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着重研讨房价下降与“救市”的问题。一、房价是推行新住房制度的一个要害问题 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住房制度改革的“总设计”后,大家在讨论房改问题时,都同意推行住房商品化的新制度。同时也认为,推行新制度的一个要害问题是,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制,大多数居民买(租)不起按商品房价出售(租)的住房。  相似文献   

2.
今年一季度,全国住房建设投资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个别城市增长100%,1-5月份累计增幅仍然很大,个别大城市的增幅超过70%。同时,房价也涨得很快,有的城市涨幅超过20%,这引起了一些议论,有人提出这种增速是否已属住房投资增长过快而“超过警戒线”的疑问,如果任其继续发展,会不会产生新的“泡沫经济”问题。同时,一些业内人士仍在研讨今后十年的住房发展空间。他们认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有弄清今后十年内住房可能容纳的住房建设规模空间,才能瞻前顾后地提出调控年度建设规模的意见,保证住房建设的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9年金融危机后的救市大环境导致了住房公积金贷款资金第一轮紧张局面,2012年限购后的新一轮市场井喷导致了住房公积金资金再度紧张,经历多次过山车式的感受后,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的可持续性问题引起了业内思考。  相似文献   

4.
陈燕  鲁丽 《东南置业》2014,(8):32-35
7月下旬,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全国首个省级救市文件。它的出台坐实了近段时间业内与坊间传得沸沸扬扬的“闽八条”,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启了省级政府救市的先例。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前些年房价的持续上涨,有的人认为主要原因是住房供不应求,因为这是一条在市场经济中普遍适用的“规律”。解决的办法是扩大建设规模,增加供应量。而我国国务院在2003年发出的文件中,却把住房投资增长过快(含建设规模过大)作为一个突出问题,要求各地认真解决。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前些年房价的持续上涨,有的人认为主要原因是住房供不应求,因为这是一条在市场经济中普遍适用的“规律”。解决的办法是扩大建设规模,增加供应量。而国务院在2003年发出的文件中,却把住房投资增长过快(含建设规模过大)作为一个突出问题,要求各地认真解决。如果弄不清以上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谁对谁错,就不能提出切中要害的对策,也就很难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7.
信息广场     
楼市调控是国际性问题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朴民表示,为逐步缓解房价的过快上涨,今年主要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健全廉租住房制度。要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增加房源供给,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管理。二是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大限价商品住房的供应规模,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业需不需要救市,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是否需要救市.必须有个经过科学分析的标准。否则各人按照自己设定的标准各言其是,很难凭此来决策。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广州市开始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保障性住房。据悉,采取这种建设方式的首个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将于年内开工。据广州市国土房管局介绍,这种建设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主管部门确定规划设计条件、户型面积和装修标准、开工和竣工时限、销售价格和销售对象等要求,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项目开发建设法人。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不论是为贯彻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政策,还是为建设和谐社会,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都越来越显出重要意义。因此,十分需要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就是这方面的研讨之作,作者是实际工作部门的领导。欢迎广大读者、尤其是住房保障部门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就此问题加强研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建设的向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普通微利住房。它有如下特点:一是建设组织者为地方人民政府,具有垄断性;二是销售对象为中低收入家庭,具有局限性;三是建设原则是普通微利,限定了建设的规模和标准,微利原则具有社会保障性和公益性。笔者结合对本市经济适用住房审计的实践,从五个方面谈一谈此项审计应把握的有关政策规定。 一、经济适用住房的计划管理 它主要包括建设投资计划和建设用地计划。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住房保障工作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大中城市的住房保障信息化建设现已普遍趋于成熟。莱州市是县级城市,住房保障工作始于2008年,当时主要是手工操作,随着住房保障群体的不断增加,住房保障中心的管理工作量也急剧增长,住房保障信息化便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3.
图片新闻     
《房地产导刊》2008,(11):20-23
救市 终于出招! 财政部通知,从今年11月1日起,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同时,央行决定自10月27R起,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同时,财政部还高调支持地方救市行为,称“地方政府可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收费减免政策。”  相似文献   

14.
李频 《上海房地》2014,(4):60-60
近年来,经济适用房在实施过程中问题不少,很多省市已停止执行经济适用房政策。主要问题有:一是经济适用房没有实现其政策目标,真正的中低收入者住房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很多高收入者混进了购房者的队伍。二是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标准失控,每套100平方米的住房已成家常便饭,甚至某些项目的复式户型住房已达到每套150平方米。三是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质量偏低,  相似文献   

15.
华佳 《上海房地》2013,(3):11-13
我国各省市“十二五”住房规划主要有四大类:一是《住房发展规划》.如上海市和甘肃省都直接编制了城镇住房规划,该类规划整合了住房保障和住房市场的内容。二是《城镇住房保障和房地产业发展规划》,这类规划在内容上兼顾了保障和市场、产业.只是标题没有调整为《住房发展规划》。三是《住房建设规划》.这类规划针对城市化地区,专门就住房建设的规模、区位、时点进行安排。相比住房发展类的规划,住房建设规划的内容范围更少.但内容深度更深。四是《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规划》.这类规划在住房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城乡统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10年的前几个月,我连续发表文章,提出了影响我国宏观调控效果的5个原因,也就是5个疏漏和缺失。即:没有着手解决“土地财政“问题;没有抑制住房投资和投机的恶性膨胀;没有发力去占领舆论阵地;没有抑制房地产的高额利润;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新建住房严重空置的问题(此文没有涉及以上5个原因,特此说明)。本文要探讨的第6个原因,是没有对住房建设规模进行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弘浩 《上海房地》2011,(6):61-61
根据中央计划,未来五年保障性住房建设总体规模达3600万套,到“十二五”期末使得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0%。预计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保障性住房建设都将是中央、地方政府、开发企业和其他相关领域非常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报刊上,又出现了有关住房空置率、空房率和国际警戒线的争论。争论的主要“来由”,仍然是对指标涵义的认识问题。2004年末,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解析了住房空置率和住房空房率的涵义及其与国际警戒线的关系,得到了业界较为广泛的认同。现将当年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加上一些修改补充内容予以发表,供研讨这个问题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发展住房消费信贷,是促进我国住房建设新经济增长点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我国住房消费信贷业务已经在住房领域普遍开展,但整体规模还非常小,发展还不充分,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20.
今年8月,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潍坊市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将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作量化、硬化、具体。该实施方案主要体现出三大特点:一是规划定点,建设规模具体。在选择经济适用住房定点上,着眼于方便居民生活和工作,在城区东西部各规划建设一个小区。建设模式上采取集中成片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