的实际上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互联网+"将改变资源的配置方式并提高配置效率。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琢磨"互联网+",企业、专家乃至普通民众纷纷加入了这一热词的讨论,"互联网+"已经从行业热词正式升级为全民热词。但是,热闹过后,能够留下什么?它背后的真问题究竟是什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说清楚的,而这恰恰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互联网+"能解决什么问题"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  相似文献   

20.
时代高速发展,"基本功"一度被人忽视和嘲弄,如今平心静气地仔细想想,一个可以为基本功付出的人,才是最值得被别人尊重的,也是最容易成功的。赚钱的道理其实也是一样。对于赚钱这件事,好像没有几个人愿意花时间来学习什么"基本功",心浮气躁、急于求成者居多。曾几何时,有多少人听信了"内部消息"而把资金投入其中,最后只落得个"捶胸顿足,仰天长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