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多元的商业时代,近世以来湖湘文化精神中关注现实政治、讲求经世致用为人生第一要义的价值观被极大地摇撼,湖南作家的文化心态发生变化。入市,似乎是商业时代湖南作家的必然选择,而入世,这个湖南文人永恒的文化情结,则是他们入市行为的驱动点和归宿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和解读《钟形罩》与《一个人的战争》中的母女关系,指出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作家对母女关系的不同阐释,并进一步探讨造成复杂母女关系的深刻根源。  相似文献   

3.
赵天才 《嘉兴学院学报》2011,23(2):10-13,18
着重论述新时期以来嘉兴作家群的文化传统、创作上水乡古韵的诗意审美品性及关心现实底层人生的情怀;同时提出,应利用嘉兴的文化优势创作宏大题材的作品,突破嘉兴地域文化,将开新求变与本土深厚的文风有机结合,展示现代嘉兴人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文学史上,庐隐是"五四"时期著名的女性作家。她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新文化运动潮涨潮落的时代。庐隐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以女性敏感的心灵特质,承受着、品味着、思考着现代女性人生的酸甜苦辣,并以其细腻、感伤、直白的笔墨叙写着她们的悲欢离合。不但如此,庐隐还以先驱者的姿态积极地探索现代女性的人生出路。  相似文献   

5.
《喜福会》是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之作。小说通过讲述身世坎坷的四位华裔母亲与之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女儿间的情感纠葛和矛盾冲突,侧面展示了华裔群体在美国多元文化社会里的生存状态。从多元文化角度看,母女在各自的文化群落里,坚守自己的文化理念,追求自己的理想人生。母女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矛盾最终消解体现了在各自人生轨道上前进与反思中,母女双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立场伴随人生感悟的加深而发生着改变,存在于不同文化群体间的隔阂和偏见伴随跨文化交际的深入而逐渐消解。  相似文献   

6.
丁玲延安时期的文学创作,始终艰难地徘徊在革命情意结和“五四”情意结、革命者和女性知识者之间。作家试图寻找出一条既不背离自我艺术个性又顺乎时代要求的创作之路,其间有寸喜的收获,也有苦涩的教训,其创作道路和作品文本所呈现出的矛盾性、复杂性与多样性,集中体现了在20世纪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中,革命知识者的追求、困惑和历史宿命以及他们在被纳入新的文化、政治秩序时与新体制之间的碰撞、抵牾并最终融入的复杂过程,这对于我们反思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人生历程、深入认识20世纪中国文化、文学思潮的变革与转型,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印第安文化和印第安人的形象在美国主流作家前期创作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20世纪以来,逐渐销声匿迹,而此时印第安作家以自身为主体的文学创作则开始崛起。印第安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在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理应走出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湖湘文化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以政治作为人生第一要义”,这是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要求使然。而当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渐渐远去,特别是当发展经济成为当今最大的政治诉求时,湖湘文化如果仍然沿袭以往政治上的“路径依赖”,是不可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形势要求我们,时代呼唤我们,素以推动历史为己任,以政治业绩为荣光的湖南人,务必尽快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将文化心理从传统的政治至上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将今天的经济业绩视为昔日政治业绩的承续,把今日的经济精神作为昨天政治精神的弘扬。如是,既能一脉相承,也能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中部崛起和中华民族新世纪腾飞的征程中,重振湖湘雄风。  相似文献   

9.
中国20世纪的文学,在发生发展的历程中遇到了现代文化多元性的冲击与制导,显示了空前未有的多重矛盾。就此中的作家构成社会类型性,在创作思想上对社会人生、民族大众的责任性的认识,以及体现为创作方法上的对现实表现的原则、态度提出几点思考,以期对21世纪的中国文学的发展辨识出一些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0.
雅和俗对于文学而言,其分野在于作家的文化修养和文学消费者的不同品味。张爱玲是一位雅俗兼顾的作家,她的雅是一种大家风度,是一种审美的文化情调和真切的人生体验。她的俗则是一种真实的生活记忆。究其原因则是因为作家无法摆脱悖论的束缚以及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1.
“审美”有一个基本内涵就是以人为本,所以,当代的审美文化应当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仅是对资本主义的一种批判,同时在社会主义时期,对当代审美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对人的生存状态的体贴和关怀,对人的自由个性的肯定,对人自身修养和人生境界的提升,对塑造美好的心灵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代审美文化,包括各种文学艺术的创作,都要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存和命运的关怀,特别应当体现出对人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2.
晚清丹徒籍词人赵彦俞年届六十始在蒋春霖鼓励下尝试作词,七十一岁时成稿《瘦鹤轩词》. 因身历太平天国兵燹,又深受淮海词派词风影响,其咏物、记游、凭吊、送别、题词五类题材词作,皆饱含慨叹身世的满腔愁绪和婉约幽怨. 其在艺术风格上,善用传统意象,情景高度交融;感情基调沉郁,富有幽怨之美;擅化宋人成句,词笔清秀挺拔.  相似文献   

13.
王充的《论衡》由于本人在思想方面的矛盾,导致了他的文学主题的矛盾。既疾虚妄,又没有摆脱虚妄;既厚今薄古,又对现实充满着愤世嫉俗。结合文本对这两方面的矛盾进行阐释并加以分析,以揭示思想对主题影响的一面,同时还原真实的《论衡》。  相似文献   

14.
《无梦楼随笔》记录了张中晓在生命的最后十年关于哲学、政治、历史和人生的思考轨迹。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分子,他思考问题无一不以个人本位的维度为出发点,体现了他对个人价值和自由的高度重视。在极度困苦中,他坚持了知识分子的文化传统中最为可贵的一面,那就是,在逆境中也坚持对人类正义与良知的担当。面对人类现实的苦难和终极的不和谐,张中晓始终在探寻答案,在不屈不挠地和命运抗争。  相似文献   

15.
李叔同作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不但创作了许多艺术质量上乘的乐歌作品,而且在我国近代新音乐萌芽之际,针对当时的社会音乐生活,发表了一系列极具现实意义的音乐批评言论,其主要观点有:立足"文艺救国"的音乐批评观念;立足于中国传统"国学"的音乐批评理论;"先器识而后文艺"的人格教育思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指导和促进我国近代新音乐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著名红学家吴世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把握,同样可以在其诗歌的表达上体现。先生传承文脉,倾情诗词,又敢于推陈出新,有所作为,从而使我们看到了一位文化人的精神世界与一个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结和剪纸是中国民间艺人的手工艺品,是中华艺术宝库之中的奇葩,它们有着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在目前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互相碰撞日益融合,中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古代工艺品更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  相似文献   

18.
该文采用典型人物的典型分析方法,以历史时代为背景,从传统文化、同类人物对比、审察作者曾经沧海的历史视角等,深刻地阐释了作者笔下人物日常所信奉的人生哲学、儒家谓道、生活与佛理的关系、审美价值现以及对中国传统武功的看法,并由此来凸显他笔下人物的文化涵义。段誉是金庸作品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也是金庸作品中最具文化的人物。其最大特性乃一生行走在情与义的坎坷波涛之中,正是作者本人或他信奉的人生哲学的一种艺术抒写。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初期关于高等教育方针的争论,实质上是一场关于知识分子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时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问题的讨论,是人们对特殊时期高等教育所作的独特思考。这场争论对推动国民政府制定"平时教育"政策起了促进作用,它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知识分子不仅是社会的"匹夫",更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他们的能量既在战时,更在战后。同时,这场争论还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大学的时代使命。此外,这场争论的结果对保护、发展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事业,打破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文化的阴谋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毕生以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为己任,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目睹社会处在大动荡、大分化、大组合之中,他满怀修齐治平的理想,鼓吹仁义,推行礼教,一面深入实际作社会调查,一面培养推行理想的政治人才,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因而形成了他二重性的理论素养、政治主张和生活作风。他的学说与事业闻名世界,本人被誉圣人。然而,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高喊打倒孔家店,到文革至于极点,对孔子的评价其实各执一端。按历史唯物论试图实事求是地辩证孔子的思想核心,还其本来面目,以此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