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我国集体土地征用制度之弊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集体土地征用中存在着征用目的的扩大化、补偿标准过低及征地权滥用等严重问题。为完善我国集体土地征用制度,依法限定征用目的,依土地市场交易价格作为补偿标准的基础,并对征地程序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制约,则是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切实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改革征收征用土地制度是全国上下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刊2004年第1期刊发《关于改革征地制度的一些思考》一文后,先后为《解放日报》、《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新华文摘》、《新华社内参》等6家报刊所转载,社会反响良好。为了将这个问题的研讨引向深入,本刊约请有关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发各自的观点,其中不乏新见解,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农村征地中产生的种种矛盾,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根本原因就是征地制度及其法规有缺陷和不完善。因此,要严格界定公共利益范围,按市场经济要求转换政府职能,按市场机制定价及合理分配补偿资金,健全纠纷调解和法律诉讼等途径,来改革和完善农村的征地制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征用土地的增加导致大量失地农民产生,但是由于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村集体所有权虚置等原因,土地价值被严重低估,农民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征地安置补偿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以安徽省为例研究了问题产生的背景,说明征地安置补偿对于农民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引入一个四方博弈模型,运用博弈论和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现行征地制度失效的根本原因,讨论分析了现行征地安置补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最后,对我国现行征地安置补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5.
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国家土地所有权相比,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存在着诸多缺陷和弊端。这些缺陷和弊端是导致现实生活中农业用地大量流失,农村社会秩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实行土地完全国有化,在农村推土地永佃制,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6.
借用“实物期权”理论,分析了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最佳时机选择,指出我国征地制度渐进式改革要审时度势,把握恰当时机,不可盲目推进。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陆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从产权、公平、地租、效用四方面探讨了土地征用补偿的理论依据,其次,对有关土地征用补偿进行了国际比较并得出若干启示,再次,着重对我国当前土地征用补偿存在的弊端及其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我国土地征用补偿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石家庄市"城中村"改造的法律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石家庄市进行的“城中村”改造,是涉及千家万户利益的政府行为,市政府专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作者通过对石家庄市此次改造的有关方面的调研,认为有3个方面的问题需引起重视,即:(1)由于土地权属变更引发的法律问题;(2)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向有限公司转化的问题;(3)关于建立“农转非”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存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的产权关系不明晰,降低了农民对土地的利用效率;土地流转的困难,制约了土地的规模经营,降低了土地资本的增值效率。如何解决目前土地制度存在的这两大问题?明晰农地产权的各项权能并赋予其应有的法律地位;推动土地的有序顺畅流转。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审批制度是世界各国政府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设置运用不当,就会产生弊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农地征用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目前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存在征地范围太宽、征用程序不透明、对农民的补偿及安置不到位、征用缺乏监督等问题.完善土地征用制度需要:明确界定"公共利益",非公益性建设用地应遵循市场化原则,增强土地征用程序的透明度,落实对被征地农民补偿及安置措施,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实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坚持和完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制度可以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农民的经济、政治发展权益,可以有效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规范集体土地征收征用制度保障农民权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对原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关于农民集体土地的征用制度作了重大修改。本文以保障农民权益为基本出发点,对规范的征用制度的标准、“公共利益”的科学界定,及如何规范政府行为、合理实施补偿等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结构决定农村金融结构,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的货币信用活动之所以没有瓦解小农经济,没有成为导向资本主义力量,其原因在于中国农村经济制度的特殊性:农户经济超稳定性、国家与农户之间的经济制衡、独特的财产继承制度等,导致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中独特的融资顺序。因此,在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过程中,有必要创造一种有效的金融制度供给以取代传统模式。  相似文献   

15.
建构农村土地信托制度 破解“三农”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信托是土地流转中的一项制度创新,其对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权益的维护、农村的稳定以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增加农业投入,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构建良好的农村土地信托法律制度,才能对破解“三农”难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农村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包括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化两项内容,但建设用地制度改革显然是结束城乡二元发展模式、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整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农村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标是同地同权,即:使农村建设用地去身份、市场化,最终使农村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具有相同的性质和流通能力,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并轨。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赋予农民集体土地开发权,引导农村走自主城市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任何一次伟大变革都不可能不涉及到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起的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将土地制度改革聚焦于广袤辽阔的农村集体土地。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应是钢化集体土地所有权,核心应是重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重点应是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使用权改革,突破口应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改革。要保障依上述思路进行的这轮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必须构建起和谐统一的集体土地制度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弱化土地征用制度的同时,加强政府对集体土地的监管和调控等。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农村城镇化中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国农村城镇化道路与现行土地制度存在矛盾,必须深化农村现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土地股份合作制能够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权稳定不变的前提下,解决农村城镇化道路与现行土地制度存在的矛盾,起到了城镇化道路的载体和推进器作用。在土地股份合作制中,集体土地产权关系明确,可提高集体对国家的谈判力,迫使国家政府官员不能在征收农民土地中随意侵犯农民利益。并且,在一般情况下,国家不一定非要通过征地方式使用农民土地,完全可以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制方式开发和使用农民土地。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我国经历四次大的土地制度变革,形成了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目前这一农村土地制度大体上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但也存在着产权不清晰、权能不完整、流转不顺畅、法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对此,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在坚持农村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20.
农村集体土地市场化运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实现土地资源最优化配置、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必须实行农村集体土地的市场化运作。运作的主要模式有:加快土地承包权物权化,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和转移农村人口;探索农村宅基地市场运作规则,建立农民财富积累机制;盘活农村非农建设基地,建立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进入市场交换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