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仁者爱人     
中国自古是礼义之邦,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后世中国以及整个东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宣扬"仁"的学说,他认为"仁"即"同情和爱人"。学生樊迟曾问孔子:"什么是仁?"答日:"爱人",关爱别人,就是"仁"。他大声疾呼"爱人"、"安人"、"安百姓"、"泛爱众"、"博施济众",表现了天下为仁的朴素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曾参对孔子思想的另一种创造性发挥就是他所身体力行的"反省精神"。每天,他都要"三省吾身"。  相似文献   

3.
"道"在孔子学说里是一个重要概念。他讲过"道不远人""吾道不孤",讲过"吾道一以贯之",还讲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可见他把道看得如何重要。本期刊登钟国兴教授相关书法作品,以及他所撰写的对联"仁爱千秋大道,诗书万古明灯"。"道"在孔子学说里是一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4.
忠恕之道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忠恕之道”是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孔子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时,阐发了他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的思想,这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关于“忠恕之道”,在《论语·里仁》有具体的说明。大意如下:有一天,孔子对曾子说:“曾子呵,我的思想始终有一个核心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学生子贱有一次奉命担任某地方的官吏。他到任以后,却时常弹琴自娱,不管政事,可是他所管辖的地方却始终治理得井井有条,民兴业旺。这使那位卸任的官吏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每天即使起早摸黑,从早忙到晚,也没有把地方治好。于是他请教子贱:“为什么你能治理得这么好?”子贱  相似文献   

6.
有若却能将"仁"奠基于"孝悌"这个根本上,从而使"仁理"不离"人情",从亲情出发,归于天下。那个长得像孔子的学生叫有若,也是孔子晚年所招收的新生代得意门生,小孔子43岁。有若知名度不高,好像被历史有意埋没了。但在《论语》中,他的地位却很牛。《论语》中,仅有两位弟子称"子",一位是曾参,一位就是有若。《论语》中记录有若的话只有四章,其中三章都在"学而"篇中了,另一章见诸"颜渊篇"。有若的话虽少,读之却都是具有纲领性的东西,可以说都是对孔子思想的重要发挥,也是儒家思想发展史上重要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7.
何新 《中国电子商务》2006,(12):184-192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当中,最具争议及传奇性的人物非何新莫属。自从80年代以来,何新先生的文化研究,经济和国际问题研究,他所首先倡导的一些基本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受到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广泛注意。人们可以不赞同他,但是不可能不重视他。何新并不是一个为学术而学术的学者,他的学术研究,无论是在哲学、美学、经济学、社会学或是人类学领域,都流露出强烈的时代和现实意义;当然,这一点并没有为任何人提供质疑他在如此广泛领域内高超而精微的学术成就的可能。此前,何新关于孔子的研究已有若干专著、散论问世,颇多新意,不似流俗。这次专为孔子立传,或可期待一体其苦心孤诣。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近日评论说:“到了21世纪,孔子仍然是中国最出色的使者。”《Discovering Value·中国电子商务》以“发现价值”为名,以在Web2.0时代重估商业价值为己任,我们坚信,在任何时代,传统智慧都是我们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座标系。价值发现的过程绝非丧心痛狂的向壁虚构,而是始终扎根于对源头活水的汲取。因此,我们征得何新先生同意,独家连载他的《孔子新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孔子新传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当中,最具争议及传奇性的人物非何新莫属。自从80年代以来,何新先生的文化研究,经济和国际问题研究,他所首先倡导的一些基本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受到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广泛注意。人们可以不赞同他,但是不可能不重视他。何新并不是一个为学术而学术的学者,他的学术研究,无论是在哲学、美学、经济学、社会学或是人类学领域,都流露出强烈的时代和现实意义;当然,这一点并没有为任何人提供质疑他在如此广泛领域内高超而精微的学术成就的可能。此前,何新关于孔子的研究已有若干专著、散论问世,颇多新意,不似流俗。这次专为孔子立传,或可期待一体其苦心孤诣。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近日评论说:“到了21世纪,孔子仍然是中国最出色的使者。”《DiscoveringValue·中国电子商务》以“发现价值”为名,以在Web2.0时代重估商业价值为己任,我们坚信,在任何时代,传统智慧都是我们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座标系。价值发现的过程绝非丧心病狂的向壁虚构,而是始终扎根于对源头活水的汲取。因此,我们征得何新先生同意,独家连载他的《孔子新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孔子新传     
何新 《中国电子商务》2006,(11):186-192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当中,最具争议及传奇性的人物非何新莫属。自从80年代以来,何新先生的文化研究,经济和国际问题研究,他所首先倡导的一些基本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受到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广泛注意。人们可以不赞同他,但是不可能不重视他。何新并不是一个为学术而学术的学者,他的学术研究,无论是在哲学、美学、经济学、社会学或是人类学领域,都流露出强烈的时代和现实意义;当然,这一点并没有为任何人提供质疑他在如此广泛领域内高超而精微的学术成就的可能。此前,何新关于孔子的研究已有若干专著、散论问世,颇多新意,不似流俗。这次专为孔子立传,或可期待一体其苦心孤诣。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近日评论说:“到了21世纪,孔子仍然是中国最出色的使者。”《Discovering Value·中国电子商务》以“发现价值”为名,以在Web2.0时代重估商业价值为己任,我们坚信,在任何时代,传统智慧都是我们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座标系。价值发现的过程绝非丧心病狂的向壁虚构,而是始终扎根于对源头活水的汲取。因此,我们征得何新先生同意,独家连载他的《孔子新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这些教育经验和原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我针对孔子著名的"有教无类"、"乐学"、"因材施教"以及一些比较具有参考价值的教育思想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1.
如文 《中国市场》2009,(21):66-66
<正>孔子何以被称为圣人,原来早在三千年前,他就已经对如何做好销售进行了阐述,这就是《论语》。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笑,但请大家先慢慢品位,自然就了解了其中的奥妙。《论语》共20篇,是孔子的学生记录孔子言行的,代表了孔子的大部分思想。但这些思想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表达,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下面我们不妨一起做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他晚年在著述中对孔子的生平经历及思想渊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孔子思想作了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归纳与诠释。梁启超晚年的孔子研究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历史意义,他既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开拓了孔子研究的新局面,因而在孔子研究史上具有特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当中,最具争议及传奇性的人物非何新莫属。自从80年代以来,何新先生的文化研究,经济和国际问题研究,他所首先倡导的一些基本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受到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广泛注意。人们可以不赞同他,但是不可能不重视他。何新并不是一个为学术而学术的学者,他的学术研究,无论是在哲学、美学、经济学、社会学或是人类学领域,都流露出强烈的时代和现实意义;当然,这一点并没有为任何人提供质疑他在如此广泛领域内高超而精微的学术成就的可能。此前,何新关于孔子的研究已有若干专著、散论问世,颇多新意,不似流俗。这次专为孔子立传,或可期待一体其苦心孤诣。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近日评论说:“到了21世纪,孔子仍然是中国最出色的使者。”《快公司2.0·中国电子商务》以“发现价值”为名,以在Web2.0时代重估商业价值为己任,我们坚信,在任何时代,传统智慧都是我们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座标系。价值发现的过程绝非丧心病狂的向壁虚构,而是始终扎根于对源头活水的汲取。因此,我们征得何新先生同意,独家连载他的《孔子新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当中,最具争议及传奇性的人物非何新莫属。自从80年代以来,何新先生的文化研究,经济和国际问题研究,他所首先倡导的一些基本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受到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广泛注意。人们可以不赞同他,但是不可能不重视他。何新并不是一个为学术而学术的学者,他的学术研究,无论是在哲学、美学、经济学、社会学或是人类学领域,都流露出强烈的时代和现实意义;当然,这一点并没有为任何人提供质疑他在如此广泛领域内高超而精微的学术成就的可能。此前,何新关于孔子的研究已有若干专著、散论问世,颇多新意,不似流俗。这次专为孔子立传,或可期待一体其苦心孤诣。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近日评论说:“到了21世纪,孔子仍然是中国最出色的使者。”《快公司2.0·中国电子商务》以“发现价值”为名,以在Web2.0时代重估商业价值为己任,我们坚信,在任何时代,传统智慧都是我们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座标系。价值发现的过程绝非丧心病狂的向壁虚构,而是始终扎根于对源头活水的汲取。因此,我们征得何新先生同意,独家连载他的《孔子新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义利观"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智慧,不能简单地把孔子的"义利观"归结为"重义轻利,义利对立"。本文从七个方面分析了孔子"义利观"中所蕴含的智慧,包括"认可私利是人之所欲"、"义以为上"、"重视民利"、"见利思义"、"义以生利"等等,这些智慧对于提升现代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4,(10):109-110
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卷帙浩繁的思想史上独树一帜、流芳后世。本文从对孔子"仁爱"思想内容的具体分析,对"仁"的本质、施行"仁"的途径以及条件的概括,阐述了孔子"仁爱"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代价值,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将会更好的促进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孔子有位学生叫樊迟(名须,字迟,或子迟)的在<论语>中虽然着墨不多(总共只有四段"问"),但他的知名度要远远大过排在前三名的颜回、子路和子贡,就因为他对种庄稼和种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渊问孔子,说:我曾经渡过一个名字叫觞深的深渊,我在过它的时候看见了那个摆渡的人,他划船的技术太高明了,我看到他操舟若神,那条船完全在他的掌握之中,不管怎么样的波涛汹涌,他总能把船驾驭得如有神助一般.  相似文献   

19.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载于《论语·阳货》)中的孔子这句话为他惹来祸水三千。批孔派一直认为这是孔子歧视女性的铁证,把女性三千年来的弱势地位都算在这位男子头上。挺孔派则多方为孔子辩诬。钱穆对孔子是怀着“温情与敬意”的,他抓住一个“养”字解释“女子小人指家中仆妾言”,从而认为这句话为“齐家”之言,不出‘修齐治平”的大主题。  相似文献   

20.
孔子和谐思想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他的和谐思想无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数千年来始终影响着我国人民的自我意识,支配着华夏民族的生存样式,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它在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明的演进中,被人们反复使用。当然其认识价值如同人类社会本身一样,是变化的也是永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