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目的和原则不同,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和必要的分离,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的计算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分为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纳税人在会计核算时应遵从会计核算规定;在计算缴纳税款时,纳税人的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时应以税法为准,纳税人应进行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2.
递延税款帐务处理浅见吴明烨《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规定,企业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的所得税前会计利润与按所得税税收法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由于计算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差额,可以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会计核算。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时,一般应按递...  相似文献   

3.
新《企业所得税法》在税率、扣除项目、税收优惠、会计核算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纳税筹划空间。根据应纳税额的计算原理,在新企业所得税背景下进行纳税筹划,应从降低税率和应纳税所得额入手,并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和会计核算的筹划空间。  相似文献   

4.
税法与会计是两个不同的领域,虽然存在密切联系,但由于各自的目的、服务对象不同,二者之间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纳税人既要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又要严格按照税法的要求计算纳税,就必须把握会计与税法的差异,然后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纳税调整,正确核算应纳税所得额,依法申纳税.为了实现二者的统一,我们有必要对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的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浅析所得税税收法规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差异及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中,由于《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存在较多的差异,如何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准确计算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许多企业财税人员遇到的难题,尤其是在新会计制度颁布后,会计核算出现许多新内容和新方法,更增加了纳税调整的复杂性,为此必须准确把握《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所得税法规方面的差异,才能正确地确定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和企业的应纳所得税额,同时选择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6.
李桂红 《现代商业》2013,(5):264-266
2006年财政部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会计利润总额的构成和计算方法。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了应纳税所得额新的构成和计算方法。两者比较,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从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即纳税调整项目出发,探讨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类型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纳税调整项目在税法与会计上的协调方法,正确计算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中列示:……本表是在纳税人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后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会计与税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对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探讨钮因干税影响会计法是由于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年度不同,产生时间性差异,导致按税前会计利润计算的所得税额与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所得税额产生差额,其差异额在会计核算方法上以“递延税款”科目处理,具体包括递延法和负债...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中列示:“……本表是在纳税人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后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包括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等差异)通过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附表三)集中体现……‘利润总额计算’中的项目,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口径计算填报……”。  相似文献   

10.
在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相对独立的形势下,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逐渐增大。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按其性质可分为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差异的原因:服务目标不同,原则的不同,计量基础不同,确定程序、计算方法不同。会计收入与税法收入在概念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会计费用与税法扣除项目在确认范围上存在差异。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记录,明确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的处理方法,以简化税款的计算。  相似文献   

11.
<正> 税收制度改革以后,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就成为企业应纳所得税的帐务处理依据,也就是企业按照实现的利润减去准予扣除的项目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的需要进行财务处理,企业的一些成本费用开支标准不再由国家硬性规定,而由企业自我约束,企业的应纳税税所得额也不再与企业利润总额是同等的一个概念了。  相似文献   

12.
新会计准则中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密切相关。但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与《企业所得税法》的税务处理则存在差异。将会计要素与税法的相关概念加以比较区分,既有利于正确的会计核算,又有利于应纳税的计算与缴纳。  相似文献   

13.
企业进行公益性捐赠既是一项有益于社会的慈善举动,也是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事项。在实务中,公益性捐赠的税前扣除计量是许多财务人员纠结的难题。本文通过实例,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增值税暂行条例、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法规,从公益性捐赠的价值计量、会计处理、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增值税、所得税纳税调整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最后针对公益性捐赠支出的纳税筹划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三大期间费用影响会计的利润总额,同时影响税法的应纳税所得额,但新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对期问费用的处理有原则有一定的差异,年末要进行纳税调整。本文从分析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对三项费用的不同处理,剖析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收条例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商业会计》2007,(6):24-25
八、其他收入的涉税处理 (六)资产评估增值 3.股份制改造时资产评估增值的涉税处理财税[1997]77号规定,纳税人在产权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产权转让净收益或净损失,计人应纳税所得额,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国有资产产权转让净收益凡按国家有关规定全额上交财政的,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应相应调整账户,所发生的固定资产评估增值可以计提折旧,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月,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开始实施,纳税申报表的设计也发生了变化,新的纳税申报表把会计的核算作为前提工作,依照税法的标准规定,对一些纳税行为进行合理的调整来确认应纳税所得额。本文主要介绍了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含义,分析了形成差异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差异,希望可以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论合理确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进行纳税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媛媛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7):237-238
企业所得税是企业净利润形成前的扣除项目,对企业的净利润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缴纳所得税的基数是应纳税所得额,那么,合理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合理降低应税收入、选择有利的会计政策确定费用数额、合理增加准予扣除项目三个方面探讨了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进行纳税筹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原企业所得税的相关政策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它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经营行为,导致企业对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同时也为企业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在分析新企业所得税法内容的基础上,从应纳税所得额、税收优惠等方面对纳税筹划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 一、所得税的账务调整企业所得税的账务调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对企业少报纳税所得、多报纳税亏损的账务调整。根据所得税有关法规的规定,对盈利企业查增的所得额,应先予以补缴税款,按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给予处罚,其查增的所得额部分不得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对亏损企业,经检查调整后有盈余,还应就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补缴所得税。同时还应区分非汇总纳税企业和汇总纳税企业两种情况。如非汇总纳税企业已亏损,经检查调整后仍然亏损的,可将查出企业多报的亏损额视为查出相同数额的应税所得,按法定税率计算出相应的应纳所得税额,以此作为罚款依据。而对汇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制度》和税法的差异较大,如对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计提的产品售后保证等。在期末应对各种差异进行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成应纳税所得额,并做好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