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确定性的作用下,商业银行贷款会面临风险.提取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的常见措施。由于产权制度的不同,我国商业银行在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会计处理上没有遵循国际通行的做法,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明显不足,利润虚增普遍而且严重,累积了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尤其是贷款业务,通常会面临着较多的风险。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损失,避免陷入经营困境或出现破产状况,商业银行需要在估计风险和损失的基础上,提取资产损失准备金。对贷款计提损失准备,虽然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惯例,但是,由于各国的情况千差万别,各国商业银行在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会计处理上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直接关系到金融企业未来消化不良资产的能力。农村信用社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由于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加之受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历史欠账较多。为此,农村信用应充分认识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现实意义,以中央银行票据支持为契机,采取“分类实施、区别对待、期限达标”方法,逐步提高农村信用社整体拨备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析2007~2013年中国A股上市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相对效率,并探讨计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技术非效率在中国商业银行中确实存在,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计提效率相近,但都高于城市商业银行;银行的规模、管理水平以及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效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同时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效率也表现出一定的顺周期性。因此,为提高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效率,应全面提高银行自身管理水平,强化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监管,完善计提方法和动态拨备计提体系。  相似文献   

5.
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作为商业银行调节会计利润的手段,是否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有影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7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贷款损失准备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有正向信号传递作用。其中,基于经理自主权计提的自由裁量部分能缓释经营风险,非自由裁量部分对经营风险产生加速放大效应,从而证明了自由裁量贷款损失准备能增强银行风险承担能力,为商业银行经理人员和监管者合理规范计提准备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贷款损失拨备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其计提充分与否能影响银行资本吸收损失的能力,进而对经济周期的波动产生影响。在当前国内外金融监管当局再次关注金融机构跨经济周期稳健经营问题的背景下,本文总结了国外有关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与经济周期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国外有关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与经济周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贷款损失拨备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其计提充分与否能影响银行资本吸收损失的能力,进而对经济周期的波动产生影响.在当前国内外金融监管当局再次关注金融机构跨经济周期稳健经营问题的背景下,本文总结了国外有关商业银行货款损失拨备经济周期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段军山 《上海金融》2012,(5):36-40,117
本文利用动态面板模型的经验估计结果发现,在考虑宏观变量M2的稳健模型下,贷款损失准备金LLP与贷款总量、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和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国商业银行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行为与宏观环境、经济周期以及央行货币政策调整有关,今后在准确界定行业景气、行业风险的基础上,可以考虑按预计损失而非实际损失计提特种准备,可在一定程度上做到逆经济周期和提前防范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9.
陈荣国 《中国金融》2006,(14):61-61
2002年,人民银行印发了《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之后我国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又进行了几次调整,但历次调整均未对农村信用社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作出明确规定。目前,随着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建立并完善农村信用社“拨备制度”,增强农村信用社抵御风险的能力已然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非平衡动态面板数据验证了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对于缓解商业银行顺周期性的适用性。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较弱地随着经济周期变化而变动,但具有明显的收入平滑、财务信号作用;非自愿贷款损失准备、资本监管对贷款的约束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农业发展银行现在可同时开展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和农业商业性信贷业务。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体现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银行定位,应该服务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充分体现政府的政策意图。而农业商业性信贷业务使其能够更好地实现财务上的可持续。但是,当农业发展银行同时开展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和农业商业性信贷业务时,资金总量有限,出于财务绩效考虑,其农业商业性信贷业务会对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产生排挤,政策性的支农定位会变得模糊起来,农业发展银行为了追求财务绩效,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宁 《新金融》2003,(12):30-31
一、以正确的市场营销理念转变市场营销手段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对产品营销管理工作的理解一直较为片面,简单、错误地将市场营销概念等同于产品推销,认为:搞市场营销就是把现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荐给客户,并争取其前来办理业务.因此难以在准确分析目标客户特点基础上,制定营销策略、确定各阶段营销目标,通过动态对比原有计划与实际的差异,及时调整营销方案,营销人员一般只能够凭经验和直觉展开工作,直接导致营销效果预知性差、效率低.  相似文献   

13.
王勇 《新金融》2004,(10):38-40
由单一信贷业务到信贷组合业务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开拓与创新。本文主要围绕该论题深刻揭示商业银行信贷组合业务的运行机理,分析商业银行信贷组合业务的决定性因素,在此基础上研讨和推介商业银行信贷组合业务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田园  杨福伟 《征信》2016,(5):29-31
当前商业银行征信业务在管理意识、制度执行、业务操作等方面存在一些风险点,基层人民银行征信监管履职方面面临着配套措施出台相对滞后、征信监管执行力度不足、监管手段单一、监管效果不佳等问题.应通过完善监管制度、创新监管手段等方式,提升商业银行征信业务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特征,然后对中小企业信贷资金潜在的风险因素从不同层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经营中的贷款定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快速扩张势头尤为强劲,但与其相适应的信贷业务经营收益水平却未随之同步提高,由此凸显出信贷业务快速扩张背后贷款定价问题的困扰。关注和重视研究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取向,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能力应对这一困扰,从而在信贷业务经营过程中,卡准信贷资金成本与收益的啮合点,做到信贷业务经营成本的可控性,提高信贷业务经营收益水平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淑丽 《新金融》2002,(6):31-32
一、我国加入WTO后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1.首先,加入WTO后,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将得到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都会因此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牛锡明 《金融论坛》2007,12(11):3-5
以信贷资产和业务为主体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信贷营销、风险控制和产品创新关系到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对基层银行调研的基础之上,着重针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的机制体制创新问题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建立垂直独立的风险控制体制,并将分层次的营销体系与之配套;建立和完善信贷产品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以信贷资产和业务为主体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信贷营销、风险控制和产品创新关系到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对基层银行调研的基础之上,着重针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的机制体制创新问题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建立垂直独立的风险控制体制,并将分层次的营销体系与之配套;建立和完善信贷产品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20.
农发行拓展商业性信贷业务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和有效支持“三农”经济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巩固政策性业务的同时要稳步有序拓展商业性信贷,支持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