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税发[2003]45号文件.对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调整的若干所得税政策作了进一步明确,即自2003年1月1日起,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并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计缴企业所得税。企业取得的捐赠收入金额较大,并入一个纳税年度缴纳确有困难,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  相似文献   

2.
国税发[2003]45号文件,对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调整的若干所得税政策作了进一步明确,即自2003年1月1日起,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并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计缴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3.
按照现行税法和会计制度规定,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全部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应按"待转资产价值"科目的账面余额,借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或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  相似文献   

4.
按照现行税法和会计制度规定,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全部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应按“待转资产价值”科目的账面余额,借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或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与现行所得税  相似文献   

5.
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会遇到接受捐赠的情况,企业由于接受捐赠而获得了该项资产的所有权,但因此而导致的资产增加并非是企业正常的经营所得,因此企业接受捐赠取得的资产,不应作为企业的一项收益,而应作为所者者权益的增加处理。虽然会计上不作收益处理,但根据税法规定,该接受捐赠资产却需要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本文就此问题作一探讨。一、接受货币资产捐赠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对于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原税法规定分两种情况处理:内资企业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直接计入资本公积;外商投资企业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计算缴纳所得税,其差额计入…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评估增值有关所得税处理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规定,“纳税人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不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出售该资产或清算时,若出售或清算价格低于接受捐赠时的实物价格,应以接受捐赠时的实物价格计...  相似文献   

7.
从2005年1月1日起,我国小企业会计核算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该制度新设置了“待转资产价值”科目,用于核算小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价值,其目的是简化会计核算,并与小企业所得税采用的应付税款法相适应.《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接受捐赠资产通过“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在“待转资产价值”科目下设“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和“接受非货币性资产价值”两个明细科目,用于核算接受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接受捐赠资产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接受捐赠时的账务处理;二是期末结转待转接受捐赠资产价值的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8.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写的《中级会计实务》一书中,对于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账务处理是:企业接受的现金捐赠,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资产转入”科目;企业接受实物资产捐赠,借记“固定资产”、“原材料”等科目,贷记“资本公积金———接受捐赠实物资产”科目;企业出售或清算该项捐赠的实物资产,除按现行处置资产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外,还应将原来计入资本公积金的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转入营业外收入,借记“资本公积金———接受捐赠实物资产”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资产转…  相似文献   

9.
捐赠是指其他单位或个人无偿给予企业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小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有时会遇到接受捐赠的情况,企业由于接受捐赠而获得了该项资产的所有权,但因此而导致的资产增加并非是企业正常的经营所得,因此小企业接受捐赠取得的资产,不应作为企业的一项收益,而应作为所  相似文献   

10.
《农村财务会计》2004,(6):11-15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价值恢复的处理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价值得以恢复,因资产价值恢复而转回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应计入当期损益,并增加企业的利润总额;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已提取减值、跌价或坏账准备的资产,如果在纳税申报时已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因价值恢复而转回的减值准备应允许企业进行纳税调整,即原计提减值准备时已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在价值恢复时,因价值恢复而增加当期利润总额的金额,不计入恢复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1.纳税调整金额的计算对于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因价值恢复产生的纳…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对外交往和横向联合业务的频繁发生,乡镇企业接受捐赠的财产逐渐增加。笔者在清产核资和财会辅导中发现,这种额外收进的资产往往被遗漏,甚至流失,应当引起重视,将其纳入集体资产的管理之中,进行会计核算。现把笔者学习的粗浅体会,对捐赠信息简介如下:捐赠是捐赠方出于各种考虑给企业的一种无偿赠与。捐赠人捐赠资产就其行为而论,是一种对企业的投入资金行为,但捐赠人不是企业所有者。因为捐赠人的投资不谋求对企业的权力和承担责任,所以这种投资形成了企业的投资各方所共有的财产“资本公积”,接受捐赠…  相似文献   

12.
一、对外捐赠的会计确认与记录企业因捐赠而引起经济资源的减少,不属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正常耗费,也不会引起收益的增加。根据配比原则,不能计入成本费用中。但属于企业为了一定的目的或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一种支出,是企业持续经营下发生的非经常性耗费,只是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而已,而不是企业净资产的分配行为。所以对外捐赠引起的资产减少额应在当期的经营收益中予以扣除,计入“营业外支出”。根据《国际会计准则》12号,“某些捐赠在确定纳税所得时不允许扣除,但在计算会计收益时可以扣除”;我国现行财务制度和《所…  相似文献   

13.
一、时间性差异及其类型时间性差异是指在某一会计期间,由于某些收入和支出项目计入会计利润与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不一致而产生的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或若干会计期间,但在以后的一期或若干期内将转回。其产生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税法规定的收入与费用的归属期不同于会计制度规定的收入与费用的归属期;二是税法允许企业在申报所得税时采用不同于确定利润总额的会计方法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就理论上而言,时间性差异可分为以下二种:即某些收入按会计法规规定计入会计利润的期间,要迟于或早于按税…  相似文献   

14.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种非经常性的特殊交易行为,是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非货币性资产是相对于货币性资产而言的。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相似文献   

15.
企业所得税会计是基于财务会计与税收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目的而产生的,其主要内容是研究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本文对所得税会计理论及核算方法作些浅析。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境内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它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重要手段。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依据是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人在每一纳税年度取得的收入总额减去税法准予扣除的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其中收入总额包括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利息收入、租赁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纳税行为,结合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特点,国家税务总局(2003)83号《关于房地产开发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及浙地税发(2003)132号文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采取预售方式销售开发产品的,其在2003年7月1日后取得的预售收入,应先按规定的利润率计算出预计营业利润额,再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统一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待开发产品完工时再进行结算调整;在2003年7月1日前发生的预售收入,暂不按上述规定确认应税收入,待其按规定结转销售收入时,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为便于计算预缴税…  相似文献   

17.
资产减值准备涉及的所得税会计核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取得的各项资产,应当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准确地进行计价,定期或者于每年末,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由于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所产生费用的确认时间会计制度规定和税法规定存在着差异,导致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不相等,在计算应交所得税和确认所得税费用时需要调整并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现将有关会计核算方法概述如下: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当期的所得税会计核算1.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2.税法规定:除另有规定外,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在企业…  相似文献   

18.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项会计要素,可以归纳为资产负债表要素和损益表要素两大类。损益表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及利润三项,是会计对象的动态表现,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得、所耗及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企业的目标是从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取收入,实现盈利。企业在取得收入时,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费用。企业通过收入与费用的核算,确定当期的利润,其计算公式是,收入-费用=利润。三要素的内容通常用图一表示:上图所列内容,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深对:1.产品制造成本是不是会计要来意义上的“费用”目前,普遍认为,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企业经营方式的不断变化,包括资产置换、股权交换在内的非货币性交易越来越多。所谓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资产进行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补价)。可见,企业发生非货币性交易,并不意味着不涉及任何货币性资产。现就涉及非货币性资产(补价)与否,展开两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社会性收支》总说明规定:“企业应当在社会性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其初始人账价值一次性确认为当期社会性支出,并增加社会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固定资产折旧的最短年限为:(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业务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由于会计和税法在确认社会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所依据不同的理论及不同的法规,由此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利润总额不等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企业一定时期应交的所得税通常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现行所得税率计算的结果,而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则根据所采用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不同而有所区别。农业企业按照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将社会性固定资产初始入账价值一次性确认为当期社会性支出,即一次性提足折旧与税法分年限计提折旧所产生的差异,是由于对累计折旧确认的时间不同所形成的差异,它应属于时间性差异。该差异在农业企业一次性计提折旧的当期从利润总额中扣除,但不得从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下面举例说明农业企业执行《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社会性收支》,由于采用不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对农业企业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