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5年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新政策出台以来,至今已整整一年了,很有必要进行认真的回顾总结,正确估量调控的效果,关注当前上海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矛盾和问题,与时俱进,采取切实措施,改进和完善调控政策,更好地实现加强宏观调控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一、正确评估宏观调控的效应如何正确评估上海房地产市场加强宏观调控一年来的成效,是确定下一步调控政策的方向、重点、力度和采取新的具体政策措施的根本依据。对此,目前业内人士存在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观点是“成效有限论”。认为上海房地产市场是个“重灾区”,应该下猛药、重药来治…  相似文献   

2.
2006年的“上海经济年鉴”,列入了“2005年上海城市创新10大热点”。  相似文献   

3.
2005年以来,“新亚”食品调整了经营策略,瞄准了月饼市场,做大了“新亚”品牌。2007年“新亚”荣获“光明杯”上海名特优新月饼、第十三届中国月饼节品牌月饼;2008年,“新亚”荣获“光明杯”上海名特优月饼、上海名优广式月饼、中国名饼、品牌月饼20强、中国月饼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  相似文献   

4.
王慧 《楼市》2005,(15)
粗粗算来,1998年开始的二手房交易热潮到如今已有7个年头。而整个调控是在2004年———房产火热的背景下开始的。先是对二手房交易开征“20%个调”重税,开了全国之先河。由于开征后房价不但没下来反而还变相上涨,所以,单一性的“新政”实施了仅仅8个月。当时的利率属于历史最低水平,10月的加息又是一个全面性的利率调整。所以这一次加息丝毫没有挡住需求的热情,成交高潮一直延续到2005年的一季度。2005年,被人们称为“调控年”。4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的办公会议中提出了调控楼市的新八点,加上时隔不到半年的2次加息、银根收紧(限贷、增加首付款成数等)等等政策信息使得2005年上半年的房产市场定位在了宏观调控这个主旋律上。确实,连连施手的宏观调控让一直扶摇直上的房产市场有点措手不及。而这一连串“调控组合”后,市场气氛也极度“降温”。房产感觉仿佛触到一片寒流。  相似文献   

5.
2005年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路上多变的一年,区域房地产发展过热成为中央政策调控的“导火索”。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作为中国房地产发展相对成熟的地区,在这一场调控风暴中,并不是处于中心影响区域。因此,政策对全省房地产行业的冲击力较为温和,但地方政府仍然积极应对,出台种种政策调控市场。2005年广东房地产市场发展可概括为“政策调控、发展稳定”。  相似文献   

6.
孟星 《上海房地》2011,(4):11-12
从2005年起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房地产行业似乎陷入了“房价上涨——紧缩性调控——房地产市场低迷——房价反弹——再调控”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且每一次反弹,都将房价推向一个新的高点。由此,社会上有了“宏观调控无效”、“房价越调越涨”等观点。  相似文献   

7.
2011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犹如洪涛骇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继去年的“新国十条”、“国五条”之后,1月26日晚,国务院再次出台“新国八条”,对2011年楼市调控工作进行总体部署,紧接着上海、重庆的房产税试点正式上路。2011年的房价将何去何从?是像以往一样“稳坐钓鱼台”,在“空调”中步步追涨;  相似文献   

8.
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要“抑制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拉开了2005年房地产调控的序幕。那么,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出什么新的政策动向呢?  相似文献   

9.
“对落实中央调控政策不力,投资规模、房价涨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或出现反弹,影响市场稳定运行的地区,要加强监测分析和督促检查,必要时将给予通报批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月22日公布的《2006年房地产调控工作重点》报告中厉声警示。看来,政府对“逆政策而上扬”的2005年房地产市场“深恶痛绝”,对2006年有诸多的期待。而对于2005年房价上涨幅度位居全国前列的深圳来说,一旦2006年的房价涨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那问题就真的大了……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上海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和“两个优先”发展战略,GDP第1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作为促进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中小企业也保持了全面、健康的发展势头,企业数量、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和实收资本规模都继续增加,为上海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市场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上海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保证,保持了更好的增长态势。一、2005年上海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情况2005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2万余家,企业资产总额约3800亿元,销售总收入约3000多亿元,完成利润约200亿元,上缴税收…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中央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特别是对土地的调控力度。如果说200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表现出来的态势是有惊无险,那么2006年则是谨慎乐观。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景气度已经开始离开此轮周期高点,正在步入“后调控时代”。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导刊》2005,(22):32-32
关键词:“旧国八条” 起因:近两年。国内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上海、杭州、温州等地的房地产市场甚至出现了较大的泡沫。“乱世”需用重典,国务院伸出调控之手,目的似乎只有一个——抑制房价。 时间:2005年3月26 聚焦: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共有八条意见,内容包括稳定房价、调整改善住房供应结构、严控拆迁等被动性住房需求、引导居民合理进行住房消费、监测房地产市场运行、贯彻调控住房供求的政策措施、督促检查稳定房价工作等。 影响力:“旧国八条”犹如一场“惊梦”,让地产界的投机分子意识到:“后果很严重,国家很生气。”  相似文献   

13.
罗建军 《东南置业》2009,(12):82-83
从2006年国务院“国八条”始,中国房地产市场四方(中央政府、开发商、地方政府、消费者)博弈已历时4年之久,大致上经历了“中央政府调控——上涨——再调控——再上涨——重拳调控——买卖胶着——阶段性下跌——央地一体救市——报复性上涨”这么一个过程。从最新的统计结果看,以广州、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  相似文献   

14.
肖林  张敏 《上海企业》2006,(5):33-35
一、上海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央政府对上海发展有明确定位, 这就是要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据此,上海进一步提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三步走”战略步骤。第一步:到2005年,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为“四个中心”建设打下坚实  相似文献   

15.
《上海质量》2005,(2):62-62
为促进QFD在我国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在举办“第五届上海国际质量研讨会暨第十届ISO9000与TQM国际会议”之前.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管理司的支持下.作为会前专题研讨会.和中国质量协会于2005年3月26日至27日在上海主办“QFD.赢得竞争力的方法——2005上海QFD国际研讨会”。上海质量教育培训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产市场》2006,(3):52-52
来自上海银监局的消息,至2005年12月末,上海个人住房不良贷款余额15.48亿元,比调控前的2005年3月末增加4.4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58亿元,基本呈逐月递增状态。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无疑是中国房地产调控运动的新起点。3月7日,两会还在北京召开,上海市政府就主动出招,开始动手打击楼市中的短期投机者,一时间上海楼市可谓风声鹤唳。3月16日两会刚刚闭幕,央行就宣布不再对房贷实行优惠利率,最低首付款比例可提高到30%。财政部领导也  相似文献   

18.
《上海物流》2005,(1):6
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局长许培星在1月11日举行的“2005年上海港重点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要和兄弟省合作,苏浙沪三地必须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加强三地联动,构筑体系、整合资源,开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战略研究,已被列入2005年上海港的重点工作中。许培星认为,2005年是上海发展国际航运关键的一年,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月18日,“2004年中国最具影响跨国企业”评选活动于上海揭晓,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荣膺“最具影响跨国企业”称号。2005年1月18日,首届“中国最具影响跨国企业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在上海大剧院举行,安利公司入选“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跨国企业”,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总裁黄德荫出席了颁奖典礼。安利(中国)公司上榜理由是:安利公司在外部形象和内部管理方面的影响力不仅良好,而且均衡,其中在社会贡献度方面所获得的评价成为其影响力表现最好的方面。2005年1月24日,上海《第一财经日报》公布了最具影响的跨国企业具体指标的得…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的中国楼市,风声鹤唳,政府的一道道“金牌”相继“砸”向楼市。这一年对于我国房地产业来说,可谓又一个“政策年”。 在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2005年,深圳市政府各部门针对性地出台了多项市场调控政策和措施。为了进一步探访这些政策措施对深圳楼市的作用和影响,记者走访了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副局长黄珽。访谈中,黄珽为我们介绍了2005年深圳房地产市场的具体情况,并在深入剖析与探讨的基础上,对2006年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