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诗歌翻译一直在翻译界存在着可译不可译的争论,文章着眼于对诗歌的可译性,从流行的两种翻译理论的对比着手,结合物理学关于能量动态守恒的基本规律,对诗歌本身所蕴涵的能量在翻译过程中的动态守恒性来分析。试图从中探索出诗歌各要素蕴含的不同变量在翻译过程中所达到的整体平衡性。让用不同理论指导下分析的诗歌翻译都能找到一个归结点,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上给诗歌的可译性打开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诗歌翻译一向是翻译中的难题, "形"、"神"兼备的原则可说对诗歌翻译有特殊意义.唐朝杜牧的<清明>诗,诗意悠远,清新明快,传诵千古,当代不少翻译名家都曾翻译此诗.本文将从诗歌翻译的原则出发.对<清明>诗的几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牧童"与"行人"的译法,以祈对更好地翻译此诗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在严复“信达雅”的基础上提出译者在翻译中应负的责任。本文从林语堂提出的译者责任角度出发,通过两音翻译标准比较,探讨林语堂和严复翻译理论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诗歌的情感的准确传递往往是决定诗歌译作是否成功的关健因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诗歌翻译难于诗歌创作.该文从文本、作者和译者出发,探讨了诗歌翻译中影响情感传译的主要因素及随之产生的美学效果,进一步论证了情感传译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严羽诗歌理论的核心——“妙悟说”和“兴趣说”的分析。认为严羽的诗歌理论是一个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比较完整的体系。从创作主体方面看,《沧》以“妙悟说”为核心,对创作主体的本质及其创作过程中思维活动的特质等作了言简意赅的阐述;从作品方面看,《沧》以“兴趣说”为核心,对诗的本体构成,诗的语言特质,诗的品评标准,作了提纲挈领的揭示。而这两个方面的逻辑连接点,则是严羽关于诗的本体的看法:“诗者,吟咏性情也。”  相似文献   

6.
随着翻译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翻译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因为陈旧的翻译概念、孤立的学科意识、僵化的练习、教师的“一言堂”等传统的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难以适应21世纪的翻译教学。在这种形式下,翻译教学新理念——比较翻译法应运而生。本文着重从比较翻译的必要性,比较翻译法的内容含意,实施目的,具体实施及评价标准五个方面对这种新的翻译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7.
王洁 《商》2015,(4):195
1.引言随着由派拉蒙影业公司和华纳兄弟公司联合发行,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乔纳森·诺兰编剧影片Interstellar(《星际穿越》)2014年11月12日在中国大陆的上映,无数观众的眼光聚焦到了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这首诗上,由此引发了就这首诗歌翻译的热潮。这首诗的创作初衷是为了勉励诗人年迈的父亲在步入暮年,面对死亡时不能屈服,要有大无畏的精神。本文将对这首诗歌的两个中译文版本进行对比赏析,深度欣赏这一经典作品的汉译版本。2.赏析在诗歌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的众多汉译版本中,本文选取了其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版本,分别是翻译风格偏直译的,由翻译家巫宁坤翻译的版本和风格偏意译的,音乐人高晓松翻译的版本。巫译版本的翻译思想符合格律移植派的翻译理念:“诗是内容与形式高度  相似文献   

8.
商业广告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价值属性,仅靠“忠实”“对等”的翻译标准无法最大化满足广告翻译的功效。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究商业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和翻译特殊性。从功能角度出发,结合目的论三原则提出了顺译、转译和直译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为广告英语翻译提供了新的角度和目标,最大化实现商业广告英语翻译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诗歌的翻译不仅仅是把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而是把一种语言的诗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诗,在不影响内容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使译文具有一定的诗歌格律,即“以诗译诗”,体现诗歌的节奏和音韵。  相似文献   

10.
潘洋 《商》2013,(9Z):297-298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的两种主要策略,对这两种策略的选择历来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从探究中国“龙”翻译成“dragón”是否合适出发,主要从汉语俗语的西译入手来浅析这两种策略在汉西翻译中的运用,以期对翻译工作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诗歌是中国文学艺术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引导学生欣赏诗歌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欣赏诗歌可以让学生热爱古诗、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音乐相结合,从双维的角度感受诗歌的艺术芙、有感情的诵读、品“诗眼”、“知人论世”、善于对比。教元定法,只要我们根据诗歌的具体情况及学生情况,灵活的选用,在以上几点的基础上自由创造。一定能让学生从更深的层面上感受到诗歌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2.
覃思 《科技转让集锦》2008,(12):144-145
余光中的两首爱伦坡诗的汉译选段,有其"诗人译诗"的特殊性和其"以顿代步"的英诗翻译思想。这是两首非常优秀的译文,无论是在传达原文的格式韵律、还是原文的语言和风格方面,都做到面面俱到,达到了形似神似的境界。另外,这两首诗都是爱伦坡的名作,以其繁复而严格的用韵出名,同时在诗歌的意境和语言上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美。这样的诗歌是最难翻译的,但从译例可以看到,虽难,却不是不可译。这些优秀译文都充分反驳了"诗歌不可译论"。同时也证实了余光中本人的"以顿代步"的诗歌翻译思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东方快车3000》无论从功能、易用性,兼容性、系统资源占用率等都比之前版本有了较大改变,还实现了多个独家首创的功能,像首创“全自动智能汉化翻译”、“专业网络翻译引擎”、“3引擎翻译”,“多个词库同时使用”、“汉化包、词库网上更新”等功能,是一个不错的内码转换软件。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围绕“双碳”目标进行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双碳”技术文本的翻译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理论,结合COCA语料库,从语义、语篇两个层面对此类文本的翻译方法进行探索,从语义的角度,对行业的专业术语进行准确把握;语篇层面,注重目标文本的句式特点与篇章结构,符合目标语行业表达习惯,从而达到满足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华商》2014,(13):80-80
2014年8月11日下午,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选结果在京揭晓,我省作家王跃文的中篇小说《漫水》从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该奖。 每4年评选一次的鲁迅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的文学奖项,它与茅盾文学奖,共同构成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本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共分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文学翻译等七大类,经过近半年的广泛推荐和严格评审,每一类别最终有5人获奖。  相似文献   

16.
从目的论的角度看商标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商标翻译越来越重要。商标翻译显著的商业目的决定了其特殊性,传统“忠实”、“等值”的翻译标准已无法适应商标翻译的灵活性。无法解释商标翻译中必要的增删或改写等现象。翻译目的论提出将翻译视作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将译文的预期目的置于翻译的首要位置,为商标的灵活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商标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翻译未必是“关于人的”(man—oriented)翻译,但翻译一定是“人为的”(man-performed)翻译。人是一切哲学研究的最高核心,故研究译者主体性(subjectivity),需以人的主体性哲学探讨为前提。尽管“主体性”概念本身争执不已,本文以能动性、创造性与自主性为三大研究主线,相应地尝试探讨翻译行径中译者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可证伪度”是波普尔在“确认度”和“逼真度”两个理论评价标准之前提出的第一个评价标准。这个评价标准是波普尔在早期著作《研究的逻辑》中提出的。可证伪性作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它有助于科学家转换思维模式,有利于科学家提出新的问题和建构新的理论,打破了人们对证实主义的顶礼膜拜。从证伪性提出的原因、内容及证伪性的影响三个方面来认识波普尔的可证伪性。  相似文献   

19.
美学是研究美和品位所构成哲学的一个分支,而翻译理论与美学的联姻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翻译理论这一独特亮丽的风景线。诗歌英译要在严格的中文古诗词平仄和韵律的要求下,将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和美感传达出来。因此,许渊冲先生提出"三美"原则,即"音美"、"意美"、"形美"。唐诗因其整齐精练的形式、规则和谐的韵律、丰富深刻的意境而享有"美的艺术"的盛誉。李白是代表盛唐文化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语言清新飘逸,音韵和谐自然,豪迈奔放中又不失浪漫色彩。文章以许渊冲英译诗《行路难》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对李白诗歌《行路难》的翻译方法进行研究,探究"三美"原则在翻译实践中是如何体现和运用的,从而证明"三美"原则对中国古诗英译的翻译实践活动具有实用价值,得出中国古代诗歌翻译的艺术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的结论,为共享中国古诗之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浩瀚的译论中,对于翻译标准百家争鸣,什么是好的译本,个人的观点不一。古有多雷提出的“五条原则”来强调译文要做到自然优美。有泰特勒的“三条通用法则”来界定好的翻译。要求译文要做到流畅和优美。也有严复的“信达雅”三标准,傅雷的“神似”论,钱钟书的“人于化境”,奈达的“动态对等.功能对等”,他们都把译文与原文的和谐统一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