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品牌》2015,(11)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变化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传统建筑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筑设计开始步入绿色建筑设计的新阶段,至此我们开始不断探索绿色建筑的条件、原则及核心点等。文章首先对绿色建筑设计概念及结构特征做简单阐述,从根本上了解绿色建筑,接着介绍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明白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标准,最后分析绿色建筑中应注意的设计要点,体会其中一些重要因素,力争为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进步略尽绵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黎  张童童 《市场周刊》2020,(19):0164-0164,0186
为了更好地践行我国的绿色发展理念,我国建筑业在不断地更新观念,逐渐关注绿色节约型建筑的设计。发展绿色建筑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更好的生活,让绿色建筑能够充分的利用每一寸土地,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让建筑设计更加优美、舒适,所以,绿色建筑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要在建筑中认真的落实绿色、节约等设计理念,从而推动我国建筑市场的健康、平稳、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代绿色经济理念以持续、和谐为目标,而建筑经济在融入绿色环保理念后,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完善,包括施工过程、施工技术,这样才能达到绿色经济理念下的持续性发展要求。目前来看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面对能源枯竭与生态污染的困境,加上建筑行业本身属于能耗较大的产业,所以在建筑施工中应做好节能降耗,减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破坏。文章对绿色经济理念下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分析,通过施工管理优化、建筑设计优化,真正落实绿色经济,助力我国建筑经济长效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绿色建筑设计概念以及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实施,提出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并严格落实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案策略,从而推进医院建筑与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的自然融合,提高医院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达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形态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环境、健康等诸多因素的迫切要求,绿色建筑正在迅速发展,在建筑领域里,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发展绿色建筑。本文就如何做好绿色建筑设计工作进行分析,探讨设计美化生活环境,营造景观空间,不断改善我国人居环境,提升全民幸福感,最终实现建筑的低碳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6.
建筑环境的绿色方案应该是一个建筑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本文主要就绿色办公建筑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以期能够促进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和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7.
余晖  石桉豪 《市场周刊》2020,(14):0187-0187
现如今我国科技水平飞速提高,带动着经济以及各种产业也开始发展起来。在建筑行业中,人们也从最初的只看重建筑的质量,到现在追求更加绿色环保。对于绿色建筑来说,由于它有着很好的社会影响,所以自从兴起也慢慢受到了大家的推崇。文章将阐述在如今的建筑设计中如何加入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并分析可行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业属于高能耗的产业,当务之急要对我国的建筑实行绿色节能建设规划,绿色节能建筑规划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举措。建筑设计一定要要做好整体的规划。做到合理布局使建筑物的能耗不断降低,最终减少能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9.
我国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严重短缺,且实际利用效率较低,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建筑尽可能少的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发展节能与环保的绿色建筑刻不容缓。文章以绿色建筑节能的特点为切入点,重点从节能角度分析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指出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居住环境的气候条件,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应用环保节能材料和高新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西部城市面临西部大开发这一难得机遇,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物流过程的绿色化、有利于城市资源回收、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等三方面综合分析了绿色物流对生态城市的支持,探讨了西部城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并从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强化宏观物流规划与管理、改善传统物流作业方式、提高全民意识加强企业自律等四方面提出了建设城市绿色物流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超艳 《中国市场》2022,(21):103-105
新时代各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技术变革,现代企业更加重视高级经济师主导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依照当前国内市场发展的水平,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需要融合信息化互联网产业,转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人才发展作为市场驱动力,调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综合发展优势,拓展市场核心资源。而高级经济师需要从各类企业经济活动中开发可用的资源,加强对企业综合运营管理的关注。文章从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发展进行分析,说明了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时代高级经济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应用的战略与方法,旨在为现代企业提供具体的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使得我国产业经济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对我国实际的区域经济发展状态进行分析可见,一些发展迅猛的典型城市通过对自身区域产业经济的合理有效利用,进而不断推动自身进行了快速的发展。如何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带来的政策优势进行高效利用,进而在对产业经济发展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促进城市的进步发展是所探讨的主要问题。鉴于此,通过对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经济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产业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相应阐述了产业经济对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经济结构体系的改革三个方面的促进作用,以期为产业经济结构优化创新以及城市发展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些可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家环保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资源有效利用标准,并强调创新、和谐、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文章分析了现行税收政策对资源有效利用的影响,考察税收优惠是否能够真正助力废旧物品再利用,推动循环经济全面发展,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对如何利用税收策略支持资源高效开发产业成长提供了思考和见解。  相似文献   

14.
包装产业的绿色化是当前我国包装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从整体上看,要实现我国包装产业的绿色化,必须提高全行业和全社会对绿色包装的正确认识:制定、健全绿色包装的评价标准及评价体系;大力开发绿色包装材料;坚决贯彻执行绿色包装设计;推动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建立、健全包装废弃物有效回收处置的运行系统和运行机制;完善包装法规体系,加大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经济和交通的发展,商业建筑的表现形态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解构和整合是有效的城市商业建筑设计手段。本文阐述现代商业建筑的表现形态,探讨解构和整合的设计思想。望能给具体的工程设计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云敦 《商》2013,(8):195-195,184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建筑业也是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产业,在发挥着其重要建设作用的同时,也同时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绿色建筑由理念逐渐应用到实践中来,逐渐发展并形成较完善的设计方法和评估体系。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趋势。因此,发展绿色建筑经济已经势在必行。本文以绿色建筑经济的内涵为出发点,从笔者个人的角度,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化经济发展进程不断提升。我国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加强财务会计制度的革新与创新,重视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提升,依照医院管理的核心要求,加强医院财务经济管理的建设,加强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明确改变的需求和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8.
唐娜 《北方经贸》2014,(10):102-102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是城市建设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是共同构成城市规划设计的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概念出发,分析了三者不同,论述了三者关系,以期在城市建设中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推动城市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资源型城市较多,由于资源型产业衰亡的不可逆转性,使得资源型城市随着可采资源的逐步耗竭,面临城市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问题。通过研究资源型城市中生产性服务业的演进路径,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作用机制,提出资源型城市可利用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转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外包业务、物流业,形成产业集群,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等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传统住宅无论建造还是使用中均耗费大量非再生能源,并产生污染。绿色建筑已成为21世纪建筑发展的主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绿色建筑设计并非奇特的新观念,而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宗旨为原则,在绿色建筑评定标准和相关辅助机构的协助与指引下,通过运用可重复利用的结构材料、可更新能源等简单易行的方法为人们带来长远的利益。倡导绿色建筑,不仅顺应了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而且继承了我国传统建筑的精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