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春 《经济论坛》2010,(9):60-6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这一重要税种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不利于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本文根据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理论,从税制模式、征税范围、扣除费用、税率、征管法律制度五个方面对中外个人所得税进行比较,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法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肖虹霞 《当代经济》2009,(12):36-37
为使<个人所得税法>继续得以完善,进一步与国际标准接轨,在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立法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对<个人所得税法>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立法完善:实现向分类综合所得税制的转化:进一步扩大税基;降低税率,减少税率档次;推广税收指数化,建立弹性税制;规范税前费用扣除;改革个人所得税税收征收管理体制,形成以纳税申报为基础,以税务稽查为保证,以税务代理为辅助的征管模式.  相似文献   

3.
一、完善税法、税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加入WTO,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有些条款已经不适应新的环境,需要加以调整:1·从两个方面调整个人所得税税目:(1)合并单项个人所得税项目。将工薪收入、劳务收入等性质相同的项目合并,以全部合并收入减去法定减免和扣除项目的数额,就其余额适用累进税率征收。(2)扩大综合个人所得税项目。将证券所得收入、财产转让收入纳入征税范围,避免高收入纳税人利用分项计算的办法偷逃税款。2·调整超额累进税率及其适用级距;对分类征税项目,继续保留比例税率;对综合征税项目,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在…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税,是解决偷逃税现象、最大限度遏制税收流失的关键。目前,要认真抓好以下工作: 1、改革和完善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累进税制,采用的是分类计征模式下超额累进与比例税率并存的税率,由于征管水平和纳税意识等条  相似文献   

5.
尽管本次个人所得税法修正草案将个人所得税改革推进了一步。但仍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改革:一是减除费用标准仍然较低,工薪阶层仍是个人所得税的主力军。个税征收没有真正达到调节个人收入差距的目的;二是税率级距仍然过多,边际税率仍然过高;三是个人所得税分类征收的模式尚需完善。要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抑制居民贫富差距过大等方面的作用。必须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推进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焦点,垄断行业的高收入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公,影响社会的和谐,干扰了资源合理配置,抑制社会发展动力。应当采取完善反垄断法、完善价格法中的听证制度、完善个人所得税法等方法,来制约垄断行业的垄断利润和垄断高收入。  相似文献   

7.
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是以个人为单位对纳税人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既未考虑家庭经济负担的差异,也未对纳税人的实际税负能力进行考量,从而偏离了个人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目标和原则。为了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专家向"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应该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建议,从而应逐步完善相应配套条件:推动分类所得税制向综合所得税制的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税率和费用扣除额,加强个人收入监控机制,完善税收征管方式。  相似文献   

8.
覃庆寅  韦坚 《经济论坛》2011,(10):185-187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决定对《个人所得税法》做出修改,修改的内容主要是提高工薪所得的费用减除标准、调整工薪所得和个体户经营所得的税率结构、延长纳税期限等。这次改革的着眼点是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本文通过对《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前后的税负的比较,分析不同收入阶层的税额增减和税负变化。  相似文献   

9.
个人所得税法修订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彬彬 《时代经贸》2012,(2):188-189
个人所得税是以。劫富济贫“为主要功能的税种,其税制的设置是否符合量能负担和税负公平原则,被看作是一国个税税制是否合理的首要因素。本文针对2011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对于调节收入,提振消费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三方面意义进行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个税税制主要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改革提出了将地区和家庭列入个税考虑范围、加快“综合税制与分类税制相结合”税制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个人所得税税制的设置是否符合量能负担和税负公平原则,被看做是一国个税税制是否合理的首要因素。本文针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对于调节收入、提振消费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三方面意义进行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个税税制主要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改革提出了将地区和家庭列入个税考虑范围、加快“综合税制与分类税制相结合”税制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诞生于1980年,至今先后经历了六次修订,逐步得到了完善,对于公平税负、调节收入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国际税收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和隐蔽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缺陷.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秩序明显改善、收入分配格局趋于合理的四大目标,必须要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法,不断深化税制改革,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12.
黄萍 《经济师》2008,(11):251-252
随着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日益显现出了有失公平的缺陷。文章以税收公平为视角分析了现行个人所得税在课税模式、费用扣除标准、税率设置、征收方法以及征收管理等方面所存在的不公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个人所得税制以促进税收公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红 《当代经济》2008,(3):124-125
我国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已有两年,但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税制不完善、起征点的扣除不符合公平税负的原则以及个人申报难以落实的问题.因此,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使其更加规范化、更符合国际惯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从税收公平角度看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全面性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平原则是各国税制建立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原则。公平的个人所得税制将可以充分发挥其调节收入公平分配的独特功能。然而,由于在税制模式、税率结构、费用扣除和税收征管等方面的缺陷,导致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的公平缺失非常严重。因此,必须对个人所得税制进行全面性改革,即通过转变税制模式、科学设计税率结构、合理规定费用扣除标准和完善税收征管等方面的改革,提高其公平性,以有效发挥其调节功能,实现社会公平目标。  相似文献   

15.
彭钟玲 《经济师》2000,(4):141-141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 (自然人 )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是自 1 994年 1月 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现行制度将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项目划分为 1 1大项 ,税率按所得项目不同分别确定 ,每一项所得根据其收入金额的大小确定相应的费用扣除标准及税率。这种课税模式就是分类所得课税模式。下面从评判税制是否合理的原则——公平与效率原则来对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分析。一、从公平原则来看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税负欠公平税收的公平原则指的是要求税收纠正社会经济中的分…  相似文献   

16.
年薪制是我国目前企业高管普通采用的薪酬模式,与传统的工资制度相比,年薪制无论是工薪收入的核定规则还是发放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个人所得税法》在2011年也进行了自199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修改,除了调高起征点以外,税率、级差等均有较大幅度的调整。针对这些新的变化,有必要从税收视角对现行的年薪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符合新税法规则的税负最优薪酬发放方案,以实现合理避税,减少不必要的税金支出。  相似文献   

17.
税收、收入不平等和内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通过金融中介)从家庭借贷来支撑创新。二者在企业家的努力不为外人所见的情形下双方签订信用合同分享创新带来的垄断利润(即蛋糕)。两个有代表性经济人(企业家和家庭)的存在允许人们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里研究收入不平等。本文研究发现,企业家分配份额的增加一开始会提升增长速度,但是过了一定值后会拉低增长速度;而该份额的增加一直拉大企业家和工人间的收入差距。所以降低企业家获得的蛋糕的份额的分配改革可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企业家来自创新的收入的税率将降低他们的努力程度,从而降低增长速度,但是该税率的提高有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存款收入的税率提高尽管不会改变企业家的努力程度,但是也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而且不会降低收入不平等(如果工人有一定比例的存款)。对于劳动收入(工人工资)的税率增加会加剧工人和企业家间的收入不平等,但对经济增长速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对纳税人及财政收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尽管本次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后个人所得税有了较大变化,但个人所得税的体系设置和税收征管等方面的进一步改革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要素收入分配结构中劳动报酬持续下降,Kaldor增长模型给出该问题的一个研究思路.通过对Kaldor增长模型进行扩展,构造包括资本、劳动和政府的三部门模型,可以描述我国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变迁,及政府的税收政策对要素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作用.根据扩展的Kaldor模型,在投资率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劳动所得税税率,增加资本所得税的税率和降低生产税的税率将有助于提高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改善要素收入分配结构.  相似文献   

20.
《个人所得税法》自1994年颁布实施以来,对增加财政收入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就当前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而言,尚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思考一 《个人所得税法》的颁布实施,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纳税环境问题。目前全社会纳税环境较差,纳税意识较低,税收制度不够完善,征税手段较落后,个人所得税征管困难相当突出。 二是对个人收入渠道的监控问题。经济体制改革就像给市场注入了一支“强心针”,激活了市场竞争中多种功能和手段的运用,但同时由于机制尚不完善也存在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税务机关对纳税人个人的收入渠道、收入数量无法控制,明知个人所得税在流失,也无计可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