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家庭嵌入视角和裂变创业动机出发,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根据问题导向和理论抽样原则,选取六位裂变创业者作为研究样本,得出了“基于创造财富改善家庭”“基于增值资产递升家庭”“基于缩短距离凝聚家庭”“基于均衡时间回归家庭”“基于对接文化传承家庭”“基于冲破禁锢创新家庭”六个主范畴,在此基础上凝练出“家庭触发型裂变创业”这一核心范畴,构建了家庭触发型裂变创业的模式分类模型,提出了财富主导、角色转换和观念交互三种典型的家庭触发型裂变创业模式,并具体阐述了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拓展并丰富了裂变创业动机的类型和框架,深化了创业动机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2.
3.
传统制造业产业链在数字时代日渐式微,亟须充分融合数字化技术与智能制造概念,为制造业产业链长足发展赋能。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制造业领域已加速数字化布局,产业链条在企业上下游整合贯通的过程中迈向新的层次。文章基于扎根理论,以“制造业”“产业链”“数字化”等为关键词,通过对文献内容的梳理总结,归纳出83条初始概念(用“a+序号”表现)、26个制造业产业链数字化差异范畴(用“A+序号”表示)、8个副范畴(用“b+序号”表示)、4个主要范畴(用“B+序号”表示),认为当下制造业产业链的数字化布局仍存在四个维度的不足,并运用能力层级理论分析了四个层次的传递方向及逻辑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当下制造业产业链的数字化进程仍存在以下的不足:一是贯穿全链底层的组织逻辑失调,二是接入数字化的信息及技术准备不足,三是数字化创新能力的缺失,四是未生成生态化协同效应,且这四个维度存在着“贯穿与联结”“低层到高层”富有层级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形成了制造业产业链数字化发展的概念模型,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制造业企业完善自身产业链数字化发展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从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制度实施来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如何展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仍未得到系统性解释。本文以中央和地方层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为研究对象,探析其为什么既要有效授权又要技术创新,并试图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来探究其创新驱动路径的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功能定位→运行机制”的资本经营模式和“功能定位→履职授权”的资本授权模式,两类公司探索并形成制度创新驱动路径。(2)两类公司通过市场机会识别能力、社会网络关系能力和组织学习吸收能力等方面的动态能力提升,形成以持续性竞争优势为核心的技术创新驱动路径。(3)利用对接机制形成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以此完善可能的创新驱动路径选择问题。本文从“制度—技术”双重因素视角探索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创新驱动路径,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引导产业合理转移对破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具有重要作用,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逐步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然而其学理认识还存在较大缺口。本研究运用多案例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对近年来部分西部省市承接产业转移典型项目的案例研究,分析了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催生产业转移形成的新模式和核心动力。研究发现,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是推进产业转移的有效方式,主要表现为增量产能转移、算力数据转移、延链协同转移、成果孵化转移等四种新模式,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驱动力、分工重塑力和制度作用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转移的实现路径模型,为西部地区通过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承接产业转移实践提供学理支撑和政策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企业可持续导向创新绩效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扎根理论,以6家企业为例,遵循“思维—行为—结果”逻辑,推演商业模式设计对可持续导向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即商业模式设计—知识治理—可持续导向创新绩效。结果表明:商业模式设计体现的微观、中观和宏观结构层次,与知识治理体现的显性和隐性维度,以及可持续导向创新绩效体现的基础性、发展性和增值性间具有对应逻辑关系。最后,提出注重经济、环境和社会创新绩效协同发展,发挥知识治理桥梁作用等启示。  相似文献   

7.
为缓解创新创业过程中融资分配不均难题,风险投资行业基于联合伙伴选择偏好而产生的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现象愈加普遍,理解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演化机制对于构建高效的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扎根理论对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演化影响因素和演化路径进行挖掘,提炼相关概念和范畴,进而构建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演化动因—过程—结果作用路径和整体模型。结果表明,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在机构地位、二维邻近、社群嵌入等不同层次影响因素作用下,引起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形成和解散,并随着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演化的持续累积,最终导致风险投资网络呈现社群集聚性、地位不对称性和可达性等显著差异。研究结论有助于从中观视角丰富风险投资网络研究,并深化对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动态演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9.
针对我国科技园区发展主要依靠土地价格优惠及政府政策扶持等外生型因素、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提出了生态化创新发展解决方案。选取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与中关村为典型案例,采用NVIVO10.0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对案例园区开展纵向研究,总结3次译码,纵向分析了两园区生态化发展的具体措施,从初始期、成长期、成熟期3个阶段分析了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路径影响因素及运行机理,并构建生态化创新发展路径模型,提出了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路径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案例建构理论研究方法,运用扎根理论数据分析手段,构建了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要素体系。研究发现:价值主张、关键活动、伙伴网络、收入模型和成本结构是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5个核心要素;至少一个核心要素的质变将导致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发生;每个核心要素拥有若干细分维度,核心要素的质变意味着至少有一个该要素的细分维度发生质变。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机会。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选取海尔为研究对象,按照价值主张、价值来源、价值生产、价值交换的商业模式创新脉络,构建起以多元化商业创新平台为核心的因果层-战略层-行动层-支撑层交互时空层次结构,强调企业向上管理不确定环境、平台聚合多元价值、隐性资源厚积薄发是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在高动荡环境中,主流和新流创新柔性能力培育及应用成为企业界与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从创新流视角,以6家典型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对案例进行剖析,构建主流与新流创新柔性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动态的变革环境下,外部情境压力和内部变革压力驱动企业主流创新柔性与新流创新柔性产生及互动,形成企业主流创新柔性、新流创新柔性、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柔性交互的互补协同效应,共同促成企业适应变革。在柔性机制运行过程中,内部变革压力和外部变革情境是主要驱动力量,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的柔性交互起部分中介作用。该研究结果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创新柔性理论以及主流与新流创新理论,也为复杂不确定环境中的中国企业转型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当前,科学家创业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热点。聚焦科学商业情境下科学家创业过程规律,通过扎根理论分析构建科学家创业过程模型。该模型将科学家创业过程划分为创业基础、组织生成和成长绩效3个阶段,包括科技成果、创业意愿、制度环境、技术禀赋、创业素质、价值放大、创业绩效7个关键要素。结果发现,科学家创业组织生成涉及4个核心环节:机会识别与获取、创新活动、公司治理、市场开拓;科学家创业对技术创新具有强烈偏好,科学家创业资源禀赋优势强于一般创业;科学家创业过程伴随着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步进行,创业组织生成和现代公司治理是科学家创业成功的关键,其中发展策略和资本融资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众筹是一种面向公众募资,以支持发起活动的个人或组织的特定目标和任务的群体行为。这种新兴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更贴近大众,且与政府众创计划紧密呼应。探索了众筹模式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和运作机制,通过各类众筹网站选取不同类型大学生创业样本,利用扎根理论进行了概念分析与编码,分析了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对于众筹的想法及顾虑,以及面向大学生创业的众筹模式运作机制,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人才政策一直是我国抢占人才高地、谋求创新发展的重要工具,但是,在积极向好的总体趋势下,区域间人才政策内容同质化与持续加码的财政压力、部分人才专项经费过剩相互叠加,形成当前国内人才政策在内容创新层面的“内卷”困境,亟待寻求政策内容以外新的竞争增长点。以此为出发点,将营销概念引入人才政策,遵循方便取样原则,选择浙江省96名人才政策工作者和人才政策目标群体作为深度访谈对象,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原始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提炼出与人才政策营销相关联的6个理论要素。结合访谈过程中涌现的问题主线与既有理论线索,构建人才政策营销机理模型,刻画人才政策营销发生作用的3条解释路径,即政府行为—人才体验机制、交换机制、主观能动性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数字经济进入加速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系统推动我国企业数字化创新,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从数字化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康泰医学、广州银行、诺贝尔瓷砖3家企业访谈数据,采用扎根研究和多案例研究方法,借助NVivo12.0软件辅助编码,对数字化创新形成路径进行探析,提炼出驱动因素、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关键活动、数字化创新5个主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凝练出数字化创新路径这一核心范畴,进而构建企业数字化创新形成路径的理论模型。结论拓展和深化了数字经济环境下数字化创新理论研究,对企业数字化创新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8份社会创业者访谈材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社会创业在中国制度环境中的实现路径进行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创业意愿是社会创业的前置因素,制度情景和社会痛点是孕育社会创业意愿的重要土壤;创业者在多重制度逻辑中灵活运用合法性构建和资源拼凑等理性工具,并持续积累与更新创业知识和技巧,发挥社会创业意愿转化为创业行为的工具理性作用;当激励效应反馈到社会创业意愿时,新一轮创业行为将始于新的创业意愿;在整个社会创业意愿实现过程中,情绪特质和突发情节发挥重要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8.
徐建平  梅胜军 《技术经济》2019,38(10):54-64
从持续性变革视角出发,将组织变革视为组织惯例不断演化的动态学习过程,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选择19家(组)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以及普通员工为对象进行访谈,其中包括5组焦点小组访谈。着重捕捉组织变革过程中组织成员行为模式、组织运作"游戏"规则以及员工集体共识的变化,旨在把握组织变革以及组织惯例的可能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访谈所获取材料进行分析,发现组织惯例的概念构思由交互共识、内隐规范以及行动逻辑三个维度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