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15年林业投入产出数据,在考虑省域空间联系因素的情况下,建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林业要素产出弹性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31个省份的林业产出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与传统的估计方法相比,空间计量模型能够揭示中国省域林业产出的空间相关性,能更准确地测度林业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在考虑省域空间联系因素之后发现,劳动力投入对林业产出的弹性为0.404,资本投入对林业产出的弹性为0.682,说明资本投入对林业产出的贡献大于林业劳动力投入的贡献。最终提出制定区域林业生产激励政策、建立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林业生产合作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扩展了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中国省域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模式和空间依赖性,测算了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弹性及规模报酬情况。得到的结论有:中国省域农业产出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空间分布表现为局域集聚的特征;劳动投入对农业产出的弹性为0.50,资本投入对农业产出的弹性为0.43,而土地的贡献不显著,劳动和资本是中国省域农业产出最为主要的决定因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研究区域农业产出行为不应忽视空间效应,在制定农业政策时,需要考虑邻近省域之间的农业生产互动,引导各个区域合理地投入农业生产要素,提高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促进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省域林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2000~2013年间31个省域有关林业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为对象,采用Moran's I指数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空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年Moran's I指数值基本稳定在0.3,空间滞后面板模型中空间自回归系数ρ为0.169,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检验,且其他各因素系数在统计上均高度显著。表明我国省域林业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林业市场潜力、林业经济质量和林业人口资本等因素对我国各省域林业经济发展起着主要推动作用;林业生态贡献对林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而林业科技潜能目前对我国林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了林业生产投入要素劳动力和资本的产出弹性,测量了各省区2002~2009年的林业技术效率,并分析了林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林业产业存在明显的技术效率损失,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误差主要是由技术非效率引起;林业产业劳动力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58和0.47,林业生产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总体上,各省区林业技术效率水平相差不大,且林业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了林业技术效率,而基层林业工作站人员文化水平的提高能有效的改善林业生产的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1995~2012的统计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林业产业产出和林业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林业产业产出和林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弹性呈现出完全相反的态势,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促使林业产业总产值不断提高,并且影响效应越来越大,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林业第一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因此,应重视农村劳动力技术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相适应;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机会,吸纳劳动力就业,带动中国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取河北省146个县及市辖区2004年和2013年的截面数据,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的莫兰指数、空间联系的局域指数(LISA)分析了各区域农业产出的空间分布模式。选择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对河北省县区农业的投入产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县区农业产出无论整体还是局部都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区域空间关联性和异质性非常明显;农业产出的GWR模型显示,研究区域农业产出的空间分布特征时,空间效应的作用不容忽视,对农业产出弹性最大的是土地,而农业资本和劳动投入弹性较小,但各个投入要素的弹性系数在不同县区和不同年份有着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通过层次分析法的思路构建了包含林业核心资源竞争力、旅游发展推动力、相关产业承载力、社会发展支持力4个层面20个基础指标的省域森林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时序主成分法对31个省域2006—2015年的森林旅游竞争力进行定量研究,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以及空间发展差距;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归类,并按照三大区域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回归分析法进行评价与预测。结果表明:各省域的森林旅游竞争力存在较大的差异,随着时间变化,各省域也呈现出迅速上升、波动上升、趋于平稳以及逐年下滑的4种主要演变趋势,总体竞争力均有提高;31个省域可以分为强、较强、较弱以及弱四大类,四类之间的森林旅游竞争力差异显著;筛选出重要的影响因素,构造了预测省域森林旅游竞争力的线性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虑环境和耕地约束,构建了城镇化效率测算指标体系,测算并分析我国2000~2014年区域城镇化效率,并且从城镇化发展模式与产业结构分布形态2个角度探索区域城镇化效率差异的机理。[方法]以"工业三废"和耕地面积减少量作为非合意产出,构建了由11个指标组成的投入—合意产出—非合意产出指标体系,进而利用优化ISBM模型测算了2000~2014年我国区域城镇化效率,并利用谱系聚类方法分析了其梯队层次特征。[结果]我国各省域城镇化效率总体较低,绝大多数省域处于效率缺损的状态;各省域城镇化效率表现为明显的5个梯队层次,不同区域、不同梯队省域城镇化效率存在明显差异,总体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格局,并且省域之间城镇化效率差距自2000年以来呈不断缩小的趋势;东部地区城镇化效率较高,总体上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相互协调,城市群发展程度高而使得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程度高;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效率相对较低,产业结构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相对较弱,城市体系断层明显,城市群带动作用弱。[结论]我国区域城镇化效率总体较低且不平衡,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镇化模式和演进机制,区域之间的城镇化效率差异体现在产业结构层次、城市集聚方式以及劳动力转移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对土地要素投入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情况进行研究,定量测算经济系统中各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及技术进步值,分析中部地区各城市土地要素的投入效率及与其他要素的竞争趋势,为省域差异化的土地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中部地区各省市土地要素的产出弹性持续增强,土地要素与其他经济要素的替代能力因地而异,其情况与各省市的经济发展现状基本相符。研究结论:(1)中部6省市当前的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来自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土地要素需求旺盛;(2)土地扩张与劳动力增加不可持续,提升劳动与投资效率,使用行政、经济手段抑制土地扩张,能够平衡好用地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VES生产函数模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和2004~2012年江苏截面数据平均值测算江苏餐饮住宿业对旅游产出的影响。通过Moran’s I指标检测得出江苏旅游业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考虑空间效应的江苏餐饮住宿业对旅游产出的估计结果显示,餐饮住宿业的资本投入与劳动力投入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4755和0.4062,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52~2017年中国时间序列数据和1978~2017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建立了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状态空间模型,将传统的固定弹性C-D生产函数转换为动态弹性展开分析.利用全国和各省(市)的资本和劳动力贡献动态变化,对比了中国三大地区之间、区域内各省(市)之间的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差异.研究发现:(1)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2.
基于所构建的林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面板数据的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对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0~2013年的林业综合竞争力水平进行统计测度。结果显示,中国省域林业综合竞争力水平呈现出较大差异,且区域分布极不均匀,呈片状跳跃分布,整体呈现出"东部高端与低洼并存、中部集中分布、西部相对较弱"的格局。同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法将其结果与改进的熵值法所求结果进行对比,发现2种方法结果具有一致性,但投影寻踪模型结果更科学合理,更加适合林业综合竞争力的统计测评,从而为中国省域林业综合竞争力统计测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12月份到2017年1月,为了厘清农业发展的动能、寻找新动能,我带领课题组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了劳动力、土地、农业机械和化肥的产出弹性。结果发现,其他几个要素的产出与惯常的认知基本一致,例如劳动力和化肥产出弹性为正向,也就是说劳动力和化肥投入越多,农业产出越多。然而,农业机械动力产出弹性却表现出了违背常理的情况:1994年之后,农业  相似文献   

14.
首先阐述了林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然后借助1990~2004年湖北省的林业数据,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湖北省林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得出林业中间消耗和各项物质投入对林业产出的弹性,并按弹性大小对林业各项物质投入的重要性进行了排序。研究结论是湖北省林业生产应该增加中间消耗的投入,并且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林地地力,实现林业的电气化和机械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林业利用外资情况的基础上,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基于2006~2015年中国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测算林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将其分成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建立回归模型,研究林业利用外资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林业TFP在总体上平稳发展,个别地区出现上升;28个省(市、自治区)的年均TFP增长率约为16.7%,效率变化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更大。FDI对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但不显著,FDI滞后一期对林业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对外开放水平对林业生产率的影响是正向且不显著的;金融发展水平与林业全要素生产率负相关。最后根据现实解释回归模型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差异及空间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和引入收敛性分析的方法,测算了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了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化趋势,以期深化对区域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认识和理解,为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及提高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⑴2004~2014年林业全要素生产率虽然出现一定的波动幅度,但整体呈上升趋势;⑵各区域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⑶除西藏、北京和青海3个区域外,其他区域的林业全要素生产率都呈增长趋势;⑷由于存在收敛性,各区域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以趋于同一水平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南方地区农业要素禀赋水平的空间分异与动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要素禀赋的空间分布差异有序推进农业要素禀赋结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农业生产结构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之一,也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迫切需要攻克的重要课题。[方法]基于熵权法测算1997—2015年南方地区15个省(市、区)农业要素禀赋指数,结合差异性指数与基于多组群计算的分异指数,分析了南方地区农业要素禀赋的空间分异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南方地区农业要素禀赋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区域相对优势进行了总体评价。[结果](1)南方地区农业要素禀赋水平自1997年以来略有上升,大部分省(市、区)的农业要素禀赋综合指数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态势;(2)农业要素禀赋优势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具有农业要素禀赋优势的省(市)包括沪、浙、苏、湘、鄂、粤等5省1市,其他省(市、区)则缺乏比较优势;(3)农业要素禀赋综合水平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异,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结构等要素禀赋则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分异,但是资本和技术的要素禀赋水平近年来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4)农业单要素禀赋还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性, 5类单要素禀赋的空间分布也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各要素禀赋内部则显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结论]应根据各省(市、区)农业要素禀赋水平选择适合的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解决林业效率低下等问题,亟须推动林业产业向全要素生产率支撑型模式转变。林业发展依靠投入要素驱动还是技术效率等其他因素驱动?文章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对南方集体林区林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分解,深入分析林业技术效率相关影响因素,通过索洛余值法测算了南方集体林区各因素对林业产业的贡献率,深入探索林业发展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南方集体林区资本和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均值分别为0.187和-0.480,研究区间资本要素贡献不断减少,劳动力要素贡献相对低下;资本和劳动力贡献率从研究初期占主导地位到2019年均为负值,而索洛余值为0.395,林业发展逐步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驱动。(2)南方集体林区林业技术效率整体水平低下(0.544),技术效率增长率(6.60%)略高于全国水平(5.95%)。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转移、乡镇林业工作站向量对南方集体林区林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年降水量向量产生显著负向影响。(3)南方集体林区林业全要素生产率(1.644)高于全国水平(1.533),林业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东、中、西部区域差异。文章提出建议:调整林业投入导向型机制,加大技术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林业技术效率,注重林业区域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19.
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2000~2014年内蒙古地区林业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对影响其技术效率水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林业生产活动中,劳动力投入是促进林业产出增加的主要因素,其弹性系数为0.797,其次为资本投入,其弹性系数为0.088,林业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2)2000~2014年间内蒙古地区林业平均技术效率为0.721,林业生产存在明显的技术效率损失,技术非有效性是引起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误差项的主要因素;(3)表示自然因素的4~10月平均气温及年平均降雨量对技术效率均有显著性影响,财政支林比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率及基层工作站人员文化程度对林业生产技术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内蒙古林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利用DEA方法对内蒙古国有林区C-D生产函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生产函数更能体现林业生产的特点和生产函数产出最大化的内涵;内蒙古国有林区实际生产中投入产出效率并未达到最优,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对产出的贡献并未发挥最大潜力;现实生产中,劳动力对产出的影响为负,经过优化后其弹性系数为正,说明劳动力对于提高林业产值的潜力改进空间很大;在以后的发展中应重点从提高劳动力素质或减少冗余劳动力,提高科技应用能力等方面出发,提高产出和改进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