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目的:动态分析闲置土地研究基本特征,挖掘闲置土地研究热点演进路径。研究方法: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闲置土地文献及其参考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1)自20世纪90年代始,闲置土地研究不断涌现,已成为土地利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闲置土地国际合作研究日益紧密,多学科交叉研究特征凸显;(3)从研究发展历程看,20世纪90年代闲置土地研究兴起时,研究主题为探讨闲置土地的不良社会经济影响;进入21世纪后,闲置土地综合治理成为研究热点;近5年来,生态改造研究主题倍受青睐。研究结论:闲置土地研究热度未来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生态治理研究将在今后一段时期成为本领域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中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20年来,国际国内的探索和实践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国际经验来看,供应链管理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器;从国内现实来看,国内农产品供需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倍受关注。面  相似文献   

3.
以林业经济学科核心期刊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考察1979至2019年期间中国林业经济学科知识基础与前沿热点的演进脉络,并反思当下学科发展的困境,探讨危中之机。研究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国内形成以北京林业大学等机构为主的科研基地。40年来林业经济的研究对象演变大致经历了关注森林资源利用为主,关注国有林场企业化改制应对"林业两危",重点关注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围绕集体林权制度及其配套制度的研究4个发展阶段。当下学界的研究重心转向生态文明、森林康养、国家公园等概念,方法上偏向计量模型分析。但整体来看学界研究仍存在圈子封闭与发文渠道缺乏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该主动地融入和吸纳跨学科的知识,紧跟国际林业经济研究的前沿,扩展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总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演进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后期的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末的正式确立阶段和21世纪初至今的发展完善阶段。在对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及特征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史为鉴,对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演进的基本启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业发展道路的研究”项目,荣获1993年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见《中国林业报》1993年12月21日第2版).这是我国林业经济学界的一大喜讯。林业发展道路的研究,一直是世界林业经济界关注的问题.近10多年来,这个问题也是我国林业改革与发展的焦点.为此,林业部将此项研究列为“七五”期间重点课题。这项研究自1985年开始至1990年结束,历时5年.这项课题的研究报告,在立足于我国国情、林情,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思想的基础上,从林业经营思想、林业发展战略两犬方面进行了重点探讨,提出了“林业分工论”、“木材培育论”和“林业产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末期,资产证券化首先在美国诞生,并很快成为该国资本市场上的一种重要工具.近十几年来,资产证券化又在欧洲、亚洲以及拉丁美洲地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中最具活力的金融产品,也成为我国近期金融领域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对年代际东北玉米冷害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主产区的东北地区产生显著影响,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作物冷害分析研究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方法]利用1981~2010年中国地面气温0.5°×0.5°格点数据集,以各年代东北玉米生长季(5~9月)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之和以及近30年(1981~2010年)各年代月平均气温之和距平等主要气象要素分析东北气候变化趋势,根据《北方春玉米冷害评估技术规范》(QX/T 167-2012)行业标准,进一步对1980s~2010s各年代各等级东北玉米冷害发生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和区划,结合有关东北历史冷害记载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东北玉米生长季气候趋暖明显,热量增加,近30年东北玉米各等级冷害发生年数、区域及频率都呈显著减少趋势,20世纪80年代东北几乎每年都有冷害发生,20世纪90年代为冷害发生转折点,年代后段(1996~2000年)冷害年数较前段(1991~1995年)明显减少,到21世纪10年代冷害年数进一步减少,轻度冷害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中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其发生频率也小(0.1~0.2次/年),中度及重度冷害只在局部发生,冷害的显著减少为东北玉米连续丰产增收创造了十分有利条件。[结论]气候变暖背景下,东北玉米冷害减少,但个别年份还发生重度以上冷害(如2002、2003、2009年),冷害发生仍具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浙江林业》2003,(12):40-4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营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全面推进,我市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开发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地调动,目前,全市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已达2742家,投资林业5.08亿元,经营林地面积4.05万亩。2002年林业行业社会总产值达到19.68亿元。  相似文献   

9.
论南方农村林业税费负担的形成机制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南方农村林区的林农负担问题由来已久,但真正成为林农与农村社会问题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南方集体林区全面改革。进入20世纪90年代,林业与林农社会负担问题显得更加严重,制约林业发展的力量超过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南方农村林业“三定”政策对林业发展的推动力,严重束缚着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理论上讲,农村林农负担问题已经不能从传统林业的产权理论中找到解决的答案,因为在我国林权制度已经趋于稳定,林权主体自由流转森林产权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也近完善。我国林区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20多年时间里,林业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作了许…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选取2000—2023年中国知网收录的有关“林业碳汇”的CSSCI、核心及CSCD期刊,对发文量、发文机构、文献作者群体和关键词进行知识图谱分析,探究21世纪中国林业碳汇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结果显示:在时间分布上,林业碳汇研究的演进经历了探索期(2000—2007年)、成长期(2008—2013年)、瓶颈期(2014—2020年)以及发展期(2021—2023年);在空间分布上,研究机构以农林类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在学者群体分布上,群体多但分布散,跨部门合作关系不突出,呈现“少聚集”现象;在主题分布上,我国林业碳汇领域的研究主要从“林业碳汇”“森林碳汇”“气候变化”“碳汇”“碳中和”“中国”等方面展开,研究较为丰富。因此,本文建议有关部门强化制度保障,做好顶层设计;完善计量方法,落实监测体系;加强交流协作,普及林业碳汇;创新林业碳汇金融,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相似文献   

11.
碳汇林业融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宰胜 《林业经济》2012,(2):19-23,32
针对碳汇林业投入不足的问题,借鉴传统林业融资方式,提出了构建碳汇林业融资机制,包括碳交易平台融资、商业贷款融资、产业投资基金融资、资本市场融资以及BOT系列项目融资等途径和方式,同时对融资项目风险进行了分析,并从财政补贴、政策性保险、林权配套改革和林产品市场等4个方面构建碳汇林业融资保障体系,以解决碳汇林业融资过程中的问题,以及为保障融资机制的有效运行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2.
基于浙江省林业厅的统计数据,研究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林权抵押贷款的现状。结果表明:林业金融资本不足是浙江省林业市场主体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作为融资工具的林权抵押贷款,存在着部门管理机制不健全、林地流转不畅通、保险机制不健全、评估机构专业化欠缺、担保机构不完善以及扶持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建议:提升发展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加强部门联动机制建设;完善林权抵押贷款的配套服务机构;加强林业产业政策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3.
森林资源培育业投融资改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资源培育能够获得多大程度发展,取决于森林培植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吸纳市场资金。针对当前森林资源培育资金需求额度巨大、所需贷款期限较长、林业贷款支持面窄等的状况,提出了财政扶农、木材税收调节、林业金融政策调节、区域差异投资政策调节等促进森林资源培育业的措施。并对育林基金的管理和使用以及政府在林业市场投融资运行中而采取的干预行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集体林业制度改革研究前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从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等6个方面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和政策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已有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宏观分析过多,中观、微观分析不足,存在以静态分析为主的倾向;大部分研究忽视了各项制度之间的逻辑关联和目标协同,同时还有研究目标定位不够清晰、研究内容与国家既定改革目标需求衔接不够紧密的现象;对未来集体林业经营模式、林业行政管理模式、公共财政支持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方式的争论还没有形成共识。因此,提出深化集体林业经营制度改革提升集体林业经营发展水平的若干前沿研究命题,以期为后续深化研究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浙江省丽水市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分析家庭禀赋对农户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需求及其额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户对贷款有需求;农户存在以中长期生产性借贷为主的潜在贷款需求特征;家庭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经济资本均是影响农户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需求的因素;公益林大户相对于公益林小户贷款需求意向更为强烈;家中发生大事、政府贴息、贷款期限、林权抵押贷款经历均对农户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需求和需求额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贷款用途限制对农户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需求和需求额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政府机构应鼓励各地加大贴息力度,为农户提供融资增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农户应注重自身资源禀赋的积累和利用,政府及各地基层、相关金融机构应加大金融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6.
林业收储在林权抵押贷款信用风险控制中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担保理论,通过实地考察福建省林业收储运作情况获取资料,基于控制林权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的视角研究林业收储的作用;指出林权是林权抵押贷款关键的信用风险因素,但是,存在安全性与流动性风险等问题;介绍了林业收储运作流程并讨论了林业收储控制林权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的路径,认为林业收储降低了抵押林权的真实性与变现性风险;指出林业收储存在过于依赖财政拨款、规模较小与缺乏合理的保值增值机制等局限性,林业收储无法从根本上化解林权抵押贷款中尚存在的抵押林权的安全性、流动性等风险;提出引入社会资本,建立政府财政收购机制,优化林权抵押贷款生态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3—2016年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林业局的面板数据,以林业总产值、森林管护面积、年末在岗职工人数作为衡量指标,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对国有林区改革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国有林区改革绩效具有促进效应,但产业结构升级速度过快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有林区改革绩效产生抑制效应;林业财政投资额对林业总产值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年末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对森林管护面积和年末在岗职工人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林业工作站数量对森林管护面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为推动国有林区改革工作顺利进展,重点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应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状况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以江西省赣州市油茶贷款项目为例,国家开发银行针对由于经营主体比较分散、规模较小实力较弱、项目自身盈利能力不足、抵押担保资源有限等问题,导致精准扶贫产业在对接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时面临难以直接承接贷款、缺乏充足的还款来源、信用结构难以搭建、无法达到贷款要求和条件,限制了社会资本和商业性金融的进入,使精准扶贫产业面临严重的融资困境,对支持精准扶贫产业的融资模式进行了创新:构建统贷和承贷平台,实行资金统贷统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补充项目还款来源;搭建项目信用结构,完善风险保障机制;根据项目资金需求,优化贷款产品结构,并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贷款项目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基于陕西省5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基础上,构建林农生计资本指标体系,运用多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林农生计资本对林地利用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不同类型的林农生计资本结构差异会影响其对林地利用方式的选择;第二,在林农林地利用方式的选择上,各生计资本要素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金融资本要素是改善林农生计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从林农生计资本要素出发,提出了鼓励林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加快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福建省非上市林业企业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及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智力资本对林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智力资本的3个维度人力、结构、关系资本对林业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创新能力在智力资本和林业企业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提出改善林业企业绩效的建议为:针对性加大对不同层级人力资本的投入;根据趋势完善结构资本的变革;选择优质的利益相关者开展合作;优化不同层次创新的平衡与落实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