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目标:从不同维度测度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方法:在静态理论模型与动态面板数据相结合的分析框架下,探讨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就业影响的短期效应、中长期效应和结构性差异。研究发现:从短期来看,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就业数量和工资水平均存在负向冲击,工业机器人渗透度每增加1个单位,就业人员总量减少0.391%,劳动者工资降低0.163%;现阶段机器人应用对就业的影响更多表现为替代效应,且对其上下游产业存在负向的溢出效应。从中长期来看,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就业数量会产生正向影响,而对其平均工资水平仍然会造成负面冲击,长期的就业影响更多地表现为创造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越发达、机器人渗透度越高、技术水平越高的地区其就业替代效应越显著。研究创新:丰富了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经验研究。研究价值:科学评判“机器换人”,促进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
崔力心 《活力》2004,(11):58-58
人力资本经营,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培养人才尤其是创造人才,通过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源进行重新组合,激活人力资本存量,使其极大地实现人力资本价值;通过人力资本管理,增加员工的投入,增强企业组织对未来发展需要的适应能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育投资影响就业具有人力资本功能和信号筛选功能。教育投资的人力资本功能认为,在连续的劳动力市场上,教育投资在短期内产生就业替代效应,长期内产生就业扩张效应。教育投资的信号筛选功能认为,在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上,平稳的教育投资水平对就业量的影响不大,但在教育投资急剧增长情况下,对就业量的影响是复杂的,可能减少就业量,也可能增加就业量。本文运用我国经济转型期数据进行的协整分析表明,我国教育投资长期内对就业产生了扩张效应。然而,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与基础教育投资对就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基础教育投资表现出更多的人力资本功能,促进就业增长;高等教育投资表现出更多的信号筛选功能,减少就业,这可能与我国高校急剧扩张有关。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民大国.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总量丰富,但总体素质不高,未形成高效优质的人力资本.目前,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还很大.所以,从战略上讲,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素质,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0—2015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元逐步回归、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对不同类型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劳动节约型投资,但抑制了土地节约型投资;加入控制变量后可知,农户收入水平、户均农产品产量、户均农地灌溉面积显著正向影响劳动节约型投资和土地节约型投资,而农户消费水平呈负向影响;非农就业是土地规模化经营影响农业生产性投资的中介变量,这对于劳动节约型投资和土地节约型投资同样成立。因此,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进程,推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解农业生产要素稀缺障碍,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江苏省淮安市2000-2007年现代服务业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正在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发现经济增长对欠发达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城市化水平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却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有负向作用。而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对现代服务业就业有一定挤压效应,城市化水平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服务业就业比重的提高有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7.
权威发布     
《人力资源》2013,(8):6
人社部:提高服务业就业比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近日表示,在经济增速相对放缓背景下继续增加就业规模,特别要提高服务业就业比重,稳定制造业就业比重。他表示,解决好就业问题,前提是要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里,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这个压力主要集中在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等三个方面。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必须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稳就业及保民生压力巨大,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能否促使中国兼顾“促增长”与“保民生”的发展目标,对推动经济实现平稳增长与共同富裕至关重要,据此有必要准确认识工业智能化对宏观经济可能带来的创造性与破坏性双重影响。本文在界定工业智能化本质的基础上构建包含异质性劳动力、异质性资本、技术研发与转化等特征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工业智能化投资专有技术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研发结果表明,工业智能化通过提高要素生产率、促进产品研发与创新等方式促进经济总产出,但同时也降低了对传统生产资本和非研发型劳动力的需求,引发收入差距扩大、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等民生问题,影响经济总需求。进一步研究发现,适度工业智能化更有利于中国兼顾实现“促增长”和“保民生”。反事实分析表明,充分重视创新研发战略及研发型人才的培养,可有效调节工业智能化的破坏性效应,促使经济体更好地实现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红见 《中国就业》2011,(11):54-55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工作的好坏不仅是经济发展状况的反映,也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家庭服务业因其涵盖范围广、进人门槛低、吸纳劳动力弹性大的行业特点,在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充分就业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体现。河南作为我国人口大省、农业大省之一,人力资源总量大、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大,就业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在此形势下,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成为缓解当前就业难题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非农产业就业吸纳力不足是四川省就业结构转换偏离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促进四川人口就业结构转换的对策:一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农业;二是积极发掘第二产业就业的潜力与发展空间;三是大力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总量的增加;四是加速四川城镇化进程,为劳动力转移与非农产业发展提供载体。  相似文献   

11.
实证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为正效应,且对第三产业的就业效应最显。1995年以后,外资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减弱,间接就业效应在增强。本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中的逐步渗透引起社会对就业结构变动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2013-2019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基于智能化投资和智能技术应用两个维度构建了企业智能化转型指标,从微观视角探究了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对内部劳动力结构转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企业智能化转型能够显著地驱动其内部劳动力结构转换,表现为智能化转型的加深会提升科技人员、营销人员等从事复杂性工作的高技能劳动力占比,而降低加工制造人员、行政人员等低技能劳动力占比。在一系列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之后该结论依然稳健。(2)这种驱动效应不仅源于智能化转型对低技能岗位的直接替代和对高技能岗位的直接创造,还能通过促进企业向价值链上游的技术创新和价值链下游的制造业服务化加以实现。(3)受劳动力市场分割、行业属性和政府补贴差异影响,在低劳动力市场分割地区及企业、信息产业和低政府补贴企业中,智能化转型对劳动力结构转换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揭示了企业智能化转型对内部劳动力结构转换的驱动效应,丰富了人工智能技术影响就业的相关研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就业》2013,(1):38-39
受东部挤出效应和西部拉动效应的双重影响,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形式。作为传统劳务输出大省的四川省,近年来在紧密结合新的发展形势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方面进行的成功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工作思路上,及时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点调整为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和扩大省内转移就业;在岗位拓展上,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注重利用新产业开辟新的就业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在强化服务上,顺应产业发展新形势,突出抓好技能培训、岗位维权和基础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流动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期,“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指出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当前,随着我国市场导向化就业机制的全面实施,企业员工的就业空间越来越大,所受到的制度约束越来越小。很大一部分劳动力在努力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同时,力争寻求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在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利益诱导下,出现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人力资本流动投资行为。一、人力资本流动投资的意义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对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制度,缓解当前的就…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互动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深圳为实例,研究证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之间存在正向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当期技术进步对工业推动作用显著;另一方面,投资和城市化对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作用明显,但实际利用外资对生产性服务业有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省级层面投入产出表测算得到的制造业服务化数据,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合并,得到2000—2013年省份-行业层面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讨制造业服务化对中国制造业行业就业规模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制造业服务化会显著提升本区域的制造业就业规模,但对于空间关联区域的劳动力市场将产生“虹吸效应”,即降低空间关联区域的就业规模。机制分析发现,制造业服务化主要通过产品创新和市场规模两条渠道来影响制造业就业。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东部地区以及非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制造业服务化对就业规模的扩大作用与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并存;对于中部地区以及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制造业服务化只存在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而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制造业服务化带来的就业效应尚未显现。拓展性分析发现,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提升以及服务业的不断开放,均能显著增强制造业服务化对本区域就业带来的提升效应,同时弱化对空间关联区域劳动力市场的虹吸效应。  相似文献   

17.
王常君 《活力》2009,(4):40-40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实力的关键因素,其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高端化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众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对于提升农业和工业竞争力,增强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力,  相似文献   

18.
作为工业部门的重要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工业化发展具体重要作用。为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助力工业效率提升,立足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效率的作用路径,采用2005—202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考虑空间效应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效率提升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就可能存在的区域异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效率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作用不仅表现为“本地效应”,而且表现为空间溢出效应,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考量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增加知识存量和改善市场环境这三条路径来作用于工业效率并助力工业效率的提升;(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助力工业效率提升的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其对工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从目前的就业形势出发,大学生就业难会给人力资本的投资造成影响,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相关资料表明,大学生就业难属于普遍性趋势,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个人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资本,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合理性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如果人力资本投资实现多元化,可以减轻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文章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出发,研究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对大学生就业的的影响,希望对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开发》2015,(2):139-140
从目前的就业形势出发,大学生就业难会给人力资本的投资造成影响,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相关资料表明,大学生就业难属于普遍性趋势,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个人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资本,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合理性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如果人力资本投资实现多元化,可以减轻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文章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出发,研究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对大学生就业的的影响,希望对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