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同脉共生性,是重要的育人资源.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地方高校实现基本职能、强化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促进服务地方区域发展.地方高校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有独特优势,地方高校可以通过坚持文化育人旗帜方向、培育校园地方文化精神、创新地方文化育人载体和拓展地方文化传承思路来推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2.
黄威 《理论观察》2011,(2):117-118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深层文化,已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但多年来这一学科的研究似乎还未真正涉足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领域——学校音乐教育。因此,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来审视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无论对于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建设,还是对于当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都是一个迫切的、有意义的,但又颇具挑战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的音乐教育及文化趋于多样性,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文化的兴起使当代音乐教育的重点回归到本土文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资源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音乐教育立足发展的根基。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较广的一个地区,音乐文化资源丰厚,本文对新疆及国内外音乐教育现状综述,对少数民族本土音乐、少数民族音乐进行更一步研究和探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崇左市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好节日民俗文化旅游,对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打造崇左市节日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对于促进该市节日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实现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时溪蔓 《魅力中国》2014,(25):250-250
中原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弘扬中原文化,传承创新华夏文明,对于建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郭爱玲 《发展》2014,(3):74-75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加强文化传承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城乡文化资源互补的客观需要。必须树立城乡文化事业统筹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创新城乡文化事业发展的制度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科学化水平,推动农村优秀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传承。  相似文献   

7.
脱少华 《发展》2014,(3):80-81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加强文化传承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城乡文化资源互补的客观需要。必须树立城乡文化事业统筹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创新城乡文化事业发展的制度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科学化水平,推动农村优秀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传承。  相似文献   

8.
林芸  严琦 《老区建设》2012,(22):28-30
通过界定江右商帮老字号品牌文化的相关概念,总结江右商帮老字号的特色,探讨江右商帮老字号品牌文化特点,以期提炼赣商文化精神,保护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完善赣商文化研究,促进江西商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自信自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事关党在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精神命脉,必须传承和发扬好。龙江四大精神作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坚持四大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可以为实现龙江全面振兴挖掘持久的发展引擎和不竭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10.
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历史悠久,文脉绵长,孕育了极为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保护文化多样性、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作用。推动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充分发挥教育引导、风俗示范、技术创新和制度支撑的作用,促进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繁荣和发展,赓续中华文脉。  相似文献   

11.
泱泱大国,文化为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对内凝聚起民族的价值与信仰,对外展示着国家的形象与软实力。在全球文化激烈交锋、人民群众精神需求日益高涨的时代背景下,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正显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它不仅是我国跻身世界文化主流,打赢全球文化战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丁庆 《黑河学刊》2012,(9):114-117,119
儒家乐教思想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校教育应将自觉地将儒家乐教思想纳入教育过程,重视音乐教育的文化内涵。不论是基础音乐教育还是高等音乐教育都要重视音乐教育的社会作用,重视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极大地体现在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中,中国国民音乐教育的实施与落实也会从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中得到很好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发挥高校在文化传承与建设中的作用,引入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素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另一方面,高校也是地方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发扬的重要阵地,二者相辅相成,融合发展亦是大势所趋。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是典型的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本文将以此艺术形式为例探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与高校文化建设融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文化本位思想是近年来人们对不同民族文化关注的结果,旨在以文化为变量,探讨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新疆少数民族文化音乐在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中有它的独特性和地域特色,加强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是以文化为本位的音乐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创建的先进文化。以毕节为中心的黔西北,红色文化种类齐全,形式多样,资源丰富。推进黔西北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寻求历史启迪、获取前进力量。当前,开发与利用黔西北红色文化资源,仍面临红色旅游体系未形成、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度不优、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力度不够等现实困境。做好黔西北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应采取完善红色旅游体系、加大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力度、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青年是社会文化未来的承载者、传承者和创造者,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属性如何,关系到我国传统优秀文化是否能得到传承,关系到我国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否可以得到推广和发扬,关系到我国未来文化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17.
迪斯尼是按照西方的价值观所建的乐园,而大唐芙蓉园是根据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建造的,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乐园,是文化、建筑与景观元素的完美表现。  相似文献   

18.
魏相博 《魅力中国》2010,(3):196-197
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是群众文化创新发展的母体,站在民间文化这个巨人肩上的群众文化,其创造性恰恰来自前辈文化传统的禀赋。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给了我们烛照传统文化的慧眼,使我们看到了传统的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是繁荣群众文化的基础。是发展群众文化的起点,是群众文化与时俱进的特征。传承是为了保护,传承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方向的本质特征.在民间文学艺术中排沙拣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同胞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对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有促进作用。但对于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现状来看,相对封闭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同胞为传承自身文化对义务教育有所抵制,作为少数民族文化载体的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在传承中受到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统一汉语的挑战。所以民族地区的教育观念要从生存型少数民族义务教育观向发展型少数民族义务教育观转变,从同质化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向多元文化一体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20.
旅游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剔除其文化内涵,旅游就是一具空壳。因此,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能促进二者的共同繁荣。我区旅游资源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合理开发民族文化,弘扬与传承优秀文化,才能促进旅游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