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达木福牛产业是从2012年开始青海省海西州利用当地牦牛、柴达木黄牛遗传资源和引进安格斯等肉牛优良品种利用杂交方式来培育杂种肉牛的一种新型产业。主要是采取牧户、合作社及养殖企业繁育,3月龄犊牛由育肥企业订单收购集中育肥,屠宰加工企业屠宰、分级加工并销售的发展模式。笔者经调查现将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惠牧生态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养殖柴达木福牛的方法、成果做一总结,进一步对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以促进柴达木福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尹娟 《农业经济》2022,(4):15-17
农村绿色发展是协调农村地区生态资源优势与经济增长的重要选择,是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关键。其中,农村地区产业绿色化发展是实现农村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前,农村地区产业绿色化发展面临资源“闲置化”、农业“被边缘化”、从业者“职业化”水平较低、居民绿色环保意识薄弱等困境。对此,本文从统筹发展的视角出发,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以实现农村地区产业绿色化发展为目标,提出实现农业“现代化”、资源“高效化”、农民“职业化”、环境“生态宜居”以及提高居民绿色环保意识的现实路径,并从制度、人才和法治等角度提供保障措施,助力农村地区产业的绿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决定农业、农村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它既蕴含着形而上的"绿色发展"理念,也需要强大的绿色产业和技术的物质支撑,不仅表现为可视的宜产宜居的农村环境风貌,更是社会主义生态正义和生态公平的体现。构建多中心、全方位协同治理机制,不仅能够提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效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对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立足湖南省林业实际,通过"推动绿色大省向生态强省转型"专题调研,明晰了湖南省当前林业的发展现状。湖南是全世界同纬度地区的战略性生态屏障,是生态区位重要、生态指标领先的南方重点林区省份,林业在全省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湖南生态建设仍面临生态理念不够牢固、生态系统不够稳定、生态产业不够发达、生态供给不够丰富、生态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仍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绿色大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湖南省林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形成了助推生态强省建设的若干举措,即全面推进理念转变、重点转移、动能转换、治理转型,突出"森林调优、湿地提质、城乡添绿、产业增效、管服做精"的工作主题,为建设生态强省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我国围绕资源型地区转型常抓不懈,但资源型地区生态治理滞后,区域间发展失衡,区域内传统产业与新型产业“长短腿”现象严重,未形成和谐的区域经济体系,产业调整和空间格局优化始终是“两张皮”,导致生态空间恶化、生产空间拥挤、生活空间狭窄。而西部资源型地区由于资源种类繁多、品质各异,但产业链短、价值链低端,是中国资源型地区中资源开发利用最为复杂的地区。支持西部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补齐民生发展短板,确保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形成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构建尊重自然、发展绿色的生态体系,还自然以和谐、宁静、美丽。《基于包容性增长视域的西部资源型地区产业空间重构及协同发展研究》一书,在此背景下,以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立足于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和西部资源型地区因地制宜的产业布局新思路,总结了我国西部资源型地区转型历程的经验、教训,并基...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分析了西部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阐释了西部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的主要障碍因素。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本文从建立绿色国民账户和绿色GDP考核制度、建立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行政补偿制度、建立多元化的生态产业模式、建立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体系和监测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黄牛作为青海省本地土种黄牛,对当地农牧业经济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柴达木黄牛的开发利用也在逐步推进。为更好的发挥好地方土种牛的先天优势,利用好精液冷冻技术持续助力柴达木黄牛发展,既能迎合柴达木地区肉牛产业发展,又能做好品种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本文总结了过去几年有关柴达木黄牛遗传资源保护的工作进展,为以后其发展提供基础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绿色发展是湖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该省拥有发展绿色农业获取生态红利的禀赋,但也存在制约生态红利获取的短板。为了提高创造生态红利的能力,亟需完善治理体系来弥补发展的短板。[方法]文章通过对绿色农业、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等相关理论的梳理,归纳了绿色农业发展对该省的重要意义,总结了绿色农业发展的相关措施,并提炼了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五大短板,提出了进一步获取绿色红利的政策建议。[结果]该省在补齐绿色农业发展的短板中,需要构建七大体系:生态红利的理论体系、结构协调的供给体系、全面的政策支持体系,乡村环境治理体系、绿色科技支撑体系、绿色产业经营体系及监督管理体系,以获取更大的农业绿色发展红利。[结论]面对日益复杂的绿色农业发展环境,要构建创造生态红利的农业绿色发展的整体体系,单一的手段已不能满足发展需要,需从理论、结构、政策、环境、科技、产业、监管等多维度着手。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家发展已经由以往的"讲规模、求增长"进入了"讲绿色、求生态"阶段。绿色竞争、绿色发展是未来长期、重大发展战略。本文从绿色发展和空间治理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对生态治理、绿色发展的统筹作用,提出了建设"生态国土"、推进环境承载力评价和进行"生态经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与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逐步推进,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也逐步取得成效。但目前京津冀地区跨界生态环境问题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理机制,为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对立统一,应对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有必要通过加强跨界府际合作等手段,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问:如何实现牦牛产业的绿色发展?答:"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农牧业"是逐级分解、逻辑关系明确的三个层次,符合国内外对该地区发展的要求、趋势与同行认可,是现代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的立足点。"现代、高原、特色、生态"四个关键词清晰地描述了青海农牧业发展的边界与指向,发展方向一定要符合"绿色"的总体要求,其内涵是极其丰  相似文献   

12.
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沙漠治理了30年,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先后投入产业资金近300亿元,采用市场化的治沙理念,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治沙手段,系统化、规模化、科学化的治沙行动,将治沙、生态、产业和扶贫协同推进,形成了"党委政府政策性推动、企业规模化产业化治沙、社会和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技术和机制持续化创新、发展成果全社会共享"的"亿利库布其治沙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仪征立足“卫星城”定位,做活绿色、生态文章,走城郊型农业之路。为切实有效组织实施好城郊型农业发展战略,充分体现城郊型农业的生态特性和绿色特点,我市将流域治理、结构调整、生态建设、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坚持“四位一体”整体联动,从而逐步实现环境治理、生态改善和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目标。 一、抓好流域治理,做好综合开发 仪征属宁镇扬低岗丘陵区,地形起伏大,岗冲交错,54条小流域占到中后山区总面积的68.7%。抓  相似文献   

14.
该文结合生态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的伊犁河谷地区的农业基本情况及发展绿色产业的优势,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等方法,借助现代管理技术,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科学规划原则和政府服务原则,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重点推进绿色种植业、绿色设施农业、绿色畜牧业、绿色林业、绿色旅游观光农业、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和绿色保鲜储运业支柱产业,将伊犁河谷建设成为我国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基地,实现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推动伊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生态城镇化是传统城镇化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生态城镇化的人口迁移子系统、产业演化子系统以及生态承载力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演化机理,认为人口迁移与产业生态化的协调发展为生态城镇化实施提供了保障。[方法]运用Vensim PLE软件绘制人口迁移子系统、产业子系统与生态承载力子系统之间的因果反馈图,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基于江苏省2012—2015年城镇化数据检验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结果](1)江苏省工业化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其产业城镇化进程,推动实现较高的人口城镇化率,产业与人口城镇化协同效应显著;(2)但是面临着生态用地规模逐渐下降,工业与城镇废水大量排放等问题,生态治理任务非常紧迫。[结论]产业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政策约束是保障生态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基础,生态城镇化发展转型是必然趋势。建议:(1)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2)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协调发展;(3)提高生态治理投入水平,改善生态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刘璐 《山西农经》2023,(21):181-183+192
绿色是乡村的底色,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成为必然趋势。文章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强调绿色金融的绿色生态导向、经济发展双重功能和赋能乡村振兴的独特优势,并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体要求出发,分析了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而生态新农庄就是载体和平台。生态新农庄以其低碳环保的绿色发展理念,创新的农业产业模式和优化的空间布局,集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体验于一体,将会实现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治理方式的全方位变革。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垦区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文化等资源,发展绿色生命健康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以发展绿色农业为切入点,围绕绿色生命健康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展开论述,分析垦区建立绿色生命健康产业的机遇、资源优势和产业保障,旨在为垦区的绿色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十四五”时期民族地区面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任务。生态减贫源于以“两山”理念为根本遵循的脱贫攻坚实践,逐渐实现了生态、产业与社会的三维协调发展路径,形成了生态减贫的实践逻辑。这三个维度的失衡是实践中生态保护激励不足、生态产业质量不高、脱贫可持续不强等现实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后脱贫时代民族地区需要继续推进这三个维度的机制优化,更好地发挥生态减贫的生态、产业与社会效益,助力民族地区全面绿色转型与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20.
美丽乡村建设是当前我国重要战略目标,产业结构高度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推动农村绿色产业升级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关键。文章基于环境规制理论和现代创新理论,结合国内外专家观点提出假设并构建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水环境治理和自主创新对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作用,探究了水环境治理下农村绿色产业升级的机理,检验了农村绿色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