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期对2011年粮食价格的预测是继续高涨,并呼吁各国粮食安全危机有可能再次发生。整体来看,2010年全球主要粮食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5%,快逼近2008年6月粮食危机时的水平。全球糖价触及30年新高,咖啡价格创下13年新高。与此同时,棉花价格上涨逾倍,玉米、小麦和大豆价格分别较上年同期上涨了49%、39%和35%。  相似文献   

2.
张明 《西部论丛》2008,(6):30-31
在2007年夏季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粮食危机接踵而至。2007年,全球谷物价格大幅上涨,其中小麦上涨了112%、玉米上涨了47%、大豆上涨了75%。而从2008年1月到4月中旬,大米价格飙升了141%。据统计,全球主要粮食价格自2005年以来已经上涨了80%。截至今年3月,  相似文献   

3.
总体上来看,2004年上半年粮食价格涨势强劲,受夏粮和早稻增产以及季节性因素的影响,自5月份以来,粮食价格出现回落态势。全年粮食产量将呈现恢复性上涨,产需缺口缩小,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下半年粮食价格将会呈现小幅上涨趋势。粮食价格上涨仍属于恢复性上涨,总体上利大与弊,不需要进行过多干预。今后政策重点仍应以提高粮食产量为主,关键是巩固和完善当前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构建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陈晓倩 《欧亚经济》2022,(6):112-122
由于乌克兰危机升级,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加剧,对粮食进口依赖度较高的非洲、中东地区国家粮食供求不稳定令人担忧。随着俄对乌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以当事国俄罗斯和乌克兰为中心,多国实行了主要农产品出口限制,以谷物和油脂类作物为主,粮食价格暴涨。如果地区冲突长期化,非洲及中东国家的小麦供求将不稳定,各国国内小麦价格将上涨,从长期来看,区域内粮食安全状况恶化的可能性较大。为应对国际粮食价格暴涨导致非洲、中东国家面临的粮食危机,有必要呼吁国际机构及主要国家提供粮食援助,并进一步加强国际社会合作。  相似文献   

5.
喻猛国 《首都经济》2010,(11):20-20
近期,粮食价格上涨成为了人们热议的一个问题,各种农产品价格轮番启动,先是农产品中的小麦和玉米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紧接着便是大豆和水稻。我们认为,由于我国在主要粮食品种上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因此如此大幅暴涨难以持续,但是,从长期来看,农产品价格震荡上行将是一个确定无疑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2004年国内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扭转了国内粮食生产连续5年下降的趋势,国内粮食库存较年初有所增加,粮食价格经历了上涨、高位运行到稳中趋降的过程。2005年国内粮食供给将会继续增加,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但是实现产销平衡尚有难度,加之铁路运力和运输成本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粮食价格将在高位小幅波动。从中长期来看,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各种政策,建立保障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贸》2012,(9):8-8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近日称,全球粮食价格从2011年2月纪录高点回落之后,2012年又再度上涨。2012年3月,全球粮食价格连续第三个月上涨,包括谷物、油籽、奶制品、肉类和糖等大宗商品在内的粮食价格指数平均值为215.9,较2月的215.4上涨,尽管低于2011年2月高点237.9,但仍高于2007—2008年粮食价格危机时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现代乡镇》2008,(4):47-47
近期粮食价格上涨,对防止"谷贱伤农"、稳定广东的粮食生产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近两年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农民生产粮食的成本大幅度提高,因此,近期粮价的上涨对农民增收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9.
沈振东 《环球财经》2011,(3):116-116
近年来,全球粮食价格呈现大幅上涨趋势,主要粮食作物的市场价格如今已经接近或创下历史高位。全球粮价飙升是备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随着人口规模扩大、粮食需求激增以及市场投机行为等人为因素的影响,粮食稀缺性逐渐显现。鉴于当前全球粮食供需结构趋向紧张,因此预计未来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仍将是大慨率事件。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前三季度粮食价格呈现上涨—回落—再回升的态势。预计第四季度粮价将在高位保持稳定,但是受周期性因素的影响,粮食价格将会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各地区粮价差异将会因运输等因素而扩大。今后两年的政策重点仍应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提高粮食产量为主,关键是保持粮食价格的稳定。从长期来看,应该尽快完善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调节粮食价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报道》2008,(1):91-91
2007年春天,全球主要粮食价格都涨到历史高位。上涨原因,一是新兴经济体国家居民对于高质量食品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二是发达国家对生物燃料作物进行补贴,导致粮食作物产量下降。粮食价格上涨会伤害各国特别是穷国城市消费者的利益,但同时也能让各国农民增收。想要消除粮食价格上涨带来的威胁,唯一途径就是政府的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信息》2004,(6):44-44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袁隆平委员在“两会”发言时说: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粮食价格猛然走高,主产区小麦价格每吨上涨了40元~80元,玉米每吨上涨了80元~120元,稻谷价格上涨了10个百分点。与此相关的面粉、大米、饲料等制成品价格也出现了明显上扬。粮食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粮食供求关系日趋紧张。1998年,我国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0月,已经多年基本保持平稳的中国粮食市场,突如其来地出现了粮食涨价现象,并且持续到年底才逐渐趋于平稳。但是,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国三种主要粮食(小麦、玉米、大米)的价格上涨10%~20%。2004年春节过后,粮食价格再次出现上涨,三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一季度中国粮食市场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季度国内粮食价格涨势强劲。预计二季度粮价将继续上涨,但不同种类的粮食价格上涨幅度将有所不同,年内将在高位趋稳。当前粮价上涨属于恢复性上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对大部分城镇居民的生活影响有限,但应关注对城镇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我国粮食增产潜力较大,目前国内粮食库存较为充足,粮食安全能够得到保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应更多依靠经济手段,尽量减少行政性干预,防止粮价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15.
2007年粮食价格将上涨6%左右 2006年我国粮食价格基本保持平稳走势,但是,10月份以来,北京、广东、山东等地相继出现了部分粮食和食用油价格上涨。11月份在全国粮、油价格普遍上涨的推动下,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为全年最高水平。11月份食品价格上涨3.7%,拉动CPI上涨1.22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4.7%,油类价格上涨6.2%。食用油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国际期货市场转基因大豆价格上涨的影响。而面粉等粮食价格上涨,一是由于今年全球小麦主产国由于严重干旱等原因,大幅减产约5%-7%,小麦限制出口,国际市场小麦价格走高势必导致国内小麦价格上涨:二是受国内保护农民利益政策的影响,今年小麦的收购价高于市场预期,再加上许多农民惜售,导致稻谷收购紧张,致使面粉加工企业货源不足,推动了小麦价格的上涨。而玉米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玉米的提取物被用作为燃料替代品具有广阔的前景,导致玉米价格一路走高。  相似文献   

16.
受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一季度国内粮价环比小幅上涨。2005年国内粮食供给将会继续增加,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未来国内粮食价格将会出现小幅下降的趋势。从短期来看,主要是把握好粮食进出口调节力度和时机,合理安排国家粮食储备吞吐节奏,应及早安排粮食收购资金,做好粮价跌破最低收购价的各种准备。从长期看,需要建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长效机制,建立与粮食生产和粮食价格挂钩的直接补贴机制,完善粮食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17.
国际扫描     
《中国经贸》2014,(16):7-9
世界粮食价格将下跌〈br〉 中国驻奥地利经商参处消息,奥地利《信使报》日前报道,根据经合组织(OECD)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发布的报告称,未来一到两年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价格将继续下跌,原因是由于2013年世界粮食产量创下纪录、粮食储量丰富,两年后粮食价格将趋于稳定,但由于粮食收成依赖天气,因此该预测并不可靠。与此相反,肉类、奶制品和鱼类价格将有所上涨,虽然粮食是人们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但高收入、城市化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将使人们摄入更多蛋白质、脂肪和糖,因此肉类产量的增长速度将快于粮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球粮食价格飞速上涨,主要粮食价格自2005年以来已上涨80%。2007年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大米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上升58.2%、44.4%、45.9%和6.2%,所有大宗粮食品种都创下了  相似文献   

19.
黄春燕  蒋乃华 《改革》2012,(1):81-85
城镇居民是粮食的净消费者,粮食价格上涨其实际收入将下降。受制于收入水平,城镇低收入人群的各项商品仅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粮食也不例外。当粮食价格上涨其能够获得的粮食及非粮商品将减少,粮食安全将会受到威胁。相对于价格补贴,收入补贴的政策成本更低,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更高,改善城镇不同收入人群间收入差距的效果更好,因而,它是更好的政策选择。就收入补贴而言,等效用补贴又优于等量补贴。  相似文献   

20.
2023年上半年,国际粮食市场除个别品种外,价格呈现下降趋势。从上半年主要粮食品种行情来看,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小麦价格先小幅上涨,之后快速下跌;大米价格一波三折,宽幅震荡;大豆价格逐步下跌后小幅回升。展望后市,如果未来粮食作物生长条件正常、粮食消费不出现大的变化,预计下半年至明年春全球粮食产量将足以满足消费增长的需求,国际粮食价格将呈现波动性下跌走势,但也不排除未来存在一些可能会推高国际粮食价格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