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关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均衡性,并积极研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动力,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区域经济活动,进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限制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从构建区域经济创新体系、建设区域经济创新网络、打破传统区域制度、加强政策扶持等方面,探究了区域经济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策略。以求加深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推动我国经济的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2.
一、建设农村小区域经济构想的提出及实践 深化农村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发展商品生产与小农经济经营方式的矛盾,是在解放原有生产力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生产力。解决这个问题,势在必行的途径是发展规模经营。而目前多数地方不具备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搞家庭农场、合作农场、农业专业队的条件,尤其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更是如此,而且这种形式农民不易接受。所以最主要的还是依靠和利  相似文献   

3.
侯马市农村小区域经济规划是根据城郊型农业的特点,结合本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制定的,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一 资源是农村小区域规划的主要依据 侯马市位于临汾地区南部,总面积223平方公里,发展商品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主要表现是: (一)人多地少,劳力充足。全市有人口92650人,劳力41760个,耕地面积156165亩,人均耕地1.7亩,劳均3.7亩。  相似文献   

4.
一、“苏南模式”——概念、成因与模式完善“苏南模式”是指苏南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子和基本格局。其主要特征:一是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农村产业结构,二是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农村经济结构。这两个主体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是苏南农村经济发展的鲜明的地方特色。“苏南模式”的形成,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等根本原因外,还有其极为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经济区域划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省(区)为单元,提出划分农村经济区的原则,选择18人盯关的农村经济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把全国30个省市区划分为8个农村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6.
由于国家政策和地理位置等方面原因,我国各省区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文章以四川省21个地级农村区域经济差异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对四川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的显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省农村区域经济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为成都市、绵阳市。(2)对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测算得出:2010~2014年期间,区域三内部差异的波动幅度较大,范围在0.14~0.01之间,说明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区域二内部差异呈"降低—增高—降低"的趋势,经济发展潜力一般;区域一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源等因素限制,经济发展较慢。该研究为四川省农村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8.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以及农村土地逐渐细碎化等问题导致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城区,且区域之间的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文章以北京市13个郊区县为研究对象,从农村人口结构、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观光园、民俗旅游、设施农业生产、乡镇企业等6个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分析了各区县之间的经济发展情况,并分析了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北京市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创新农村经济经营体制,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髓.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鼓励、引导、支持农村经济主体对经营体制进行创新,探索农村经济形态的多元化,建立起适应新体制的有效运行机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将是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段农村工作的重点.经营体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所谓经营体制,是指在一定的所有制形态下,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生产、流通、分配的具体形式,生产经营单位内部的产权组合和经营管理制度、方式和机构的总称.  相似文献   

11.
发轫于七十年代末期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写下了中国农业史上光辉的一页。但也应当看到,我国农村经济经过一段高速增长时期之后,自1985年起,开始步入了一个复杂而艰难的阶段。改革的进展速度和经济的增长速度,都出现了明显减缓的现象,粮食生产连年徘徊不前,乡村工业的优势开始减弱,农业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形势逐渐趋好,但是农村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故缩小农村地区经济差距成为我国农村区域经济政策的重点。文章以河北省为例,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等方法对河北省农村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相关区域经济理论进行深入分析。采用基尼系数法和综合差异指数模型对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河北省境内农村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该文分析了导致河北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逐步扩大的原因主要包括内自然资源分布不均、政策导向性显著、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通过并结合模型分析结果提出强化政府引导、加快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调整城镇化步伐等策略以缓解目前河北省农村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逐步拉大的现状,进而为河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经济实力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实力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从形成要素和表征要素出发,对1980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实力增长及对经济实力的贡献要素进行了科学测度,揭示我国区域农村经济实力时空变化规律及区域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4.
15.
陈敏 《浙江林业》2015,(2):22-23
浙江是林业产业大省,传统林产品的销售模式受限于季节性和地域性,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能有效拓宽市场、集聚全国的市场需求,为解决林产品销售难题提供一条很好的出路。省内各个县市也十分重视林产品电子商务,试图打造一条有特色有规模的林产品电子商务产业链。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2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分类,区域农村经济类型分为11类。结合已有研究和经验总结,本文选取特定指标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11类区域农村经济情况进行评价,得到研究结论。研究启示为:固定空间地理范围会有多种类型区域农村经济并存的现象,因地制宜,以强带弱,注重协调发展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线,展开的第一阶段农村改革,改变了整个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其彪炳功绩,无论如何评价也不会过份。然而,随着中国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向纵深推进,实践向中国农村提出了新的问题: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赖于存在、运作的组织形式是什么?社区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诞生回答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研究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对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家庭工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浙江省的家庭副业(包括手工业)历史悠久,历来是农民的一项重要经济收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今年随着中央[1984]1号文件的深入贯彻,在家庭副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家庭工业蓬勃兴起。据不完全统计,1983年全省农民家庭工业产值达4.16亿元,比1982年增加1.54亿元,增长58.8%,占全省乡镇工业总产值80亿元的5.2%。在不少地  相似文献   

20.
一、农村经济组织制度弊端的微观理论分析制度中的主体是维系制度和创新制度的关键。只有从农村经济组织制度中的主体的行为分析入手 ,才可对现行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利弊作出全面的理性的判断。(1)农民行为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民的行为是农民为了在市场上谋求利润的最大化而采取的战略性行为。这种行为模式主要由市场预期———生产经营———销售获利三个环节组成。然而 ,由于农民行为在制度上的缺陷 ,使这种模式在实践中难以理想化地实现。首先 ,农业生产中的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使农民捕捉、分析信息的能力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