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WIOD及相关数据库公布的数据,探究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出口增加值的影响以及制造业服务化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出口增加值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在此过程中,制造业服务化发挥着关键影响;制造业服务化水平越高,越有助于生产性服务进口影响的发挥;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与生产性服务进口水平相对差距越小,生产性服务进口的正向影响也越明显。进一步分析显示,在一定的服务化水平下,生产性服务进口质量和数量边际的增长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动力。中国应当重视生产性服务进口的正向效应,明确制造业服务化和进口增长来源差别所形成的关键作用,从制造业服务化战略推进、产业发展与进口贸易协调、服务进口贸易战略调整等方面促进生产性服务进口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基于WIOD及相关数据库公布的数据,探究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出口增加值的影响以及制造业服务化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出口增加值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在此过程中,制造业服务化发挥着关键影响;制造业服务化水平越高,越有助于生产性服务进口影响的发挥;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与生产性服务进口水平相对差距越小,生产性服务进口的正向影响也越明显。进一步分析显示,在一定的服务化水平下,生产性服务进口质量和数量边际的增长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动力。中国应当重视生产性服务进口的正向效应,明确制造业服务化和进口增长来源差别所形成的关键作用,从制造业服务化战略推进、产业发展与进口贸易协调、服务进口贸易战略调整等方面促进生产性服务进口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基于要素投入视角,使用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了中国28个制造行业的投入服务化水平,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投入服务化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以及投入服务化对生产率影响的行业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总体水平不高,并有下降趋势;投入服务化有利于制造行业生产率的提高,但作用不明显;投入服务化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率效应大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在高技术行业和低技术行业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经济发展中,遇到资源能源环境约束、竞争力控制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等一系列问题,都与制造业发展模式相关。利用20个主要制造业国家的数据,实证分析制造业服务化与节能减排、劳动生产率提升和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制造业服务化有利于制造业节能减排,有利于提升劳动生产率和推动服务业发展。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要树立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的理念;推动服务业创新,提高服务业效率;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等。 相似文献
5.
6.
7.
制造业服务化:概念、趋势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服务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之一.文章在对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世界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推断出服务化趋势对当前中国参与国际制造业服务化分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和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趋势,制造业服务化显著影响了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水平。通过测算制造业各行业的服务化水平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制造业2003—2016年的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制造业服务化对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制造业服务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存在门槛效应;进一步地,制造业行业内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将强化制造业服务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实证研究制造业服务化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服务化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间存在“U”型关系。从异质性检验来看,制造业的分销服务化和物流服务化能够显著带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专业和商务服务化仅能促进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从影响机制来看,研发创新对制造业服务化和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不具有调节作用;生产分割能够强化制造业服务化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的促进作用,电信和信息服务化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离不开生产分割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11.
周艳春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23(2):81-83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制造企业服务化趋势的兴起,对制造企业服务的研究也成为一个关键管理专题。文章在现有的制造企业服务化的概念及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制造企业服务化实际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所谓制造企业服务化是指制造企业以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以实现企业的价值和竞争优势为最终目标,将价值链由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的动态过程;其特征主要包括:强烈的顾客导向是服务化的核心特征,服务成为制造企业创造差异化优势的主要来源,服务化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服务化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下固有的激励冲突,服务化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价值等。 相似文献
12.
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可分为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且间接就业效应显著于直接就业效应;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可分为就业总量效应和就业结构效应。就总量来讲,第三产业与文化产业对于就业都存在正向拉动作用,且文化产业的就业弹性明显高于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0.13>0.037);就结构来讲,文化产业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符合就业结构的变化规律,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了就业结构的优化。因此,要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鼓励文化创新和文化领域的自主创业,培育民族文化品牌,加大承接文化产业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程佳韫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6)
近年来,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积极参与,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在制造业产业集群中的作用,推动制造业产业集群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浙江制造业农民工就业须着重解决三大矛盾:制造业发展与劳动力素质偏低的矛盾;企业用人方式与劳动者对自身利益、前途追求的矛盾;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与政府调控不到位的矛盾。未来浙江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对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成为在企业持续工作的稳定职工;这种转化的核心是培养与现代工业相适应的职业素养和现代意识;这种转化与农民市民化过程相辅相成。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的政策思路:通过社会整合为转化提供重要保证;重视农民工自身的力量;加强转化过程中的政府调控。 相似文献
15.
安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29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产业竞争力进行测度,评价制造业产业的竞争优势,发现:安徽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产业主要是装备制造业、传统原材料制造业,而橡塑制品产业、饮料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产业初显竞争优势,但轻工产业显示比较劣势,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效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东南沿海加工制造业梯度转移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沿海加工制造业成本上升和区域极化效应的减弱,促使该地区加工制造业向外转移.本文认为这种转移的理论基础仍然是梯度推移论.所不同的是,本文对我国的经济区域和经济梯度进行了再划分,并对东南沿海加工制造业如何在国内区域间进行梯度转移进行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Analysis,SSA),通过选取不同的参照系,从不同的角度对广东先进制造业的总体竞争力和分行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发现:在总体竞争力方面,广东先进制造业的产业结构竞争力较强,但区域竞争力较弱;在分行业竞争力方面,广东先进制造业的主要行业在与全国以及制造业发达省份的比较中显示出较弱的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王桂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9(1):79-82
本文主要分析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就业的发展状况、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分布特点以及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关系,并且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对影响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因素作了深入分析。最后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发展提出了一般分析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