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工程师,因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了不小的损失。2007年12月公司解除了与我的劳动关系,当时我没好意思提及经济补偿金的事宜。请问,我现在是否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2.
近日,上海某公司前总经理王某与该公司"对簿公堂",王某在《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中请求裁决恢复与该公司的劳动关系,并索要解除劳动合同期间的薪资损失。这一劳动仲裁请求引起了广泛社会关注。在常见的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案件中,劳动者在被单方解除劳动关系后,往往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或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很少遇到员工提出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乡镇论坛》2011,(19):39-39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农民工,从2010年元月起。一直在一家公司工作,但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工作期间,我曾在双休日、节假日及平时多次加班,但公司没有支付过加班工资。两个月前,因公司无故突然将我辞退,我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同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加班费和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近日开庭仲裁时,因我觉得仲裁员偏向公司,便愤然离去,转而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却不予受理。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去年,我与用人单位发生了劳动争议,经当地仲裁委员会裁决后,用人单位应赔偿我8000多元经济补偿金。今年,我们单位被一家合资企业兼并,兼并企业拒不支付我的补偿金,请问我的补偿金该向谁索要?李源李源同志:你提出了一个劳动争议仲裁被执行主体能否变更或追加的问题。劳  相似文献   

5.
[案例]刘某2002年3月退出现役,被安排到某化工厂从事铲车工作。2006年3月,工厂与他解除了劳动关系。在支付经济补偿金时,刘某与单位发生争议。单位按刘某在本单位实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即4年;刘某坚持将部队服役的3年也算作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年限,共7年。2006年4月2日,刘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2006年5月,仲裁庭经过调查核实,裁决刘某3年的军龄应作为计发经济补偿金的年限,化工厂支付刘某7年的经济补偿金。[评析]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企业职工的军龄应该不应该计算在经济补偿金的年限内。根据劳动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复转军人军…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王某与某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同年12月,王某以“家里有事”为由书面提交了辞职申请。而在不久后,王某却以公司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提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同时称公司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才是辞职的主要原因,因当初担心办理辞职手续时被公司刁难,所以才以“家里有事”为由提出辞职申请。  相似文献   

7.
李某于2000年2月到苍山县某公司工作,月工资1200元,直到2008年2月,单位才与之签订劳动合同,为期5年,但是一直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2011年1月,李某想辞职,要求单位给予经济补偿,单位以合同不到期为由,不同意李某辞职,更不愿意支付经济补偿金。李某不服.遂到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并给予补缴工作期间的社会保险费。  相似文献   

8.
[案情] 申诉人李某1975年在某基层单位参加工作,1992年经组织调动到某公司任副经理,2003年5月该公司部分资产被收购,组建成了某化工有限公司(被诉方)。按购买协议,新成立的公司(被诉方)接收了原单位的全体职工,并与所有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自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2004年5月8日被诉方在未履行法定程序情况下,做出了与全体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决定,并同意支付申诉人12个月经济补偿金。申诉人对经济补偿金月数及工资基数有异议,故具状仲裁委员会。请求依法裁决被诉方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及额外经济补偿金。在劳动争议仲裁期间,被诉方撤消了与申诉人解除劳动合同决定。  相似文献   

9.
[案例]齐某于2003年3月应聘到某织物有限公司上班,职责是毛巾产品的漂染,口头与该公司董事长约定年薪25000元。2004年7月,齐某因故提出辞职获准,此时该公司尚欠齐某5、6、7三个月的工资4800元没有发放。之后,齐某追索未果,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起申诉,请求裁决由该织物公司按照《劳动法》及所在省《劳动合同条例》相关规定支付工资及工资额25%的经济补偿金1200元。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经过审理查明,该织物公司拖欠齐某工资4800元没有发放,依法裁决由该织物公司支付齐某工资4800元,但对于齐某工资额25%经济补偿金的请求以适用法规不当为由予以驳回。  相似文献   

10.
胡瑜 《河北企业》2006,(2):56-56
<正>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诉讼标的达800万元的巨额劳动争议案作出终审判决,华伟公司被判支付公司原总经理宋先生最近两年的利润提成款457万余元,并支付终止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20万元。宋先生自1995年开始到华伟公司工作,华伟公司聘请宋先生出任公司总经理,但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1999年1月,华伟公司法定代表人致函公司另一董事,提出了宋先生  相似文献   

11.
六、广西桂林:四年加班费索赔案 案情简介: 原告邓小雄于2001年11月5日进入桂林某市场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工作,担任协管员,未签订劳动合同,月工资为450元,后调整为500元.在工作期间,原告基本上没有享受过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其中只有两年实行过每周休息一天的制度).2006年2月20日,公司以多次在夜班睡觉为由将邓小雄辞退.邓小雄被辞退后,于2006年3月27日向桂林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提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他工作期间(4年多)所有休息日和法定休假日的加班费共17 175元.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于2006年5月31日做出裁决,认为原告的请求超过了60日的申诉时效,只裁决公司支付原告被辞退前2个月的加班费及其25%的经济补偿金共计1105.4元.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我于2012年10月到某公司工作,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今年4月,公司以效益不好为由出具离岗通知书,让我自第二天起便不必到公司上班了。我就此提请了劳动争议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公司担心败诉后要支付赔偿金,于是与我协商想撤销决定让我继续工作,但我考虑再回去上班肯定也不会很愉  相似文献   

13.
历菲 《人力资源》2017,(4):54-56
竞业限制会因未约定补偿金而无效吗 2011年7月至2015年3月期间,魏某在上海某服务公司工作,离职后以其丈夫名义创立公司,经营业务与该公司相同,该公司认为魏某违反了竞业限制协议,遂向当地劳动八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判令魏某支付竞业限制违约金50万元.  相似文献   

14.
【案情简介】刘先生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称自2012年9月起在某机械公司从事销售业务,但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公司仅为他缴纳了从2013年2月至2013年9月期间8个月的社会保险费。工作期间,公司一直未给他发放工资。2013年10月,公司无故将他辞退。刘先生请求裁决公司支付自2013年2月至2013年9月的工资12000元、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赔偿金3000元。公司则辩称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某公司张小姐在离开公司时发现公司连续三年没有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张小姐要求公司补缴社会保险费遭拒绝后,决定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提请劳动争议仲裁,但又担心公司连续三年没有缴纳社保费,  相似文献   

16.
范斌 《人力资源》2006,(5X):62-67
一年前被拖欠工资,如今还能否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可否不经过劳动争议仲裁而直接将公司告上法院?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员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时,该到哪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结果的强制执行?本期我们请到长期处理这类劳动争议案件的专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正确处理劳动争议仲裁中的程序问题,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2003后7月份,地处A省的甲公司为开展B省的业务,在B省的省会设立了分公司,并在当地招聘了一批员工。分公司设立后,甲公司在公司内部公开竞聘分公司的经理和财务主管,员工张某和陈某竞选成功,随后甲公司即下发文件任命张某和陈某为分公司的经理和财务主管,任期三年半,从2003年7月30日到2006年12月30日。张某和陈某到任后,与分公司的其他员工共同努力,在2004年及2005年均超额完成总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目标。2006年6月15日,张某和陈某突然收到总公司华北区销售经理荣某的传真,解除了张某与陈某的分公司经理和财务主管职务,张某和陈某不明所以,致电总公司询问,总公司答复按荣某的意见办理。张某与陈某在与公司多次交涉不果的前提下提出辞职申请,并于2006年7月15日在B省省会劳动仲裁机构提出劳动仲裁,要求总公司支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经济补偿金、工资、目标奖等共计人民币12万元。经过劳动仲裁和法院的审理,最后甲公司支付张某和陈某各项费用共计11万多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2016,(3):58-59
Q 林先生于2009年7月1日入职我公司,担任销售主管工作.由于我公司在多个城市开展了业务,因此时常安排林先生到外地出差(或者是由林先生自己提出出差申请,公司批准实施).2015年10月,林先生以公司未支付加班费为由提出辞职,同时提出劳动仲裁,主张其在职的6年中,57次出差期间跨越、包含休息日的加班费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19.
请问:我原是某公司的工程师,因一次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了不小的损失,2007年12月底公司解除了我的劳动合同。当时我想过一段时间找机会再回去工作,因此没好意思提及经济补偿金事宜。今年5月初我找到了新的工作单位。请问,我现在是否还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途径获取经济补偿金?申请仲裁是否要交受理费?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0月313,李某受雇于某私营公司,与该公司签订了三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李某月工资为1500元,工资发放目为次月5目。但工作以后,李某才知道,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每月按70%发放,其余的30%工资年底一次结清。因此,李某每月只得到1050元工资,其余的30%工资到年底才能领到。2006年4月3日,李某依法向公司书面提出解除合同后续继工作。5月4目,李某在办理手续时发现,公司少发给其2006年1月至4月30%的工资1800元,公司劳资人员让奠在2006年年底来领取。李某于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该公司立即补发所欠的工资,并支付其经济补偿金450元。劳动争议仲裁员会经过调查后认为,李某的要求是合理的,应予以支持,于是裁决该公司立即向李某支付2006年1月至4月工资的30%共1800元,并支付经济补偿金45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