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郝恬 《品牌》2015,(1):131
表现主义绘画代表画家蒙克的作品《呐喊》中迹与象的实践,是颠覆古典绘画,延续印象派的精华,完美的运用X造出经典画作。其中x的运用引导迹与象的变化,这也是区别于古典绘画的根本点,在蒙克展现完美的x的运用中,迹与象发生看本质的变化,色彩与线条强烈的表现力,对客观事物加以主观的想象,迹与象在主观的情感下发生不符合客观,随性,爆发式的张力,这种不稳定的因素,使迹与象得到解放,迹+象+x中X的独特的运用穿插在迹与象中便造就了《呐喊》。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4,(10)
迹象论是一个新的艺术理念,迹与象在书画的研究中出现的较多,但迹象论在标志设计中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本文首先阐述什么是标志,其次对标志中的迹与象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标志的设计流程对迹象论的公式:迹+象+X=视觉艺术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绘画创作与佛门的参禅打坐是一样的,都是让自己能够"安于当下",再则,"坐忘"为"既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这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也就是禅宗所说的"枯木",即"无心"的境界;而绘画的最高境界也有言"画到精神飘没处".是否可比,其实见仁见智。我不知道王秋人多少年来一直在修什么法?是挤眉弄眼,乃至拳打脚踢、提杖舞棒、拉弓虚射?我想他一介文弱,肯定不像。  相似文献   

4.
季雪如 《商》2014,(38):103-103
怀斯在创作中,不断遵循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意向。对构图、色彩绘画语言上的思考布局,使画面营造出一种极其神秘、忧郁的甚至变幻莫测的气势,即“怀斯风格”。本文通过对怀斯的绘画观念探析,仅从构图和色彩上论述他之所以形成自己独特的写实主义绘画风格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杨昱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1):259-260
形与神是绘画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在绘画艺术创作中不能只强调"形是一切"的原则。但是在美术教育的基本训练阶段要求学习者准确反映对象形体、色彩的能力是可以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艺术不能只停留或满足于形的反映,重要是描绘对象给作者的感受,把这种感受通过画面反映出来,或给人以同感或寓意于其中。  相似文献   

6.
儿童画是儿童用美术知识与技能来表达自己对世界观察、认识、感受的美术作品,是自己真实情感的外在表现。一副儿童画主要包括主体形象、画面构图与画面配色三大部分。尝试着以儿童故事创编《龟兔赛跑》为例,从主体形象的处理、构图的借鉴与颜色的借鉴三个方面着手来讨论儿童画的创编方法,以便于掌握儿童画的绘画要领。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到了十三四岁前后,已是少年晚期,青年初期之时,由于第二性征的巨大变化的出现,他们从生理上意识到两性的区别,从而在心理上形成好看意识与潜在的欲念.这时期在初中生的内在情感中出现了人一生中最初的一次情感骚动.这种情感也可以说是一种古老的原始的带有一点野性的动物式的情感.每个人在青少年时期,都会有过这样大致相同的心理与情绪,即对异性感到神秘,好看,产生吸引力.它只不过是人的爱情之树开出的第一次晃花而已.对此不必大惊小怪.其初中生"早恋"主要有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8.
刘觅 《商》2015,(3):103
明代中期吴门画派作为文人画代表,其诗书画一体影响极为深远。文人画中的题跋艺术不仅有助于补充和深化绘画的意境,同时也能丰富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画家借以表达情感、抒发个性、增强绘画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结合《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相关知识论点,以吴门画派中沈周为例,分别从平衡、组合、张力三部分来分析沈周题跋中所具有的秩序美、形式美、气势美。  相似文献   

9.
《商》2014,(1)
有人说他在一生的绘画生涯中充当着画家兼设计师两种角色,然而去掉这些头衔和称谓,他只是他自己,爱德华·维亚尔。19世纪中叶,随着东西方艺术的交流,纳比派在艺术精神的表现上与东方艺术有着惊人的相似,画面不在是对物质对象的直接表述,而是更注重对艺术观念的表达,重视主观情感的表现。此时的维亚尔深受东方艺术的启迪和影响,取材日常生活的艺术态度,自由富有意境的构图,和谐温馨的情感表达等。维亚尔的艺术主张在理性和感性的领域里对自然进行重新安排,在绘画上忽略细节,用纯色平涂造成大胆醒目的色彩块面对比,使画面富有装饰感。这些绘画理念都透露出维亚尔在艺术创作中的东方情怀。本文通过对东西方艺术形式及表现内容的对比与联系,研究纳比派成员之一爱德华维亚尔艺术中的东方情怀。在体会西方艺术的同时,感受东方艺术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0.
读这些画,惊艳!惊艳于包罗万象的题材.惊艳于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悟,惊艳于塑造物体的质感,惊艳于画面营造出的沉静、安逸.以及不同以往的绘画观念。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专业开展1+X证书试点的紧迫性与现实意义,依据《高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规格,初步设计了电子商务专业学历证书标准框架(即"1"部分,是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遵循)和电子商务专业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框架(即"X"部分,是院校人才培养的必要补充)。并以电子商务技能等级证书—网络营销证书为例,分析了网络营销课程群与网络营销师(初、中、高级)证书的互融互通问题,提出了"行、企、校"协同开发职业技能等级及鉴定标准、择优遴选培训评价组织、从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与证书发放等组织与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2.
张嘉骞 《消费导刊》2009,(13):205-205
绘画艺术中色彩的魅力来自于色彩对比,孤立的颜色谈不上和谐与美丽。怎样在画面上组织满意的色彩,这是每个同学都要面临的课题。画面色彩效果是靠色彩的相互对比得以体现的,所以对色彩对比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应用和掌握色彩,更好地为绘画创作服务。本文从色彩对比的强弱上把色彩对比分解为了两种对比方法,并且进一步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商》2015,(52):109-110
这是世界多元一体化的时代,新材料、新媒介以及新工艺的不断涌入,大大丰富了绘画的肌理技法,拓展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画面肌理效果,从而提高了中国画画面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大力推动了中国绘画向前发展。目前虽然在理论上对肌理探究的著作及论文不少,但关于肌理技法在中国画创作中盛行的原因以及肌理在当代中国绘画中的重要意义等有关的研究比较欠缺,所以具有较大空间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4.
杨昱 《中国商办工业》2010,(11):259-260
形与神是绘画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在绘画艺术创作中不能只强调“形是一切”的原则。但是在美术教育的基本训练阶段要求学习者准确反映对象形体、色彩的能力是可以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艺术不能只停留或满足于形的反映,重要是描绘对象给作者的感受,把这种感受通过画面反映出来,或给人以同感或寓意于其中。  相似文献   

15.
杨硕 《商场现代化》2009,(31):43-44
传统绘画空间的表现是以真实再现自然为目的,画面空间建立在科学严谨的透视法则基础上,也就是二维的客观再现。而现代绘画的空间语言具有了平面化的趋势,它颠覆了统治西方绘画几百年的空间观念,对后世画家丰富画面空间语言形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中国电子商务在年初的观望和等待中突然遭遇“非典”,从而彰显出电子商务固有的优势,此后,在政府、企业和协会的共同努力下,在消费者的不断参与中,电子商务表现出明显的回升迹 象。新一轮的热潮与以往相比,挤掉了大部分泡沫,呈现出“务实”的特点。 本刊力图通过一年来电子商务的典型事件来揭示电子商务的发展“风向”。挂一漏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夏薇 《商》2014,(1):141-141
有人说他在一生的绘画生涯中充当着画家兼设计师两种角色,然而去掉这些头衔和称谓,他只是他自己,爱德华·维亚尔。〈br〉 19世纪中叶,随着东西方艺术的交流,纳比派在艺术精神的表现上与东方艺术有着惊人的相似,画面不在是对物质对象的直接表述,而是更注重对艺术观念的表达,重视主观情感的表现。此时的维亚尔深受东方艺术的启迪和影响,取材日常生活的艺术态度,自由富有意境的构图,和谐温馨的情感表达等。〈br〉 维亚尔的艺术主张在理性和感性的领域里对自然进行重新安排,在绘画上忽略细节,用纯色平涂造成大胆醒目的色彩块面对比,使画面富有装饰感。这些绘画理念都透露出维亚尔在艺术创作中的东方情怀。〈br〉 本文通过对东西方艺术形式及表现内容的对比与联系,研究纳比派成员之一爱德华维亚尔艺术中的东方情怀。在体会西方艺术的同时,感受东方艺术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现代艺术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可以这样认为:一切对艺术的传统观念有所突破的艺术都可称之为现代艺术,传统艺术主要借外部的可视的具体的形象来表露思想或观念,在传统艺术中画面的表现都是以再现自然界的景和物、人为主要的描绘方式.西方绘画艺术进入20世纪发生了急剧繁复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在于一反以往重理性和写实的传统.  相似文献   

19.
尚卓智 《北方经贸》2012,(3):111+115
综合材料绘画,是用于界定现代绘画中那些非传统材料的绘画作品的。比如画面上粘贴报纸、麻袋、金属,然后再用颜料作画的,还有一些绘画技术和装置技术结合但是偏静态绘画的。  相似文献   

20.
李文文 《致富时代》2009,(11):113-114
阐释绘画自述性的概念,分别从创作主体和创作中主客体关系论述了如何看绘画的自述性,最后对画家的作品进行分析,以期透过作品看到画家支离破碎的情感和恣意丰富的一生,而艺术家是表现欲较强的人,绘画作品正是其表达情感的方式与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