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野夫 《经济纵横》2004,(8):28-30
所谓世界品牌,是指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杰出表现、得到相关顾客认可和偏爱、产生巨大效应、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企业产品品牌、商标和商号。世界品牌应具备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2.
人才强国亟待构筑"价值人"三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全球经济化的严峻态势,中共中央、国务院站在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以高瞻远瞩的洞悉力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本”等重要思想,就人才的本质和嬗变的轨迹而言,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价值人”理念。以人才固本和“人是万物的尺度”作为切入点,探析了价值人假设的主体,及其“价值人”三维(人、社会、自然界)模型。  相似文献   

3.
彭洁 《经济师》2005,(12):253-253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于开创我国人才工作的新局面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十分重大。但是,当前还必须认真解决好一些思想认识问题,当务之急是破除“官本位制”意识、“伯乐相马”论、“逆境成才”论、和“人才缺乏”论影响人才发展的四重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4.
《经济论坛》2004,(12):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刚刚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5.
以美国进步政策委员会(PPI)的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我国的实情,从新经济的内涵与特征看,反映现阶段"新经济"本质特征的因素应当包括:信息技术、经济全球化、电子商务、知识人才、效率速度与创新五大类共14个测度指标(见表一).  相似文献   

6.
加速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关键是要加速建立并科学优化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机制。首先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真正确立科技知识分子第一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加大国兴科教、国强人才步伐,以此加速推动并全面落实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这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先进生产力"思想和"人才资源理论"的必然结论,也是全面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理论前提、实践需要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向夕品 《经济师》2004,(11):161-162
人才强国的战略是我国在新经济时代下的新国策。它客观上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应继续向大众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惟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大批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8.
多哈亚运会结束了.我国健儿以遥遥领先的奖牌数再次展示了我们体育大国的风范。然而.在赛场下.某些中国观众的表现却让所有华夏儿女汗颜。当看台上的中国观众用国骂“问候”裁判的时候.我敢说.那些外国观众的“嘘”声不止是给了他们.更在心里看低了中国人。联想到前一阵子媒体、网络热烈讨论的“文明”这一话题.不禁感慨:有着五千年文明传承的中国人,而今.真的离文明越来越远了吗?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留学生的年龄结构的演化,用人机制、企业文化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以美国各阶段颁布实施的移民法为例,阐述了与此密切相关的美国人才战略的演变过程及其对解决中国问题的启示。最后,对有关问题和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离知识经济社会有多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清洁能源发展是神华集团应对市场变化、实现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1245”清洁能源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实现传统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培养一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队伍是集团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宏观经济环境和煤炭行业现状,系统梳理了神华集团人才储备现状,分析了人才现状与需求存在的不匹配情况,提出神华集团人才培养思路和方法并进行了有益探索,可为神华集团实现“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供应商”目标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2.
加快我国人才服务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怿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5):142-146
人才服务业,指的是以满足人才和用人单位有关人才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并为其提供相应效用的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服务部类。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人才服务业在规模、对象、内容、手段、合作、监管方面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也存在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从业人才素质较差等方面的问题。面对未来,加快人才服务业发展,必须从加快发展人才服务产业、完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加强对人才服务业的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提高人才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化与专业化水平4个方面切入。  相似文献   

13.
We analyze the impact of China's integration into the global economy on other countries, Asian countries in particular. We first examine how the growth of China's exports is affecting the exports of other countries in Asi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Our innovation is to distinguish exports of capital goods, consumer goods, and intermediates and to disaggregate textiles and consumer electronics, the most visible sectors where China's presence is felt. We next look to the impact of China on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flows. Here our innovation is to distinguis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and to consider how they are affected by supply‐chain relationships. We then look more closely a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rticulation of these supply chains, the fragment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he emerging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focusing on two industries, electronics and autos, that exhibit very different respons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ountries specializing in the production and export of components and raw materials feel positive effects from China's growth, while countries specializing in the production of consumer goods feel negative effects. Similarly, countries that compete with China for horizontal FDI find it more difficult to attract foreign investment as a result of that country's emergence, while countries that are potentially attractive destinations for vertical FDI find it easier to attract foreign investment as a result of trade links, especially in components and intermediates, that allow them to take advantage of supply chains involving their large and dynamically growing neighbor.  相似文献   

14.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推动者。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人才,便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抢占先机,获得未来的成功。作为管理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必须具有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才能具备挑战新世纪,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中美新科技创新政策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几乎在同一时间,中美两国分别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美国竞争力计划》,研究在未来的探索、发明及创新上的国家科技发展的新政策,以及为此而提出的变革构想及发展路径。通过考察两国新政策的制定背景和主要内容,比较分析各自特点,提出我国未来科技创新政策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创新网络中科技人才聚集效应的测度及产生机理的研究,有助于科技人才聚集效应的发挥、创新网络的组建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对创新网络中科技人才聚集效应内涵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测度进行了探讨,进而研究了其产生的机理。研究认为:创新网络中的知识存量与技能的净增量是科技人才聚集效应的具体体现,它受创新网络中的知识溢出效应、学习效应、激励效应、创新挤出效应、冲突等的影响;而创新网络资源的协同是资源整合的基础,知识创造是资源整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当前从企业角度分析人才流动动因的研究较少,且样本异质性不足。使用Price-Mueller雇员离职模型原理构建人才流动影响因素,在增强样本异质性条件下,采用有序和多分类离散Logistic计量分析模型,从企业视角定量研究其不同性质、结构形式、行业、规模、发展阶段的人才流动性风险概率和动因。结果显示:民营/私营企业、信息产业技能型人才流动风险较大,人才流动具有主营收入和人员的规模效应;各分类条件下流动影响动因差异显著,一般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较多关注薪酬福利和社会保障,科研和管理型人才更注重培训、学习、晋升机会和企业文化、制度等,同时不少人才逐渐将工作和家庭生活质量与环境作为其流动主要动因,人才流动新特征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9.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现代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迫使企业加强信息化人才梯队建设.本文阐述了人才梯队建设的涵义,探讨了企业信息化人才梯队的合理化组成结构及企业信息化人才梯队建设路径,通过案例分析,论证了企业信息化人才梯队建设路径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现代企业应树立信息化人才梯队建设理念,加大对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投资力度;根据企业信息化人才梯队的结构组成和能力结构分布状况,综合采用各种方法,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信息化人才;疏通信息化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促进信息化人才的合理化流动;及时解决信息化人才梯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动企业信息化人才梯队建设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科技人才战略与政策的演变历程。按照时间段的划分,中国科技人才战略与政策可分为3个阶段:1978—1991年,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指导方针;1992—2001年,科技人事制度改革日益深化;2002年至目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阶段。描述了每个阶段的背景、主要政策特点以及演变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