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科学发展观来统筹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社会的重要共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协调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来源。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首先是由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者们进行论证的,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形成了《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协调发展的命题和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马克思的这些思想对于我国当前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认知和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科学的发展观都是建立在科学发展理念基础上的,而任何一种科学的发展理念的形成又都离不开科学的理论为其进行的铺垫和支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又为以人为本这一科学的发展理念,从基础理论上进行了系统而科学的论证,从而为科学的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如何在新时代把握运动实践规律,揭示和发现符合新形式要求的社会发展模式是人们所要普遍考虑的核心问题。“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作为贯穿社会协调发展实践的指导性要求,也是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现实诉求。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联系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特点,初步探索社会与人的发展关系的协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智慧生产力"理论,揭示了当今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对马克思的科学预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无比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的"智慧生产力"理论是伟大的科学理论。这个理论科学地指出,全面充分地发展个人生产及智慧生产力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最重要途径,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生产力及智慧生产力在生产力这个有机系统中的地位将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马克思的经典理论以《资本论》为代表,面对资本主义社会是阶级斗争的武器,而在当今的社会主义社会则是经济建设的理论指导。我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阐发主要在经济本质层面上,而不是在运行和发展的层面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包含了丰富的经济运行和发展理论。研究和阐述包含在《资本论》中的马克思的经济发展观可以为科学发展观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社会经济的生产力体系、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生产关系,对国民经济结构体系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改变了国民经济有机体原有的技术基础,形成了新的信息产业部门,使国民经济发展步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国民经济实际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国民经济有机体新的技术基础尚未形成,正处于从原有技术基础向新技术基础的转型过渡阶段。有机体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律作用下发生中断,在现实运行中出现诸多矛盾,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使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因此,应该培育新的技术基础,使国民经济有机体内部各个环节之间、各个部门以及部类之间在新的技术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这就需要在经济“新常态”下,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供需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结构体系的平衡、充分、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鸿篇巨著。在其著作中,马克思以自己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科学、深入的研究分析。虽然马克思研究的立足点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时期,把目光放在了产业经济领域,但他的理论在今天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军民融合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大创新,是实现发展与安全兼顾的重大决策,是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举措,为实现富国强军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乘势而上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节点上,梳理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军民关系从萌芽阶段上升为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5次历史性飞跃,将军民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总结为始终坚持先进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领地位,始终坚持国防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始终坚持发挥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特质。新发展格局下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军民融合要以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科技创新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9.
坚持务实意识与正确导向的统一秦久明党的十四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概括,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在社会有机体中,经济因素具有最终决定作用,思想政治、哲学理论等因素则具有对经济因素进行导向和调控的反作用。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中,马克思以俄国特有的农村公社为引子系统论述了俄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并提出著名的"卡夫丁峡谷"理论。马克思在《复信》中论证揭示出俄国社会发展趋势具有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为人们选择社会发展道路的实践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马克思的《复信》丰富完善了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理论。  相似文献   

11.
邢朝辉 《当代经济》2008,(3):146-147
本文总结国内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客观认识各种理论的创新观点和不足之处,从而为科学地运用各种理论来指导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世界观转变时期的物质利益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理论形成的起点,而物质利益范畴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观点都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展开的。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中国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研究马克思世界观转变时期的物质利益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马克思世界观转变时期的物质利益思想,有助于科学认识中国现阶段的物质利益结构、物质利益关系的新情况、新特点,为中国在新时期研究和探索正确解决社会人民内部的矛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倡导科学发展理念、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应用一系列科学方法研究了人类历史上所有形式的商品经济而创立的唯一科学的理论。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一系列范畴、规律和原理都是一些最基本、最一般,同时又是最本质的规定,因而它可以适用于一切商品经济社会。那种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只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观点和希望用其他形式的价值理论来补充、乃至取代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主张是错误的。当然,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仍要发展与创新,但这种发展与创新必须是在坚持其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进行,尤其是要坚持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劳动才能形成价值、作为价值唯一源泉的观点。只有在这个限度内来探讨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才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两种生产理论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实现人口的均衡协调发展必须保持劳动人口的数量和构成与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规模相适应。基于中国国情,只有有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才能实现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尽管新福利经济学凭借严谨周密的数理分析成为西方经济福利问题研究的主流理论,但是越来越多的西方福利经济学者也意识到,舍弃文化价值的新福利经济理论,其指导现实发展实践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然而囿于理论筑基和研究方法局限,西方福利经济学者对文化价值的争辩多为直觉判断,相关研究也零散而不成体系。基于马克思文化观审视,西方福利经济理论以“偏好”分析替代经济中的“需要”研究,并舍弃经济发展的文化维度而以人的“均质”理性假设抽象研究现实的复杂社会劳动关系,其理论分析范式无法完成现实发展实践的从“物本位”的单纯经济增长到“人本位”的社会全面发展转换的科学引导。通过对西方福利经济学文化价值核算的纠偏,证明经济福利既包含有形社会财富,也包含文化等无形社会财富;忽略经济发展中的文化价值,必然导致对经济福利成果的价值低估和对社会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马克思文化观对经济福利中文化价值的科学揭示,不仅为现实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科学指引,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我国高质量发展中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尹吉成  于春明 《经济师》2001,23(10):34-36
如何科学地认识剩余价值的属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依据 ,通过对剩余价值产生和存在根源的考察 ,以及对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一般和剩余价值个别理论内涵的揭示 ,科学地说明了剩余价值既不姓“资”也不姓“社” ,社会主义经济中也存在剩余价值。肯定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应有的地位 ,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科学地揭示了企业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规律,本文拟通过对马克思有关企业规模缩小再生产理论的梳理和再认识,以期梳理出有利于我国国企摆脱发展滞后状况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8.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它使社会主义者早先象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一样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的经济领域,得到了明亮的阳光的照耀。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马思远集》卷三,第243页)长期以来,我们恰恰在这个有关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生命的要害问题上,犯了书本教条主义,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视为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剩余价值不叫剩余价值.叫劳动剩余,利润、剩余劳动价值,并长期成为禁区,这在客观上就是把马克思经济理论“封锁”起来…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的时代性缘于它是对整个资产阶级社会运动规律的考察。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的现实意义,体现在它对比较优势理论与世界产业转移、贸易与发展问题、全球化问题等仍然具有充分的解释力。从方法论比较上看,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采用的是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总体动态方法,研究资产阶级社会经济关系;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则采用静态分析,侧重个体和纯粹经济技术问题研究。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并不排斥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在一定层次和一定范围内的科学性,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也决不能推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结论。马克思和西方国际贸易理论都需要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20.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论———为纪念《生产力研究》创刊十周年而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于祖尧马克思创立的关于生产力决定作用的科学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也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关于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的原理是经过古今中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