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日前,我们深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抚州市乐安县抽取了较具典型意义的茶园村、汤山村和参陂村进行了细致的调研,三村均处于经济边缘带,本文试图通过此次调研分析重点村农民收入现状,寻找有效增收途径,为下步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一些切实可靠的决策依据。一重点村农民收入现状一、重点村农民收入水平低,与市县平均水平差距很大。我们分别深入到三村上户调查,其中,参陂村197户,837人;汤山村97户,440人;茶园村155户648人。调查表明:2004年参陂村人均纯收入为1360.03元,汤山村为1365.63元,茶园村为915.78元。将三村人均收入调查结果与2004…  相似文献   

2.
桐林乡流源村是峡江县边远山区人口第一大村,有1800余人口。该村地处大山深处,山上资源较为丰富,俗话说靠山吃山,过去村民过半收入来自山上的副业,村民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村里那座宏伟的大礼堂足以见证其往日的辉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林业政策从严从紧,村民副业收入大减,再加上农业效益持续低迷,村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据2003年一次贫困状况调查显示,该村实际年人平纯收入不超过1000元,低于800元的有800余人,被列为该县22个较为贫困的行政村之一。村集体经济负债20余万元,村容村貌、卫生环境较差,村民思想不稳定、人心涣散。面对困…  相似文献   

3.
从91年开始,宜春军分区在老区特困乡水江乡的新村包村扶贫,使该村从一个无一集体经济项目,欠银行款3万多元的特困村,变成一个有村集体经济稳固收入项目4个,村集体收入1.4万元的先进  相似文献   

4.
秭归县两河口镇石仓村位于高山地区。这里山高坡陡,平均海拔 1200米左右。全村 6个村民小组, 165户, 561人。由于该村自然环境恶劣,交通条件不好,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到 1999年底,人平收入仅 1050元,是全县的贫困村之一。今年 2月 28日,该村位于第二、三、四组的秦家坪山体发生大范围滑坡,上下长约 1000米的滑坡体共危及 80户、 264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 38户农民的房屋倒塌,土地等生产资料严重毁坏。   在安置灾民问题上,开始的思路是在本村范围内的非灾区另建居民点,适当调整责任田,让灾民有房住、有田种。这种就近后靠的传统安置灾民的办法,灾民搬迁的难度小,对灾民的思想工作容易做。但是,由于石仓村自然条件差,尤其是耕地不仅有限而且大都属于挂坡地,立地条件不好,如果让灾民就近后靠,必定是“穷搬穷“,不仅灾民改变不了贫困面貌,而且更加剧了石仓全村资源与人口的矛盾,将会导致全村更加贫困。   面对这一问题,两河口镇党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拿出了新的安置方案:将安置范围选择在本镇内 22个经济比较富裕、交通比较便利、有接受灾民条件的低山村,实行外迁式分散安置;灾民住房一般以购买闲置住房为主,因而...  相似文献   

5.
意安 《老区建设》2020,(5):26-29
"我没有豪言壮语,只想为村民致富尽一份心、助一把力,用实际行动践行"第一书记"光荣使命,推动乡村振兴发展。"--黄马乡罗渡村第一书记熊亚波"建强基层组织,通过党建+扶贫,凝聚脱贫攻坚合力,现在的湖陂村已经成为了塔城乡的党建示范点。"--塔城乡湖陂村第一书记龚常慧"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村脱贫攻坚的基础,解决贫困村民生实事问题是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说起寻乌县三标乡黄陂村的变化,该村流唱着一句顺口溜:“一头牛,两条路,市里来了‘村干部’;植灵芝,种果树,帮助山凹闯出致富路;修校舍,送雨伞,学生防雨又防晒。”村民所说的“村干部”就是在该村挂点的赣州市人防办干部。走进该村,村民就向我们讲起了发生在这里的“三个故事”。“一头牛”的启示黄陂村是远近闻名的“空壳村”。去年3月,在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赣州市人防办的两名干部踏着泥泞的小路来到该村。其中一名是人防办副主任曾谷林,另一名是杨新民。几天来走家串户,看见许多村民居住的房子陈旧破烂,还有一些贫困户…  相似文献   

7.
初夏之际,万物葱郁。我们慕名来到江西省乐安县西部边远山村—湖坪乡参陂村,紧抓眼球的是:一条平坦的水泥路通往村里,公路两旁一片连一片的桑林,一望无际,满眼绿茵,满心青翠,宛如置身于浩瀚桑海,碧波荡漾,和风掠过,阵阵清香沁人心脾;古桥下溪水潺潺,林木间鸟虫啾啾,绿荫掩映下的一排排新农舍,坐落有致,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是2000年设立的一个新区,该区成立以来,坚持“一村一品”的发展路子,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来抓,把发展和壮大扶贫支柱产业作为贫困群众增收的突破口。扶持富田镇的王田村、陂下村重点发展双孢蘑菇,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溧江镇桃湾村桃湾村位于新干县溧江镇南面,辖10个自然村,13个村小组,总人口546户1976人,其中贫困户124户440人,占总人口数22.3%。该村集体经济、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党员队伍方面比较薄弱,是导致桃湾村贫困的主要原因。针对该村积贫积弱的局面,江西省科技厅包扶工作组从山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创新思路,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扶贫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0.
峡江县是井冈山根据地的一部分,作为革命老区,这里的人民曾经在革命战争时期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虽经多年建设,峡江县的许多乡村依然贫困,目前全县人均纯收入685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达2.5万,占农村人口总数的20%。全县现有贫困乡镇5个,占全县乡镇总数的50%。5个乡镇中年人均纯收入860元以下的村有22个,分别为:巴邱镇的小木、肖家、坳上、晏家、蒋沙、何家、北门;仁和镇的枥坑、官田、彭家、新陂、仁和;桐林乡的流源、张家、长田;罗田镇的江口、古井、稠溪;福民乡的口里、宋家、郭下、方家共22个行政村。一、贫困原因1、基…  相似文献   

11.
上海第一村     
上海西南郊的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已经连续两年在上海市特色亿元村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05年,该村实现净利润18035万元,上缴国家税收8502万元,可支配收入达3.3亿元。这个村的3757个村民,人均年分配收入3.5万元,在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保障之外,还实现了人人有股份,从村民变成股民。戴着“中国十大名村”、“华东最大市场村”等众多桂冠,在全国十大杰出“村官”的驾御下,九星村12年间已培育出500多位千万富翁,演绎着新农村运动中上海版的“村强民富”的时代样板。  相似文献   

12.
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 ,湖南省怀化市的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到1999年怀化市原有的531个特困村中已有300余个村解决了基本温饱问题 (人均纯收入超过700元 ,人均产粮超过350公斤 ,已解决温饱人口占全村人口的50 %以上 )。就整体而言 ,这些村已经解决温饱 ,但这并不意味其每个农户都已解决了温饱 ,那么在这些村中未解决温饱农户占多大比例 ?其贫困程度有多深 ?影响农户增收的因素有哪些 ?在这些村不再是扶持重点的情况下 ,该如何继续扶持确保稳定脱贫 ?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调查了新晃侗族自治县中寨镇中寨村。该村位于新晃县西南角 ,境内多石山 ,山地面积占85 %以上 ,全村276户 ,1087人 ,其中侗族人口占95 %。1996年该村被确定为特困村 ,1999年宣布解决了基本温饱问题 ,其时人均纯收入达1256元 ,在全市300个新解决温饱村中居中上水平。我们的调查采取入户问卷方式 ,共调查了251户 ,占全村总户数的91 %(漏查的25户中有22户主人不在家 ,有3户举家外出打工 )。调查结果显示 :自1986年以来 ,该村农户收入普遍有了较快增长 ,但水平极不平衡 ,贫富差距拉大 ;稳定解决...  相似文献   

13.
2015年,内蒙古扶贫开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工作领域进一步拓展,实施了“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工程、“十个全覆盖”工程、金融扶贫工程、“四个一”工程等,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反馈,在国家贫困标准(2010年不变价人均纯收入2300元)下,2015年内蒙古贫困人口减少到76万人,比上年减贫22万人;贫困发生率为5.6%,下降1.7个百分点。贫困深度明显趋缓,贫困强度不断减弱,国家重点贫困旗县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玉山县下塘乡均郑村是江西省“十一五”老区扶贫村,该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519户,2010人,5个党小组,32名党员。在上饶市悉心指导下,短短三年,该村一改过去贫穷落后的面貌,相继建起了新村部、农民新居、农民休闲广场、千亩茶园、  相似文献   

15.
向贫穷宣战     
渡港村是万年县西南部的一个边远村落,全村580户,2620人。由于村处于全县地势最低洼之处,因而连年遭受水灾,农民生活潦倒,村级经济基础十分薄弱,200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050元。2002年初,该村被列入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渡港人开始向贫穷宣战。几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帮扶下,农民人均收入有了大幅提高,达到了1811元,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渡港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理清脱贫致富思路渡港村从深挖贫困病根入手,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研究解决贫困的办法。一是加强村建,凝聚干群人心。几年来,县委组织部、县…  相似文献   

16.
老上访村怎样脱胎换骨成为富裕村、和谐村?鄞州区高桥镇的联升村很有发言权。过去,联升村是个有名的“上访村”,村集体收入每年只有40万元.而支出却需要160万元,矛盾重重,人心不稳:2008年,借助党和政府针对农村的一系列好政策,该村走上了农房“两改”的新路子,变化可谓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17.
夹湖乡新城村坐落在赣粤边陲的大山深处,全村共有13个自然村,819户农户,3000多人。其中贫困户208户,826人,低收入户274户,1084人;占人口的三分之一。一直以来,该村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深居高山密林里的人们过着贫困的生活。“四面青山夹双罗,出门爬坡好辛苦,不见汽车上大路,只见猴子抱大树。”这不是山民的夸张和渲染,而是新城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全村基本上没有村级公路,出行靠双脚,运输靠肩挑,行路难这一交通“瓶颈”,严重制约着该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入新世纪后,该村被确定为省定扶贫重点村。春风唤醒了沉睡的群山,扶贫…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扶贫开发,省确定瑞金市扶贫开发重点村27个。如今,这些村贫困状况如何?致贫原因何在?怎样才能使其尽快脱贫致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认真思考。一、贫困现状经调查,瑞金市27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有山区村、边远偏僻村、库区村19个,段区村8个。这些村给人的总体印象就是“穷”。突出表现在:1、收入低。27个重点村共有农户10640户,47448人。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34元。低于温饱线960元以下的农户有4431户,20553人。分别占总户数和总人口数的41.6%和43.3%。2、粮食少。农民人均拥有口粮(稻谷)仅231公斤。3、居住条件十分简陋。…  相似文献   

19.
2002年,江西省党史办挂点井冈山市鹅岭乡蕉陂村以来,他们就与边远山区农村结下了不解之缘,省党史办派出了强有力的扶贫工作组,常驻鹅岭乡蕉陂村蹲点扶贫。三年来,扶贫工作组为改变蕉陂村的落后面貌,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从资金上帮、工作上扶、思想上促,送技术、送信息、送良种、送资金“四管齐下”,扶贫、扶智。为蕉陂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04年9月底,全村人均增收超过80元,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全村农业税费征缴创历史最好水平,达到99.5%,优质稻、苗木花卉,猪—沼—鱼、猪—沼—果、猪—沼—菜等特…  相似文献   

20.
235户人家的江西省贵溪县志光乡皇桥村,是个老区特困村。1985年这个村有203户人平收入不过百元。从1988年开始,鹰潭市农牧渔业局与这里定点挂钩扶贫,他们坚持科技扶贫,扶志、治本,使该村发生巨变。到1988年,粮食总产达1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