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破解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困局的关键在于有效激发企业转型的内生动力。基于企业行为理论,选取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将绩效反馈分析机制引入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证检验期望绩效反馈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当企业处于正向绩效反馈下,随着期望顺差的扩大,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将会显著提高,即期望绩效反馈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呈现“居安思危”的变革特征;从动力传导机制看,正向绩效反馈企业通过发挥资源效应和赌资效应,提高了实施数字化转型的冗余资源丰腴度和战略变革意愿;拓展性分析发现,正向绩效反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更多体现在与其具体业务技术应用下的深度融合,而并非仅停留在底层技术层面上。本研究对于深入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驱动机制,激发企业转型的内在动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新业态正对传统税收征管模式造成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加剧了企业的避税活动。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化转型通过帮助企业进行跨区域关联交易和增加企业信息不透明度导致了税收规避活动增多。异质性分析显示,在媒体关注度较高、内部控制质量较好、会计信息可比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引致的避税效应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是抑制企业利用数字技术避税的有效渠道。研究结论为政府部门完善数字经济税收征管体系、抑制企业避税行为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7—2020年沪深A股服务业上市公司样本,利用文本分析法测度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实证检验劳动力成本对服务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作用机制与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从总体上来看,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能够倒逼服务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且这种倒逼效应在非国有企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和高融资约束企业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当劳动力成本较低时,企业会通过降低资本劳动比来抑制服务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而当劳动力成本较高时,企业会提高资本劳动比来促进服务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两者之间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变化趋势。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引致的劳动-资本替代机制、劳动力间替代机制是驱动服务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中介渠道,此外在要素市场发育更好、行业竞争程度更高的外部环境中,以及在劳动密集程度更高、研发投入更高的内部环境中,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对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服务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产生的规模效应、分工效应、结构效应与赋能效应能够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持续推进,企业数字化能否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引发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0年的数据考察了企业数字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企业数字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存在显著促进效应,该研究结论在考虑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主要通过增强内部控制质量、提升社会责任表现、缓解融资约束程度以及加强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为数字化时代驱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转型正在冲击和颠覆传统市场,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门主题。基于文献综述系统梳理数字化转型的内涵特征与测度研究、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以及不同类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比分析,并提出包含驱动前因和能力中介的数字化转型实现机制,包括数字资源驱动型和非数字资源驱动型两条路径。在数字资源驱动型路径中,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作为关键驱动前因,通过数字动态能力中介机制,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在非数字资源驱动型路径中,政府支持、环境因素、意义构建、组织多元化管理和政治关联等非数字资源作为驱动前因,通过融资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态能力等中介机制,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未来可以深入拓展数字化转型的水平测度、群体转型差异和实现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作为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准自然实验,在梳理政府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7—2019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与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政府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考虑潜在的内生性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分析后,该结论依旧成立。政府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地区、行业与企业层面的异质性。政府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上结论能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及助推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7.
如何有效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金融发展能否通过技术覆盖“赋能”传统金融,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呢?为探究金融发展与企业数字化的影响机制,选取2015—2021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能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并且金融发展对企业数字化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是金融发展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的主要渠道。在我国经济逐步复苏的背景下,只有持续推进金融发展,重塑传统金融的发展格局,才能为实体企业数字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从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深远影响,然而现有文献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效应的经验分析大多集中于经济效益领域,对其社会溢出效应的研究较为匮乏。数字化转型与社会责任履行两者统一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之下,因而本文从社会责任履行的角度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社会溢出效应。数字化转型可以增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和能力,并通过完善管理机制、改进生产方式、改善外部关系等路径增进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效应越大,企业数字化转型越积极,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增进作用也越大,因而该增进效应表现出行业异质性和企业异质性。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Python爬虫技术和文本数据挖掘方法刻画样本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而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及其路径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显著增进了样本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并存在多条影响路径,包括“数字化转型→财务稳定性提高→社会责任履行增进”“数字化转型→内部控制质量提高→社会责任履行增进”“数字化转型→创新投入(产出)增加→社会责任履行增进”“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质量提高→社会责任履行增进”等。(2)数字化转型对高技术行业、竞争性行业和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增进作用更为显著,企业融资约束的降低和企业价值的提高均会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增进作用。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文从企业基于发展战略的行为选择角度进一步深入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理论机制,同时也拓展了其影响路径和异质性的研究视角,有助于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采取差异化策略来充分释放数字化转型的社会溢出红利。本文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不仅能提升企业的经济绩效,也能增进企业的非经济绩效,具有显著的社会溢出效应。因此,企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变中,应该将数字化战略与社会责任战略相契合,并不断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以更充分地发挥数字化转型的社会溢出效应,促进数字化转型与社会责任履之间的协同共进。  相似文献   

9.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制造业的减排效应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字化技术是驱动企业低碳转型、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引擎。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数字化转型的碳减排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降低其碳排放水平,主要通过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企业服务化转型和抑制企业过度投资等三个维度来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和环境规制的样本中具有差异性,而且数字金融强化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碳排放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节能减排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税收政策工具会对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实体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上市企业2007—2020年的数据分析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发现加速折旧政策有助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特别是对于资本密集度高、大规模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政策效果更为明显;机制研究发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能够有效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激发其创新活力、优化企业市场预期,进而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效动力。较好的外部市场化环境是发挥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创新转型驱动力的重要基础条件。本文为理解税收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和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政府工具-市场环境”相结合以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1.
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信息环境改善效应、公司治理完善效应以及融资约束缓解效应,从而能够优化企业的投资决策,促进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提升。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调节效应模型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会增强企业投资水平与投资机会的正相关性,表明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提升;数字化转型对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代理问题较大、融资约束较强企业具有更为显著的资本配置效率提升作用,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缓解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代理问题和融资约束等提升资本配置效率;对于研发强度较高、金融化程度较高、银企关联程度较低、成长期、规模较小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更为显著的资本配置效率提升作用;数字化转型还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的会计业绩提升。因此,企业应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并积极改善信息环境、完善公司治理、缓解融资约束,以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提高投资决策质量和资本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2.
企业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数字经济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创新。本文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分析发现: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对企业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双元创新促进效应在国有企业(相对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相对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相对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强;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和增进社会责任履行来促进企业双元创新,即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会通过改善企业内外部关系对企业双元创新产生双轨促进作用,其中在促进探索式创新中的中介效应更大(内部控制改善和社会责任承担对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比对开发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且内部控制的中介效应大于社会责任。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双元创新,而且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双元创新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和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各地政府应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企业则应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不断强化探索式创新。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背景下,数字建设成为企业转型升级极其重要的路径。无缝织造产业是义乌新兴优势产业,其原料几乎可以简单为一根纱线的工艺特点亟需可以简化为单一数据的管理结合,数字企业建设已成为行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但对数字企业建设内涵认识上的偏差、对成本估算的担忧以及员工素质影响等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数字建设的积极性和效果,企业需要把数字建设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发展战略,做好数字企业建设的规划,建立支持数字化管理的组织体系和组织形式,创造有利的企业文化;政府和行业也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对企业数字建设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利润大幅增长,但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也愈发严重,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国企利润来源问题。关于国有企业利润来源的传统观点强调了国有企业利润的垄断来源而忽略甚至否定了效率来源。本文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5个国有工业行业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松弛变量的Super-SBM效率测度模型对15个代表性行业的年度技术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分别考察了技术效率对国有工业行业利润总额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效率对利润指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国有企业利润的效率来源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是社会经济向前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一种原来内生依附于劳动的人力资本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在人力资本作为独立出来的一种生产要素将如何按贡献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也引发了人们的一系列思考和探索。本文将从人力资本和企业收益的内涵、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现实意义、面临的挑战、理论依据等方面来具体分析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必然性、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造成广西环保问题的主角是企业,而企业的本质是赢利,故将企业环保问题纳入企业经营过程,使其本身能为企业带来利润的企业环保经营化战略是解决企业环保问题从而解决广西环保问题的最有效、最可持续的途径。而建立在企业环保经营化战略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情况基础上的广西企业环保经营化战略思维框架包括以下四个层次:从战略高度看待企业环保问题、树立以经营化方式解决企业环保问题的理念、制定企业环保经营化战略、巧妙设计企业环保经营化战略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17.
2013年底,以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为标志,上海启动了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深入调查研究15家上海市属国有企业集团及部分企业集团二级、三级子公司的状况,总结上海国资国企创新与转型发展的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企业是向市场供给产品和服务的赢利组织,利润是企业成长的必备条件.企业成长需要不断获取企业资源集合体的加速度、动量和能量,降低企业运动成本,获得企业成长的利润.现代企业的成长战略,在于积极寻求成本一利润的均衡,通过控制运动成本,采取扩大企业边界或产业集群的战略,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目标.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社会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在欧美国家兴起,并迅速在许多国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企业具有双重特征,创造性地实现了传统营利性组织与非营利性组织的融合,在为解决社会问题和实现经济发展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运用扎根理论以社会企业战略模式为切入点,对社会企业创业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化研究,建立了社会企业战略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得出相关的扎根理论。研究旨在理论方面对进一步分析社会企业提供思路和基础,在现实方面对推动社会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资国企改革的深入,以利润作为国有企业经营者考核指标,已经呈现出其局限性,而将经济增加值指标引入国有企业经营者考核体系,将有助于更好地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