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林业经济效益的概念应当是:在培育、保护、经营、利用森林过程中,在一定时期内,用最低限度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实现比该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更大的林业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和森林生态环境的价值、使用价值,不断满足社会需要。作为林业经济效益,一般它的内涵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一、工业经济效益工业经济效益是指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能够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以及劳动占用,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工业经济活动中,需要消耗和占用一定的劳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通过这种投入取得经营成果,二者的比较即为经济效益。但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投入不仅包括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也包括自然资源的占用和耗费以及对环境资源的污染和破坏所付出的治理费用。所以,现代意义上的工业经济效益,实质为生态经济效益。工业经济效益包括了微观、中观和宏观经济效益三个层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经济效益实现必须有三个基本要素:第一,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付出最小限度的劳动消耗(活劳动及物化劳动);第二,以最小限度的劳动消耗获取最大限度的使用价值;第三,所获取的使用价值必须在符合社会需求中得以实现。这三个要素的发展实际反映了两个主要过程,即实现经济效果的生产过程和使经济效果得到社会承认并转化为经济效益的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经济效益贯穿于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商业经济效益?目前说法不一。我认为社会主义商业经济效益是指社会主义商业经营中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同所实现的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比较以及为社会所带来的经济效果,即商业(部门或企业)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这里所说的社会效果,主要指商业经营对社会再生产的作用程度和对国家与人民的贡献大小。因此,社会主义商业经济效益,既要看商品流转和服务的规模大小,又要看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和服务程度;还要看商业服务为国家、企业与职工提供经济利益的大小。以上三方面内容是  相似文献   

5.
一商品的社会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标准的生产条件下,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与强度,生产任一个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所谓“社会标准的生产条件”,是指劳动过程的客观条件即生产资料要有正常的、平均的水平,而“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与强度”,则是指劳动过程的主观条件即劳动者要有正常的、平均的品质。概括地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在社会平均的生产条件下,生产一个使用价值所必需的劳动时间。  相似文献   

6.
一、经济效果和投资经济效果的概念。讲求经济效果是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讲求经济效果是人类经济生活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效果一般是指物质资料生产中,用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劳动占用取得尽量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一定的劳动消耗、劳动占用,如果劳动成果越大,则经济效果越大;或者说,一定的劳动成果,如果劳动消耗、劳动占用越少,则经济效果也越大。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果,简称投资效果,是经济效果的具体化和重要组成部分。讲求投资效果就是要以最  相似文献   

7.
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即商品私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等。商品经济正是这些矛盾的产物。在商品经济中,商品是由在经济上彼此独立的私人劳动提供的产品,劳动在直接形态上具有私人性;但产品的使用价值是为社会的,并且私人劳动的目的是为了从社会索取交换价值,因而商品劳动又具有社会性。这样,同一劳动便有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并由此形成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矛盾解决的途径,是通过商品的让渡,使用价值被接受,商品生产者获得商品的交换价值,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转化为现实的即社会认可的社会劳动。“转化”是“惊险的一跃”,转化的过程包含着困难、风险和代价。  相似文献   

8.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指的是事业单位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有形劳动和无形劳动的价值总和。包括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购置固定资产和大修理支出及税费支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内涵丰富,包括预算、计算、核算、分析、监督、管理及控制。  相似文献   

9.
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利用各种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以期达到劳作的目的。劳动过程消失在劳动结果的形成中。劳动的结果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在脱离劳动过程之后具有独立物化形态的形式;另一种是随着劳动过程的开始、发展、消失而发展变化的劳动活动形态的形式。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劳动结果的两种形式,我们称前一种为产品,后一种为服务或劳务。对于服务,更确切地说,它是劳动活动所代表的使用价值,或劳动力参与生产、流通和生活消费及社会管理时的各种表现形式所体现的使用价值。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在人们从事的各种各样的劳动中,在不同的劳动领域里,服务以劳动活动本身作为劳动的结果形式而与劳动的另一种结果形式,即物化形式并存。从劳动过程与劳动结果的关联看,服务可分为纯粹与非纯粹两种。所谓纯粹的服务是指  相似文献   

10.
物资企业是组织中转物资流通的经营单位,它的产生和存在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联结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 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物资企业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经济合理地组织中转物资流通,为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物资企业如果能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和占用,实现最多的物资价值和使用价值,满足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就表明企业取得了好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11.
(一) 通常所谓经济效果是所得与所费之比,即社会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有用效果与该项活动的劳动消耗(包括占用)之比。它是评价某一项社会经济活动利弊多少的一项指标,评价的对象是能够达到同一目的的不同方案,评价的內容是消耗(包括占用)劳动的多少(或者是其节约程度),或者是相同消耗下所创造的有用效果的大小。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原来就某项经济活动本身的经济效果所下的定义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应当给习惯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12.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指事业单位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有形劳动和无形劳动的价值总和。包括人员支出、目常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购置固定资产和大修理、税费。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也是一定时间内的经营成果,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内涵丰富、应用广阔,包括预算、计算、核算、分析、监督、管理及控制。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人类的一种自觉的培训活动。它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 ,通过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影响 ,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根据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经验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这一基本概念 ,教育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紧密相连的具有生产力属性 ,并表现为 :教育是生产力的再生产过程 ,是直接的生产过程 ,是一种生产劳动。因此 ,教育也存在经济效益问题。一、高等学校经济效益考核的意义经济效益是在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值。高等学校的投入包括四部分 ,即教育经费投入、占用固定资产、教职…  相似文献   

14.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指事业单位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有形劳动和无形劳动的价值总和,事业单位会计作为事业单位绩效的外在表现,必须能适应新的环境,能客观、如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成本核算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指事业单位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有形劳动和无形劳动的价值总和,事业单位会计作为事业单位绩效的外在表现,必须能适应新的环境,能客观、如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16.
<正> 1981年11月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后,党和政府的文件中开始使用“经济效益”一词。各行各业都根据本行业本部门的特点和生产实践,对本行业、本部门的经济效益问题做了系统的论述,正确地指导了生产实践活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试就林业经济效益及其评价问题谈谈我们的浅见。一、社会主义林业经济效益的实质和特点林业经济效益的实质,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来看,是指在培育、保护、经营、利用森林过程中,在一定时期内,用一定量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实现比该劳动消耗和劳动  相似文献   

17.
基本建设投资经济效果简称投资效果,这里我们首先必须明确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叫投资效果?。投资效果是经济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经济效果的含义,一般是指劳动消耗、劳动占用与劳动成果之间的对比。一定的劳动消耗、劳动占用,如果劳动成果大,说明经济效果大,反之则说明经济效果小。所谓基建投资经挤效果,是指基本建设中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劳动占用,取得最大的劳动成果。概括地说,就是投入同产出的比较,一定的投入量,产出越大,投资效果越大;一定的产出量,投入量越小,投资效果越  相似文献   

18.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指事业单位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有形劳动和无形劳动的价值总和,事业单位会计作为事业单位绩效的外在表现,必须能适应新的环境,能客观、如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19.
于晓光 《时代经贸》2007,5(3X):150-151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指事业单位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有形劳动和无形劳动的价值总和,事业单位会计作为事业单位绩效的外在表现,必须能适应新的环境,能客观、如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20.
商业工人的劳动分为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商业企业在实现产业企业的产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同时,实现商业工人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过程包括商品买进过程、中间过程和卖出过程。对商业工人来说“卖商品”是提供服务的过程;对消费者来说“买商品”是接受服务的过程。商业工人在簿记、通讯等商业活动和“卖商品”过程中,创造了服务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商业工人的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是商业价值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