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宁慧  龙花楼 《经济地理》2022,42(4):1-7+18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亟需寻求系统性方案。文章从科学内涵出发,对实现二者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与机理,地域类型分异与村庄分类视角下的模式选择及实现路径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下的扶贫开发与乡村振兴启示。结果表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本质上是通过缩小乡村内部分化水平,在转型统筹与良性互馈机制下,提升乡村居民发展能力与村庄发展禀赋的过程。脱贫攻坚解决乡村振兴的前端问题与底线短板,乡村振兴是对乡村地域整体功能的全方位诊断与优化,为乡村贫困问题的解决提供全方案。实现二者有效衔接需要从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机制与实现路径上实现多维立体衔接,实现路径中政策供给是根本,要素供给是重点,动力供给是关键。不同类型地域与村庄需要选取差异化发展模式与路径。需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破解贫困问题,促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整合协同,以城乡融合发展助推城乡地域系统功能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2.
李涛  吴贞尧 《经济问题》2023,(11):97-104
消除贫困和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主题,脱贫攻坚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发展基础、利好政策保障和内生动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以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内容作为变量,采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15—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过渡程度、相关政策的执行成效和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脱贫攻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可以实现有效衔接,政策执行成果推动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其中生态宜居和产业兴旺对生活富裕呈显著正向影响,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对生活富裕的影响相对不显著。研究通过五个变量测度人民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及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为其他地区评价政策执行效果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2020年,我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的消除绝对贫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成为当前重要课题,取得彪炳史册的成果的同时,扶贫边际效益下降,容易解决的问题大都解决,剩下的多是深度贫困、发展能力弱、自然基础差的硬骨头。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从维度进行,进入新的历史方位,要求我们针对当前存在突出问题做出新判断、新认识,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返贫预防、区域贫困差异、城乡流动问题都将成为未来贫困治理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4.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大决策部署。当前相关研究系统性不足,缺乏空间视角,亟需通过多学科融合与多方法集成构建系统性理论框架并开展分区分类研究。文章沿着"问题—理论—实证—调控"的总体思路展开研究,以实现乡村振兴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为研究对象,以现实差距与困境为出发点,借鉴国内外二者有效衔接的经验,探讨其理论框架构建、情景模拟与实现路径、发展模式以及管控体系与政策方案的问题。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不仅要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助推学科发展,也要服务国家战略决策。研究需要在方法论、分析工具、话语体系上寻求多维突破。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全球扶贫开发与乡村发展的时空格局与关键问题、相对贫困治理机制与成效提升策略、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互馈机制与区域模式以及乡村科学与人地系统科学发展等科学命题。  相似文献   

5.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依然面临着相对贫困问题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而目前要摆脱这一难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无疑是最根本的方略。因此,在厘清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互关系的前提下,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为例,采用实地走访调研与查阅文献资料的方式,对甘南州临潭县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科学剖析临潭县当前存在的一系列现实困境,并试图从制定前期规划、发展特色产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乡风文明、加强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路径选择,以期对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已成为新的发展阶段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大决策部署的核心要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  相似文献   

7.
热点     
《环境经济》2021,(5):4-5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2月21日,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全文共5个部分,包括:总体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相似文献   

8.
樊良树 《经济》2022,(2):51-53
<正>岁丰年稔,国泰民安。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2022年"三农"工作的重点。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开拓乡村振兴新局面。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9.
脱贫攻坚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各项成果为乡村振兴的稳健推进打下良好基础,而乡村振兴战略关注农村整体协调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可以由此得以巩固和发展。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是当前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研究其有效衔接机制与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以甘肃省会宁县河畔镇李家塬村为例,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的现状,从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进行剖析,分析李家塬村当前实践中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回答的命题.本文基于贫困异质性的视角,总结当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衔接目标、衔接机制、内生动力、乡村产业、保障能力等方面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然后,基于精准识别、精准衔接的总要求,提出有效衔接的策略重点:一是坚持共性,夯实思...  相似文献   

11.
《经济》2021,(3):32-34
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凸显了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文件明确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  相似文献   

12.
翟晓汀 《经济》2022,(9):86-89
<正>只有让法律“抬头看得见,用时找得到”,引导群众自觉学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用法、解决问题靠法,营造人人尊崇法律、信仰法律的法治氛围,才能让法治力量浸润人心,滋养法治中国。脱贫攻坚已取得全面胜利,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十四五”时期乡村建设的新课题。日新月异的变化给乡村带来了诸多问题,乡村治理也面临巨大挑战,乡村建设亟需法治化。2021年6月1日,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填补了我国乡村振兴领域的立法空白,标志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迈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通盘审视,经过脱贫攻坚期的不懈努力,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构筑了"四大坚实基础",即组织基础、防返贫制度基础、经济基础和群众基础.但两大战略衔接还受到乡村振兴相关部门职责亟待明确和优化整合、扶贫资产资本管理低效、脱贫地区与非脱贫地区政策的非均衡凸显、农民的实际组织化程度低、基层人才队伍弱等五个方面问题的制约,亟需通过明确乡村振兴局职责、强化乡村振兴各相关部门职能协整、提升扶贫资产管理运营水平、缩小脱贫与非脱贫地区政策差异、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提升集体经济支撑等策略来推动两大战略的衔接进程.  相似文献   

1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从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到2021年相继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下称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  相似文献   

15.
何天怡 《经济师》2023,(2):47-4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文章基于陕西省佳县的实地调研,以红枣富民产业模式为研究对象,从激发内在活力和融合外部资源两各方面对新内生乡村产业振兴模式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当前新内生乡村产业振兴改善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当代中国正经历由绝对贫困治理向相对贫困治理的阶段性转变。相对贫困的动态性、隐蔽性和差异性,决定了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现代西方发展经济学比较研究的视角,阐释相对贫困现象、辨析相对贫困概念、探究相对贫困标准,进而提出"后扶贫时代"中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科学设定相对贫困衡量标准的建议、建立解决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思路,以期从学理层面建构中国相对贫困治理的理论图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乡村振兴初级阶段各区域所面临的贫困威胁和相对应的破解策略.由于衡量指标单一、 福利覆盖缺失、 保障兜底不足和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的存在,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过程中,西、 中、 东部和城乡间将面临返贫风险、 相对贫困、 突发贫困和隐性贫困四类贫困威胁.基于现有减贫经验,得出需要运用阻断返贫路径、 转换防返贫方式、 构建制度化体系和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等手段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实现了世界上最大规模和最快速度的减贫,创造了全人类反贫困事业的伟大奇迹,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生机和活力。但由于贫困成因的复杂性和脱贫的脆弱性,如何从机制设计上巩固脱贫成果、阻止贫困复归,是今后反贫困长期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后扶贫时代我国农业农村工作重点,运用规范研究方法,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有效构建稳固脱贫的长效机制,包括:构建稳固脱贫与精准扶贫政策延续机制;稳固脱贫与乡村产业振兴衔接机制;稳固脱贫与壮大集体经济共促机制;稳固脱贫与"扶志""扶智"并举的内生动力和能力机制。  相似文献   

19.
结对帮扶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和关键创新。后扶贫时代结对帮扶机制完善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需要,更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河南省潢川县为案例,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剖析县域结对帮扶组织过程,并基于现存问题构建衔接路径。研究发现:脱贫攻坚时期,县域多元主体参与扶贫过程,通过稳定结对、持续帮扶等方式,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促进了区域产业发展。但目标考核导向下的个体脱贫成效聚焦,导致政策实施瞄准欠佳,引发扶贫资源配置倾斜及区域发展失衡。结合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的特征,提出结对帮扶的“角色转型—信息化改造—体系重构”框架,依托“县—乡—村—组”多维尺度,构建乡村治理精细化目标导向的县域结对帮扶网格化管理体系,助推结对帮扶模式转换与政策衔接,促进后扶贫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张军红 《经济》2022,(3):71-73
城乡发展不均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制约所在.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达2.50,比上年下降0.06,但相比发达国家仍有相当距离.当下,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有哪些?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就此,《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