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的林业基金制度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林业基金制度历史回顾 建国后,我国首次提出林业基金制度是在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国家林业基金制度.要把国家的林业投资、财政拨款、银行贷款、按照规定提取的育林基金和更改资金,列入林业基金,由中央和地方林业部门按规定权限分级管理,专款专用,年终结余允许跨年度使用".1985年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六条第五款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建立国家林业基金制度".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中央级和省级林业基金制度,把林业基金规定为林业主管部门用于发展林业的专项资金,实行"以林养林".中央级林业基金的来源是:林业基本建设投资中的造林投资部分;世界银行拟提供的林业部门贷款;适当利用林业项目和森工企业多种经营贴息贷款;从大兴安岭过火木收益中提取一部分资金,从林业部直属森工企业(包括森工供销企业)包干结余中提取一部分资金;其他方面筹集的资金.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的林业基金制度及存在问题(一)我国林业基金制度历史回顾建国后,我国首次提出林业基金制度是在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国家林业基金制度。要把国家的林业投资、财政拨款、银行贷款、按照规定提取的育林基金和更改资金,列入林业基金,由中央和地方林业部门按规定权限分级管理,专款专用,年终结余允许跨年度使用”。1985年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六条第五款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建立国家林业基金制度”。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中央级和省级林业基金制度,…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林业一直为社会提供着“免费午餐”:个人或集体种树,大家获得收益——每个人都享受着山川秀美,而造林者的付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挫伤了造林者的积极性。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有助于激发造林者的积极性,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林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从2004年起,我国每年拿出20亿元,对4亿亩国家重点公益林进行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补偿范围为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国家重点公益林中的有林地以及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疏林地、灌木林地、灌丛地。还有一些经济发达省份也建立了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改善生…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集体林区产权改革一些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集体林产权改革必须尊重历史,尊重广大基本群众对土地和民生的基本诉求,切实维护他们对土地的基本权力,核心是公平,而不是效率,效率上的改革企图只能在局部成功。新一轮林业产权改革没有触及林业行政和政府服务体系的改革。建议:尽快彻底取消林业税费;加强林业产权制度、基层森林管理模式、利益分配机制的综合研究和试验;林业部门主动放弃“森林”和“环境”等主导名词,而代替为“林农”“、林业”和“林区“”三林问题”新的话语;用以购买农民的森林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寻求少数林区作为改革试点,探索林区社会福利事业生态路径和管理模式,探索集体林区森林国有化改革的道路;寻求多样化、有弹性的林业改革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物权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林业改革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分析了《物权法》对林业改革提供的法律保障、对林业发展提供的新的空间,并对《物权法》实施后林业部门应着重考虑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特殊林木的范围及延长期限有待明确,森林、林木和林地统一登记后林权证的法律地位,由谁代表国家履行国有林业企业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益需进一步明确;尽快研究征占用集体林地的林地补偿费标准。  相似文献   

6.
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与林地可持续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6个省3000个样本农户的问卷调查判断:我国农户拥有的林地面积普遍很小,且林业收入的增长完全来自于国家财政补贴,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寻找激励林农可持续经营管理林业的有效措施。在此前提下,通过对国内农地产权制度稳定性、农民对土地投资及农业劳动生产率三者之间关系的讨论,以及对国际林业政策40年变迁及联合森林论坛、森林欧洲等林业可持续管理体系的介绍,进而对我国有关集体林业的财政、税收、贷款及森林保险政策绩效作出评价;最后借鉴发达国家林业基金税收、生态效益补偿、森林保险、森林采伐等政策,寻找中国集体林业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些省启动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但被林业部门发文叫停.实际上,在很多地方,林业、国土两个部门在林地登记发证中时常发生争执,林业部门认为林地是林业部门的管理范围,林地的登记发证是林业部门的职责.笔者认为,林地和地面附着物森林、林木等不动产都应由国土部门统一登记. 争端源于法律的冲突 《森林法》、《土地管理法》两部法律规定存在矛盾,在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范围内的集体所有的土地,林业、国土两个部门都可以登记发证,必然造成林业、国土部门业务管理的交叉,导致土地登记的重叠.  相似文献   

8.
一、充分认识林业计财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过去的一年,是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起步之年.各级林业计划财务部门紧紧围绕国家林业局关于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总体部署,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各项工作成效显著:继续保持了林业投入规模的高位运行.中央级林业投入达到557亿元:<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得到国务院批复并正式印发,工程总投资99.84亿元:为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国家再延长一个补助周期继续向退耕农户安排补助资金,同时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中央财政为此将新增投入2 066亿元;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国家补助标准得到提高:会同9个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林业产业政策要点>,体现了林业产业发展的内涵和目标、发展方式、管理新机制和扶持政策等方面的重大突破:修改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将原办法中中央财政只对有林地实施补偿扩大到对所有林业用地,从而将1.8亿亩非有林地纳入了补偿范围,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安排15.78亿元(每亩1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经费,用于先行开展林改的14个省(区)的林改工作:首次争取5 000万元林业救灾财政资金,用于解决林业部门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林业外资外贸、国际森林资源互利合作、林业统计信息工作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集体林区产权改革诸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体林产权改革必须尊重历史,尊重广大基本群众对土地和民生的基本诉求,切实维护他们对土地基本的权力,核心是公平,而不是效率,效率上的改革企图只能在局部成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次改革目标是有限的。为此提出了4点建议:(1)尽快彻底取消林业税费。(2)加强林业产权制度、基层森林管理模式、利益分配机制的综合研究和试验。(3)林业部门主动放弃“森林”和“环境”等主导名词,而代替为“林农”、“林业”和“林区”“三林问题”新的话语。寻求少数林区作为改革试点,探索林区社会福利事业生成路径和管理模式,用以购买农民的森林所有权和林地的使用权,探索集体林区森林国有化改革的道路。(4)寻求多样化、有弹性的林业改革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林地使用权流转情况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了解湖北省林地流转现状,2002年3~6月,湖北省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林地使用权流转(以下简称林地流转)专题调研。通过调查,得到三点基本结论:一是湖北省林地流转发展势头强劲,效果显著。潜力巨大;二是林地流转亟待相应的政策支撑和法律规范,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三是林地流转给各级林业部门改进工作方法、加强资源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实验方案和调查问卷,运用相关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详细分析得出:(1)林农参与林业碳汇项目意愿的主要决定因素有:无林地面积、林农与林业部门的关系以及林农与集体组织的关系。(2)在林农与林业部门的关系中,相比于松散的关系,紧密的关系将激发林农更强的参与意愿;高信任和高支持的农户有更强的参与意愿;林农对林业部门的信任起正向调节作用,但是林农对林业部门的支持在0.1的置信水平上不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3)在林农与集体组织的关系中,相比于松散的关系,紧密的关系将激发林农更强的参与意愿;高支持农户有更强的参与意愿,但是信任程度并非林农参与意愿的主要决定因素;林农对林业部门集体组织的支持起正向调节作用,林农对集体组织的信任在0.1的置信水平上不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4)林业部门提供的政策信息、技术越可靠,林农的林业碳汇项目参与意愿越高,集体组织的互帮互助特性越突出、信息公开程度越高,林农的参与意愿越高。最后,文章提出了政策建议:加强无林地基础数据的管理、增加林业技术人员与林农的沟通以及强化集体组织的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2.
搜集大量相关文献,分析比较了世界各国学者在林业政策方面进行的研究,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林业政策的特点,就林业政策的制定、检验、评估的相关研究以及在森林管理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社区森林模式、REDD机制和可持续森林管理理念进行了综述,最后阐述了少量学者在林业政策理论方面所做的研究。通过综述发现,对林业政策的评估与检验未形成有代表性的方法,对林业政策在实施环节的问题亦缺乏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 利用外资是解决林业资金不足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试图对林业部门引入外资及使用外资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一、林业引进外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依据我国到本世纪末林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全国森林覆盖率要从1980年的12%提高到20%,即森林面积要从18亿亩扩大到29亿亩,净增11亿亩。如桌每亩营林成本平均按150元人民币计算,就需要资金1650亿元。而国家从1952年至1982年的三十年间,拨给林业部门的营  相似文献   

14.
林业肩负着供应林木产品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为了从资金上保证森林采伐、迹地更新和造林、育林、护林的需要,在当前国家财政经济困难时期,迫切需要地方积极筹集林业资金。就如何更多、更好地筹集和管理好林业资金谈以下认识:一、如何更多更好地筹莫林业资金,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用好用足林业政策林业部门在木、竹材及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收取一定比例的育林费、维简费、护林费、林保费等资金,这些林业资金是国家给予林业部门的特定政策,是由于林业生产投入大、周期性长、见效慢以及森林是有公益性等特点决定的,也…  相似文献   

15.
<正>林地是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森林赖以生存的条件。作为资产,林地资产是森林资源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木生产的基础,是林木生产成本的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我国林地一直未能作为资产入账,主要原因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所有权禁止买卖,使用权可以转让。我国国有林场和集体林场等林业部门的经营用林地大部分是无偿取得的,林地初始价值即林地使用权价值无从确认,且林地的无偿使用及对林地资产的会  相似文献   

16.
建立林业基金制度是国家多年来提出的发展林业的一项经济扶持政策。早在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为了迅速扭转林业面临的严重局面,坚决制止乱砍滥伐,切实保护现有森林,严格控制采伐,降低资源消耗,进一步落实林业产业政策,正式发布了《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文件明确规定,“建立国家林业基金制度,要把国家的林业投资,财政拨款,银行贷款,按照规定提取的育林基金和更改资金,列入林业基金,由中央和地方林业部门,按规定权限,分级管理,专款专用,年终结余允许跨年度使用。各地每年要尽可能从地方财政中,拿出一…  相似文献   

17.
《浙江林业》2016,(4):48-49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全面实施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的意见》(浙委发〔2014〕26号)精神,根据《关于推进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人家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林产〔2015〕66号)要求,在各地自愿申报,市、县(市、区)林业部门审核推荐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评审,经厅长办公会审议同意,现公布森林特色小镇第一批创建名单、森林人家特色村第一批命名和培育名单。  相似文献   

18.
<正> 目前,在我国南北方主要林区已开展了对森林威胁最大的火灾保险试点工作。形式有四种:(1)保险公司主办,林业部门代理;(2)林业和保险部门两家共保,责任和利益共同分担;(3)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林业部门开展与森林保护相结合的森林灾害赔付制度;(4)农村互助性质的林木合作保险。四种形式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分散灾害的社会经济力量范围不同和强化森林保护的机制不同。南方集体林区对此应作何选择?经济核算、资金  相似文献   

19.
<正>财税[2015]1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林业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林业局,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由占用征收林地的建设单位依法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是促进节约集约利用林地、培育和恢复森林植被、实现森林植被占补平衡的一项重要制度保障。2002年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印发《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  相似文献   

20.
把握林业发展趋势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林业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民生改善及其他自然资源和土地利用方式的相互关系,指出在成熟的社会经济形态中,生态林业具有广阔发展潜力;传统林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从长期看趋于降低,但绿色经济前景广阔;林地与耕地、畜牧业用地等农用地之间的竞争一直存在,从长期看,林地将趋于增加。尽管森林、林产品以及森林相关的生态系统服务必不可少,但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存在着比林地更迫切的土地需求,这是政策制定者必须面对的悖论,也使以景观、生态系统等更加综合的土地管理成为趋势。建议超前布局城镇化过程中的森林和绿地,发展林业绿色产业,加强林业环境核算和森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