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淑婷 《经济师》2023,(5):179-180+182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大学生受到了各种诱惑和影响。高校只有立足于思政育人模式的构建,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素质修养。文章阐述了“互联网+”融入高校思政育人模式的内涵;阐述了“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育人模式的重要性;剖析了缺乏“互联网+”管理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探究了“互联网+”时代下构建高校思政育人模式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步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带新机遇和新挑战。基于“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效率得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得以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更加丰富,但也面临着削弱思政工作者的话语权、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开展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受到冲击的新挑战。为提升“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运用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进行阐述,研究应对策略,以期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其心智尚未完全成熟。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舆情较为复杂且不受时空限制,必然对大学生的“三观”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他们的价值引领尤为必要。通过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进行辨析,阐述“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诉求,思考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吕圆  戴斌 《经济师》2022,(8):120-12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后,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高校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在构建“大思政”的格局背景下,让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的思政课程体系中,为思政教育赋予更为丰富的教育元素,也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更坚实的理论支持。文章以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多个视角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教育新模式创新不断,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模式建构、线上课资源建设、推动团队合作等方面积极探究与实践,构建了思政课“OPE”教学新模式。该模式重置并优化以往传统思政课教学流程,提出课中知识内化新理念及实践型思政课堂打造,通过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概论》一门课程的剖析与设计,构建了基于OPE理念下混合式思政课教学模式,对实现大数据时代下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数据化、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打造“大思政”的工作格局。在此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将音乐课程教学与思政理念进行整合,发挥协同效应,能够有效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思政素养和民族音乐自信心,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移动互联时代,要想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与时代感,必须在“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支持下,持续探索移动“云教学”与高校思政课的协同路径,弥补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的短板与不足。鉴于此,从思政课传统教学的困惑与短板入手,结合移动“云教学”辅助高校思政课实现教学价值与优势,系统探索移动“云教学”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实践路径,以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化时代,教育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无限拓展的新空间对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新的挑战,将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教学工作有效融合,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也符合高校教育改革方向的要求。一直以来,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目前的情况分析,仍存在教学方法传统、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方式单一、教育效果不佳等问题,基于信息化的大背景,需要高校将信息技术全方位地应用到思政教学上,通过树立全新的信息化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思政教育者团队的信息技术水平、创设思政课多种实践教学VR场景、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等措施,推进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坚持落实课程思政的要求,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受到自身特殊性的影响,应该将美育融入其中,积极地开展教学改革工作,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在当前教学工作中,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表现出独特的教育意义,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质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但是受到学生思想开放以及教学内容的影响,课程思政建设难度较大,如何开展更为有效的思政教育,成为了教学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此,从课程思政背景出发,利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通过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内容重构,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以及创新教学模式等,发挥出美育在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水平提升中的作用,达成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作出分析,并提出了在网络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对策,起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推动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路程,使得思政教育功能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各大高校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晁洁  龚航 《经济师》2023,(10):153-155
“大思政课”是我国高等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关键课程和必然要求,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键的环节和重要的载体。高校要全面贯彻并落实中央“大思政课”建设方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增强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文章探讨了“大思政课”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品牌项目协同育人模式,并对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达到好的育人成效,持续不断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与改革,在此背景下,“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程当中是思政课程教改的重要任务。而在思政系列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其中专门进行历史教育的课程,是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主战场。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二者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上契合度很高,具有很大的融合可行性。“四史”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融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基于上述分析,为了更好地促进“四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从多层面进行分析,探讨融入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当前,“互联网+”不仅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教育行业关注的重点。通过阐述“互联网+”背景下视频资源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将视频资源在英语视听说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展开分析,并根据自主探究式教育理念和共享教育理念,将现代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各种优质资源进行整合,构建一套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视频资源在英语视听说教学领域的应用体系,旨在将现代互联网技术融入英语教学工作,在丰富英语教学内容的同时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原续菲 《经济师》2024,(3):146-147
“互联网+”对高校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为顺应时代发展,提高地方高校教学质量,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首先介绍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其次,以“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地方性普通高校《税法》课程教学改革为例,结合“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通过教学设计,对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旨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实务处理能力;最后,结合当前发展需求,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应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阳燕 《经济师》2023,(11):168-169
课程思政将思想教育、政治理念、价值教育运用于专业课程中,科学地实现了专业知识与思想的有机结合。现如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刻不容缓。文章以经管类专业中资产评估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改革的背景及目标,其次设计具体思政教学改革方案,将方案应用于资产评估学教学当中,最后根据实施情况总结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经验与不足。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新时代高职课程思政探究较多,课程思政内容主要围绕教师教学、主题班会、基础思政课程等方面。为充分发挥高职专业课程的育人主渠道作用,高职院校必须立足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立足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在规律,厘清课程思政建设的三重逻辑,真正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成人与成才相融合。新经济浪潮影响下,旅游消费不断升级迭代,旅游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旅游业态发生了质的改变。同时,互联网思维、商科思维背景下旅游教育多学科融合发展。因此,为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协同发展一体化建设,课程思政亟需优化和提升。特别是在旅游实践课程中需重点突出课程思政教育,把“宾客至上、服务至诚”的旅游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新模式,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如何把思政教育融入其中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理工科的专业背景和课程设置使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合存在一定的难度,必须要针对现有的模式进行系统化设计,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又有所不同。结合理工科的专业课程背景,分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课程思政的支撑作用,结合当前理工科课程思政开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理工科融合课程思政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具体的设计实施策略,通过与学科的发展相结合,达到既能传授专业知识又能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新文科背景下,高校专业会计硕士(简称MPAcc)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亟需转型与升级。目前高校MPAcc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德”与“业”不能并进、“创”与“新”不能协同、“知”与“行”不能统一、“思”与“行”不能致远等问题。文章以地方财经高校为例,探索新文科背景下MPAcc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实践,提出高校应从提升思政教育比重、加强培养模式创新、强化实践教育、提升“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提升MPAcc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王欣 《经济师》2023,(8):178-179
教育部印发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全面推进高等院校的指导纲领,提出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高校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积极搭建招聘与配置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对该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的思政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学教辩做导结思”教学模式,探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陈锴 《时代经贸》2012,(10):17-17
在就业体制改革背景下,伴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新形势下为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多数高校均已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也出现了“临阵磨枪”、片面追求高就业率等问题。对此,把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效的“双元合力”,从根本上来解决就业难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