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邮政研究》2006,22(1):8-8
最近新西兰邮政的包裹业务量增长了7%,这是近年来新西兰邮件业务量第一次出现增长,新西兰邮政把包裹业务量提高的原因归结为使用“与我交易”(Trade Me)拍卖网。“与我交易”是一家拍卖网,1/4的新西兰人都利用该网进行交易。此外,2005年商业信函的业务量也出现增长势头。包裹和商函业务的增长使邮件业务量出现了净增长,控制了下滑的趋势。2004年4月新西兰邮政标准信件的资费上调了5纽分,达到45纽分。目前资费为45纽分的信函业务一直呈显著下降的势头。但导致业务量下滑的根本原因并不是资费的调整,而是持续下降的趋势。年度结果显示商函业…  相似文献   

2.
宗言 《中国邮政》1996,(3):17-18
我国信函分拣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宗言在纪念中国邮政开办100周年之际,回顾并展望我国信函分拣机械化事业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信函收投历来是邮政的主要业务,而信函分拣机械化的水平则是一个国家邮政现代化的标志。我国邮政确定实行信函分拣机械化是在本世纪的7...  相似文献   

3.
OVCS信函分拣系统维护经验哈尔滨市邮政局于新华OVCS信函分拣系统是高科技设备,是邮政现代化的一面旗帜,它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信函分拣人工作业的落后面貌。信函分拣机的引进,减轻了分拣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了信函的传递速度,缩短了时限。作为设备的维护部门,...  相似文献   

4.
政策快讯     
全国18个省市将试办 邮政混合信函业务 为积极培育邮政混合邮件业务市场,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发挥邮政投递网络资源优势,更好地利用限时信函业务设备,促进函件业务的发展,满足用户需求,提高邮政的服务水平,国家邮政局决定试开办邮政混合信函业务。 邮政混合信函业务是用户利用计算机发信,通过因特网传输,由专用信函打印封装机打印、封装,按平常信函进行投递的信函业务。邮政混合信函业务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邮政实物投递优势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具有传递速度快、保密性强、效率高等特点,是邮政提供的一种混合型的现代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信息革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邮政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国邮政部门都在想方设法增加业务品种,拓展经营渠道,缩短市场反应时间,满足用户需求。新西兰邮政凭借自己雄厚的实力,力图通过现代化的经营和新技术的应用,在自由化了的邮政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以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邮政业霸主。新西兰邮政借以开拓市场的一个有力的武器就是其柜台营业网PostLink系统。PostLink系统1992年在新西兰全国的邮政网点安装,1996年更新了版本,目前这一系统支撑着新西兰邮政315个营业网点的2000多个柜…  相似文献   

6.
混合电子信函系统是通过PSTN(公用电话交换网)、INTERNET网和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将图文信息安全高速传递并保密封闭成信函,由邮政营投网实施投递的新型混合电子信函系统。该系统通过装有发信软件的PC机用户发言或设置了发信机的邮局营业窗口寄发信函,取代了传统实物信函的运输和部分分拣过程,极大地提高了信函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信函业务量正在迅速增长。为此,邮政总局已将商业信函业务定为今后重点发展的新业务之一。为了满足全国邮政部门发展商业信函业务的需要,北京市邮政科研所采用高新技术手段,研制成功了全国商业信函自动处理系统。一、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该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这三个子系统是:商业信函内容排版印刷子系统、商业信函信封打印制作子系统、商业信函自动装封过戳子系统。  相似文献   

8.
当现代化的通信手段日益普及,古老的信函联系方式被逐渐取代,邮政信函业务量日趋萎缩的时候,信函,这个邮政起家业务的发展出路在哪里?是走向消失,或是发展壮大?郑州市邮政局邮政广告信息公司以显著的经营实绩作出了响亮的回答:信函业务不会消失,可以而且正在走向发展壮大。郑州邮政广告信息公司是以经营商业广告信函为主要内容的公司,它的前身是商函处理中心。自1994年投入运营以来,商函广告业务超常规、大跨度地向前发展。1994年完成业务收入27万元;1995年完成业务收入62万元;1996年完成业务收入120万…  相似文献   

9.
北京邮政枢纽信函分拣部门进口的信函自动分拣系统已安装调试完毕,开始进行试生产。该系统是我国邮政部门进口的第一套设备数量最多,处理能力最大,功能最完备,技术最先进的信函自动分拣系统。该系统选用了自动标码和人工标码相结合的标识码技术体制。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商业信函智能处理系统,是沈阳市邮政通信科学研究所,为邮政部门办理商业信函业务而开发的自动化处理系统。该系统于1991年5月开始开发,经过近半年的努力,于1991年10月实现了现场单机投产运行。1992年1月实现了计算机联网投产运行。1992年3月信函自动封装设备调试成功,实现了信函产品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变邮政营业的落后状况,加速邮政现代化建设,我局于1990年开始着手进行邮政营业信息化的研究,并在芰局邮政营业窗口进行了电子秤和微机联机运行试验。1992年初,我局接受邮电部邮政总局下达的任务,研制开发了“支局综合计算机管理系统”。一、系统构成本系统由信函、大宗、汇兑、包裹、报刊收订、报刊要数、综合管理等7个子系统组成。储蓄  相似文献   

12.
汤桂娟 《中国邮政》1993,(1):13-13,31
万国邮联规定国际函件在寄发量(即出口)与接收量(即进口)不平衡时,作为函件入超的接收一方可以向寄发邮政结算函件终端费以作为处理入超函件的补偿费用。在结算国际函件终端费时,将国际函件分为三种类型:1.信函、明信片;2.除印刷品专袋以外的其他函件(简称为其他函件);3.印刷品专袋。“万国邮政公约”规定.在信函、明信片及其他函件年度的  相似文献   

13.
国外邮政部门在信函机械化、自动化分拣处理设备的研制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就开始了实行信函内部处理机械化、自动化的总体规划和作业流程组织的研究。各国邮政部门根据各自的国情和信函业务作业的特点,设计出适合本国的信函内部作业处理流水线,组成信函自动分拣处理系统,并在实际使用中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14.
边偕 《中国邮政》2010,(9):62-62
新西兰邮政在1987年以前是新西兰政府部门的组成部分。为振兴国民经济,新西兰政府在1987年4月1日将新西兰邮政实行公司化,分别成立了新西兰邮政公司和新西兰邮政银行。之后不久,新西兰邮政银行被出售,但新西兰邮政公司始终保持100%国有,实行政企分开,  相似文献   

15.
一、办好信函业务信函是邮政通信的主要方式,信函业务又是邮政独家垄断的专营业务;从邮政收入结构看,各国邮政信函收入比重,多在50%至60%以上,是邮政经济的主要来源。一吨信有18万件之多,信函量的发展,不会给邮政设施的容量带来多大的麻烦。所以信函业务办不好,不仅违反邮政经济效益,而且是邮政的最大失职。随着航空的发展,各国邮政从30年代后期开始,早已相继把飞机做为通用的运输手段,而  相似文献   

16.
先进实用的信盒输送系统邮电部设计院刘保华李学平姚伟荣陈奇一、概述信函自动分拣技术的应用是一个国家邮政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信函的自动化分拣又以使用信盒输送信件为前提。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邮件处理中心均使用信盒作为信件输送的集装单元,业务量较大的邮件处理...  相似文献   

17.
邮电分营、三年扭亏,五年财政要断奶,邮政不得不自谋生路,但《邮政法》给了邮政“信函专营”这把尚方宝剑。 在城市数字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信函”业务日渐萎缩,只有偏远不发达地区的信函比较持平,且成本费用较大,但为保障公民通信权,再赔也得送。邮政人说,这恰恰是“专营”害的。 邮政速递(EMS)则不同,它是邮政碗里所剩不多的一块肥肉。但除信函外,邮政速递市场是对外开放的,于是国外的联邦快运、  相似文献   

18.
柳志光 《邮政研究》2015,31(4):17-18
文章分析了邮政平常信函业务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邮政平常信函业务改革的举措,并预测了邮政平常信函改革的成效及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我国邮政信函自动分拣技术硕果累累由邮电部第三研究所与比利时贝尔公司合作开发成功的OVCS信函自动分拣系统,是具有人工智能的,集光、机、电一体化的高技术产品,我国邮政科技人员总结信函分拣机研究的长期经验,结合我国信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提出在邮政编码识别...  相似文献   

20.
对信函自动分拣系统优化管理的探索重庆市邮政管理局袁祖伟丁群生欧阳运雄重庆市邮政中心局担负着重庆直辖市及四川省部分邮区进出转口信函分拣封发的任务,是邮政总局确定的二级邮区中心局。为了充分发挥OVCS系统信函自动分拣功能,创国内一流使用水平,走出一条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