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以1993~2015年我国A股IPO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我国资本市场IPO制度的渐进式改革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盈余管理在两者作用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除额度管理到指标管理阶段改革没有对IPO定价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外,其他各阶段改革均有效提高了短窗口期的IPO定价效率,并且IPO公司的盈余管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此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IPO制度改革降低了中长期窗口的IPO定价效率,并且IPO制度改革在不同市场化程度的地区和牛熊市期间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并不相同。研究结论为IPO注册制改革过程中加强对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监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1993~2015年我国A股IPO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我国资本市场IPO制度的渐进式改革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盈余管理在两者作用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除额度管理到指标管理阶段改革没有对IPO定价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外,其他各阶段改革均有效提高了短窗口期的IPO定价效率,并且IPO公司的盈余管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此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IPO制度改革降低了中长期窗口的IPO定价效率,并且IPO制度改革在不同市场化程度的地区和牛熊市期间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并不相同。研究结论为IPO注册制改革过程中加强对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监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夏凯俭 《西部金融》2023,(12):79-87
本文以在创业板及科创板通过注册制上市的646家企业为样本,在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研究证监会注册阶段审核问询与企业IPO抑价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企业IPO抑价率与证监会问询函信息含量显著正相关,与企业问询回复函信息含量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监管问询机制可能起到了揭示企业真实信息披露质量,并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作用。异质性研究方面,本文发现监管问询对于高研发费用占比、高每股发行成本以及低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样本作用更加显著,这显示出证监会审核问询制度对于信息不对称性较强的样本具备更强的信息不对称揭示及改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注册制下证监会审核问询制度能有效的揭示企业真实信息披露质量,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最终有利于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  相似文献   

4.
IPO抑价现象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但相比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国创业板市场的IPO抑价率明显偏高,不利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IPO抑价是一种在“委托—代理”关系下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行为,风险投资的介入不但可以通过风险投资机构的“信息优势”减小发行人与承销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还可以通过“认证作用”减小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因而可以降低公司IPO抑价率;联合风险投资是多个风险投资机构的集体行为,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强化风险投资带来的“信息优势”和“认证作用”,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公司IPO抑价率;但如果联合风险投资中各投资机构持股份额的差异过大,会弱化“跟随者”的积极作用,甚至产生“搭便车”行为,进而可能会减弱联合风险投资介入对IPO抑价率的抑制效应。以2009—2019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分析发现:风险投资介入能显著降低公司IPO抑价率,联合风险投资介入的公司比单独风险投资介入的公司IPO抑价率更低,联合风险投资中各投资机构持股比例差异的减小有利于公司IPO抑价率的降低;并且,联合风险投资介入的公司比单独风险投资介入的公司有更高的治理水平和资产回报率,因而能更有效地降低公司IPO抑价率。应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力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和避免承销商和风险投资机构的逆向选择行为;创业企业应尽可能选择联合风投形式进行IPO,并理性选择与自身发展相契合的风险投资机构,同时也要努力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信誉水平和市场资源配置能力,进而有效降低IPO抑价率,促进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股市IPO抑价问题严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IPO抑价率绝对值远远高于国外市场平均水平.本文对于中国证券市场IPO抑价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IPO抑价的成因,并针对其中造成IPO严重抑价的因素提出可能的缓解措施,为IPO发行定价制度的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2009年恢复新股发行至2012年IPO新规出台为节点,基于曼一惠特尼U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对新规出台前后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IPO抑价率进行了计算与比较检验。结果显示,在2009至2012年新规出台前,主板与中小板、主板与创业板的IPO抑价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中小板与创业板之间IPO抑价率不存在显著差异;2012年新规出台后三个市场之间的IPO抑价率差异性不显著。2012年IPO新规出台前后,主板自身的IPO抑价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IPO抑价率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IPO抑价度过高、新股定价效率偏低是目前我国创业板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选取2009年10月23日到2013年12月31日创业板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横截面多元回归等方法,结合我国创业板市场特殊的制度背景,对IPO抑价和新股定价效率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创业板定价效率近年来有所提高,但总体仍偏低;影响创业板新股定价效率的主要市场因素,包括市场投机气氛、市场热度、市场供求状况、承销商声誉等四个方面。研究结论对治理创业板高抑价、提升IPO定价效率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同声誉的发行中介是否会对IPO抑价产生不同影响,在国内还缺乏经验证据。通过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在单独考虑承销商声誉或者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上市公司IPO抑价率的关系时,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而会计师事务所声誉表现出与IPO抑价率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将承销商声誉与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综合考虑时,研究发现,发行中介联合声誉与IPO抑价率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发行中介声誉假说"在我国证券市场逐步产生作用,所以,促进我国发行中介构建优良声誉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西方成熟市场的理论无法解释中国的IPO抑价现象。中国IPO抑价问题比较严重,且由于投资者对其未来预期的不同,不同行业之间存在差别。对1996年-2007年我国IPO抑价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市场化的程度越高,IPO定价的效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10.
投资银行声誉与IPO超额回报率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投资银行声誉与IPO超额回报率负相关。本文选择2002~2006年在沪深证券市场发行上市的股票为样本,同时考虑股票发行定价方式及股权分置等证券市场制度改革的影响,分时段、分市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声誉型投资银行相对普通投资银行所承销的股票具有较高的平均抑价率,就声誉型投资银行内部而言,其声誉水平与IPO抑价率呈负相关,但其关系并不显著,即投资银行声誉假说在我国不成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风险投资视角,运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多元回归方法测度风险投资对创业板IPO抑价率的影响,探讨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率的区间效应,考察风险投资与其他因素之间的交互关系:风险投资对创业板首日IPO抑价率有显著影响但影响趋小,风险投资持股对IPO抑价率不存在区间效应,但与大股东持股比例存在交互关系,并探讨风险投资与IPO抑价影响原因,提出加快建立发展风险投资的保障机制和提高上市公司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IPO极高的抑价现象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定价效率观”和“租金分配观”。以2005—2012年A股IPO公司作为样本,对这两种观点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租金分配观”只在2005-2008年成立,在2009-2012年不成立;“定价效率观”则能更好地解释2005年实施询价配售制度以来中国IPO抑价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A股IPO抑价现象统计描述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国泰君安2000年1月1日至2007年10月1日的IPO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以证券行业分类指引为依据,对2000年至2007年期间IPO上市公司的抑价率进行分析,旨在探明IPO抑价率与行业之间的相关性,为IPO抑价率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A股IPO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O是国际证券市场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不少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IPO抑价及定价上,对IPO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的研究不多.本文考察了我国A股市场2000~2001年间所有IPO公司募集资金后业绩的中长期变化及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IPO资金使用效率非常低,没有带来经营业绩的提高,并且大多数指标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IPO发行的抑价现象是全球普遍存在的。股票发行抑价率在一定范围内是允许的。属于股票发行的正常现象。但我国股票市场一直存在着超高抑价率的现象,本文采用一、二级市场的多个因素对2006年至2012年上市的中小板股票进行回归分析,对中小板市场抑价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考察对象,研究风险投资参与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的影响,并进一步细分风险投资年龄、数量、背景和持股比例特征是否对IPO抑价有显著影响.研究发现,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抑价程度高于没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参与数量越多,IPO抑价率越低,支持追求声誉假说.  相似文献   

17.
承销商声誉、发行公司质量与IPO抑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销商声誉理论认为,高声誉的承销商承销好质量的IPO,而且其IPO的抑价低于普通承销商的IPO.在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高声誉的承销商并没有选择低风险的发行人,IPO上市抑价与承销商声誉的相关性不显著.同时,IPO抑价与低风险的发行企业之间也没有相关性,我国的承销商声誉还不能向市场传递有效信息.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水平的关系出现异常,其原因与我国IPO定价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密切相关.承销商只是给企业提供了一个上市的通道,并没有发挥其金融服务、财务咨询、信息披露和监管等功能.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承销商声誉模型结论并不适用于我国,我国承销商和发行市场的信息效率并不高.  相似文献   

18.
中国IPO抑价的平均水平远远高出其他国家,并且用传统的理论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外关于IPO抑价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然后探讨了A股发行审核制度、发行方式以及发行定价机制等对中国IPO抑价率的影响,并针对刚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及2009年重启IPO以后各股的表现,指出了其中仍需规范和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对于发行市盈率的限制和对中小股民的保护,以促进中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资本市场的功能是否充分发挥,是判断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根本标准.我国资本市场的国民经济晴雨表功能、普惠金融功能、引领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未充分发挥出来.本文分析了基础制度对资本市场功能的影响加重以及市场主体对资本市场功能的影响机制,将深化注册制改革作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关键和核心,提出了注册制改革与退出机制建设同步推进、注册制改革与优化资本市场环境协调互动的观点,以及提高资本市场参与主体的质量、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创业板市场上创业投资参与对企业IPO定价效率与发行成本的影响。对355家全样本上市公司的研究结果显示,创业投资参与企业表现出较高的IPO抑价程度,定价效率较低。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创业投资机构普遍较为年轻,认证作用不显著,"逐名动机"效应较强等原因引起的。进一步对169家子样本回归结果显示,创业投资的声誉一旦建立,对于缩短企业上市年限和降低发行成本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