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目前,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要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完善纵向体系和横向体系,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毕永田 《商场现代化》2008,(17):255-256
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理想模式,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但现阶段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还存在着技术、观念、法律等方面的难点。因此,针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上述难点,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必须将资源和环境作为基本要素纳入国家制度体系,建立循环经济相关的利益均衡机制,建立现代"绿色科技"与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并广泛开展绿色教育,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参与自觉性。  相似文献   

3.
殷玉萍 《中国市场》2011,(48):177-178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建设近些年来取得许多成就,保障了循环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时,也显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继续进行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建设和完善。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法律制度建设状况,提出了完善我国资源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资源存量不足,开发利用不够,浪费明显,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这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国家应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完善土地承包制度,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构建并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和经济政策体系,从而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一个必要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一种环保、节能、节约资源的一种生产方式.目前,我国企业都在发展循环经济.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要健全和完善法律政策强制体系,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构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企业的核心,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合理设计;以煤炭为核心,进行产品联产;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推进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是当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式,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应该通过法律激励机制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为经济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从企业行为、政府职能、公众参与、技术创新支持等方面对于我国的循环经济的法律激励机制进行探讨,提出建议,以期实现对循环经济发展有效的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7.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循环经济立法还处于初步阶段,立法质量不高,法律修改工作滞后等问题。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思路;抓紧制定《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配套法规及资源回收利用的规定,抓紧修改有关的法律,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则制度、科技支撑制度、激励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和政府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因此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现状及国外体系构建对我国的启示,论述了当前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循环经济法》,但是在循环经济的引入到现在还未有完善的相关法律制度对其运行进行科学指导。本文就现阶段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律进行分析,探讨其调整与修订,同时还应该使循环经济的法律理念贯穿于整个法律体系,重视生产者和消费者各自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理论与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循环经济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也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手段,其根本目的是寻求经济循环圈和生态循环圈的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有利于生态的恢复,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西部地区建立循环经济系统应推进环保产业发展,倡导绿色消费,强化技术支撑,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体系,完善政策、法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叶明  汪洋 《价格月刊》2008,(2):54-57
日本已经实现了循环经济法治化,而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循环经济法律制度还很不完善,特别是循环经济法的缺失,使相关管理部门难以运用权威的法律手段保障和引导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笔者通过简介日本循环经济立法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法基本原则,指出构建循环经济法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激励支持等环节的特有法律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而循环经济法制则是循环经济有效进行的保障和基础。目前,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存在着法律制度普及度不高、法律制度法制受到制约、缺乏有效运行机制以及循环经济法制过于原则化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根据循环经济法制的现状分析,可以从政府、企业以及公众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3.
以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为视角——浅析我国循环经济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国家为了扭转长期以来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开始重视环境保护的相关立法。以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为视角,完善我国的资源循环经济立法,必须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立法模式,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法律完善的目的;必须完善环境税收法律制度和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加强环境监管行政执法。为实现这一目的,不仅需要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更需要借鉴国外立法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4.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我国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历史和政策变化,分析得出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技术创新不足、内部管理制度落后、法制不健全等问题,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我国应进一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人才开发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推进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创新,完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环境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青  申勇锋 《江苏商论》2006,(2):139-140
循环经济追求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战略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清洁生产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形式;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是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推行循环经济的有力保障;开发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倡导绿色消费,建立完善的政策、法制体系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是流通市场健康运行的核心,是流通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我国流通法律制度体系应由流通业态法律制度、流通行为法律制度、物流法律制度、流通监管法律制度和信用法律制度等五个方面构成。而流通业态法律制度属于我国市场主体法范畴,是我国流通法律制度体系中首要的法律制度。为完善新型流通业态的法律规范,保证流通业态健康发展,应制定流通业态发展建设纲要和规划;完善流通业态准入和退出法律制度;制定保护中小流通企业的法律制度;完善外资企业或外国企业投资立法,尤其是世界大型跨国零售业态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7.
彭琰 《中国市场》2012,(7):48-50
我国循环经济及再生资源行业仍处于相当低的发展水平,根本无法与国际企业抗衡竞争。大量的再生资源没有得到回收和利用而白白浪费掉。循环经济领域中的法律制度体系不配套、不衔接和矛盾性越来越显得突出,并严重阻碍了循环经济企业的发展。政府需要从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对制度体系做出系统的、全面的、一致的重新安排。  相似文献   

18.
李文 《现代商业》2012,(2):171-172
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林业化发展面临着资源、资金、法律制度、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突出重点,确定林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加大国家的财政扶持力度、完善有关林业产业化的法律制度、加大科技投入是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金融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大困境。即提高金融支持力与金融机构经营模式之间的矛盾以及环境金融类产品还无法全面满足市场需求。我国应完善资本市场。创立专门化的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创业板市场的建立。优先支持符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的企业上市融资;防范项胃贷款风险,加强政策层面扶持,完善信贷制度,加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同业间协作;充分利用国外资金,从而健全我国循环经济金融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东北老工业基地循环经济立法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地,中央提出的“振兴东北”战略正是对其地位的肯定。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是复兴东北的关键,亦是我国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基石。“循环经济,立法先行”。我国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刚刚起步,应以“振兴战略”为契机,制定一部区域性法律,以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引导和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应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密切结合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以循环经济体系为基础,促进建立循环经济型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