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松杨 《中国外资》2010,(12):25-25
美国从2009年起对中国输美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这一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仅给中国带来冲击,也终将有损于美国的利益。本文基于贸易保护理论和贸易政治经济学视角探讨了美国采取特保措施的原因。并就中国如何应对此类贸易保护主义挑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于贸易保护政策选择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贸易政策选择的纯经济分析并没有为解释现实中的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坚实有力的理论依据,这促使经济学着手从政治角度探究现实中贸易保护政策的本质——收入分配问题,以收入分配为主题,将公共选择的一些思想观点引入贸易理论,通过运用政治行为的经济分析,考察政治决策过程中贸易政策的选择和变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由此产生。其基本论点是:贸易政策的制定是国内政治经济诸因素综合作用和各国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西方工业国贸易保护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西方工业国家不同历史阶段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的发展变化 ,归纳了贸易保护的规律性和发展趋势 ,提出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贸易保护仍然是各国政策的支撑点 ,进一步分析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和贸易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国际贸易保护理论的比较研究主要以发展中和发达国家角度进行分析,发展中国家主要采取保护幼稚工业论、改善本国国际收支以及贸易条件和增加本国政府收入。发达国家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主要包括保护本国就业理论和公平竞争理论。通过对不同国家发展贸易理论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会根据本国实际经济状况采取相应的贸易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来探讨特朗普政府发起对华贸易战的原因,进而预测两国通过贸易谈判打破僵局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尽管中美贸易战规模较大,但美国经贸重心仍然在发达经济体;美国对其传统盟国的保护主义,使发达经济体调整其区域经济发展策略;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目标存在冲突,难以获得最大利益;美国的政治经济特点使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难以评估,某些理论前提或假设需要更改。因此,本文认为,在全球化时代,讨论中美经贸关系需以新的理论视角和事实分析为基础。全球化从客观上加剧了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收入不平等问题,但是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来应对这一问题无异于因噎废食,治本之策仍然在于建立更有效的再分配机制,使全球化带来的整体福利提升惠及到低收入阶层。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希望依靠贸易保护主义摆脱困境.本文根据凯恩斯超保护贸易理论,分析金融危机后美国制定贸易保护政策的原因和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中国应对美国贸易保护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伍戈 《金融纵横》2007,(21):12-15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日益失衡的贸易形势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本文在分析贸易保护主义最新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贸易保护的内生决定机制以及利益集团的作用进行了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综合运用经济、政治及外交手段,增强国际协调能力,将有助于缓解来自西方利益集团的压力,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8.
孙宇 《中国外资》2010,(4):168-169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门新兴的学科,它把政治融入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从政治与经济的双向视角探讨了影响对外经济政策的因素。在实行代议民主制的国家,作为政治制度主要行为体的利益集团和左右翼政党的政策偏好,以及不同的民主模式,对贸易政策、汇率政策和资本流动政策的选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门新兴的学科,它把政治融入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从政治与经济的双向视角探讨了影响对外经济政策的因素.在实行代议民主制的国家,作为政治制度主要行为体的利益集团和左右翼政党的政策偏好,以及不同的民主模式,对贸易政策、汇率政策和资本流动政策的选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与我国必须应对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美国对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主要是美国自身的产业结构问题造成的,并且美国实行限制对中国高技术转让的贸易政策,自己封闭了实现贸易平衡的渠道。在WTO机制下,美国一方面坐享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另一方面又不愿其他国家也分得一杯羹;旨在推行世界贸易自由化的世贸组织,也对各国的贸易争端持务实的态度,承认贸易保护在双边和多边谈判中的重要作用,这是美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本质原因。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严重损害了我国的贸易利益,我们必须妥善应对。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贸易自由化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开放经济的进程中,适度的保护是必要的,但传统的“奖出限入”的保护贸易政策已经不适合今日的中国。如今中国应该实施的保护贸易政策必须在多边贸易体系的框架下进行适度的有选择的保护,也可以说是战略性贸易政策。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保护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与贸易伙伴国的摩擦。  相似文献   

12.
传统国际经济学的理论表明,自由贸易是最佳的。但在20世纪80年代动荡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传统的自由贸易论失灵了,取而代之的是对经济规律的另一种解释:在一定环境中,政府干预贸易可以使一国的经济水平提高。本文通过对自由贸易理论及战略贸易理论的阐述,并结合实例论述战略贸易政策,评述自由贸易政策和战略贸易政策的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3.
自由贸易关税和保护贸易关税的纷争,贯穿了经济史的发展进程。就时间跨度而言,自由贸易关税是相对短暂的,世界主要强国的崛起,大多都运用了保护贸易的关税手段。二战后,各国经济增长与低关税政策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但自由贸易关税政策未能有效解决各国发展差距的问题。就中国关税政策而言,需要辩证认识其财政收入功能和贸易有效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4.
对国际贸易中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的法律经济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是WTO协定中规定的促进与保护国际贸易的合法措施.补贴问题在国际贸易纠纷中有时并非单纯的法律问题而受到政治因素和两国贸易关系的影响,以此为基础.通过对补贴和反补贴措施进行经济学分析和法学分析,并结合国际贸易政策和理论的历史发展对补贴问题进行研究.认为补贴与反补贴问题的本质是自由贸易理论与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双重产物.正确认识补贴与反补贴问题的本质是正确适用补贴与反补贴措施,促进国际贸易、保护国内产业的有力的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15.
试析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以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前提假设,较之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或资源禀赋理论,它能更好地解释二战后国际贸易领域里出现的亲贸易现象。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有“利润”转移“与“外部经济”两个思想派别,并以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和国家经济干预思想为其理论基石。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主要研究当代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及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应用等问题。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和应用具有一些约束性条件。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贸政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也正经历着从典型的保护贸易政策类型向自由贸易政策类型的转变。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然而在现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国际环境,我国还应实行适度的保护性贸易政策。本文从制定符合中国利益的适度保护性贸易政策体系的必要性分析入手,结合世贸组织规则阐述了制定该政策体系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构建符合中国利益的保护性贸易政策体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开放和多元的美国政治架构中,利益集团对美国政府的贸易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益集团并不直接参与决策,而是通过院外活动对决策者施加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利益集团的作用使美国贸易政策在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之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8.
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各国不断调整经贸政策,其中有些政策带有明显的贸易保护内容.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经济带来哪些危害,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对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中国的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世界爆发了金融危机,本文从国际贸易关系新变化的角度,总结了这次危机爆发前后国际贸易保护的新动态,概括了国际贸易保护的热点表征;分析了国际贸易保护产生的历史性和制度性因素,特别是危机期间各国更倾向于采取贸易保护政策、策略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贸易保护政策给国际经济生活带来的危害;最后,对我国化解国际贸易争端,防范国际贸易保护新暗潮提出了应在WTO规则内寻求公平公正性保护、在参与世界经济秩序变革中寻求制度创新的建设性保护等应对策略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发展——论我国加入WTO后的贸易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竞争的变化导致国际贸易出现了一系列新倾向 ,其中最为传统理论所无法解释的是 ,世界贸易中的大部分是国与国之间在同一产业内既有出口也有进口的产业内贸易。通过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分析 ,说明产业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 ,并由此对中国加入 WTO后的贸易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