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界经济快速和不均衡的增长中,一些大国的经济正在复苏,因为他们具备大国经济自生能力。本文从大国经济增长力、大国经济吸引力和大国经济持久力三个方面,在理论上对大国经济自生能力的概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丁远 《商界》2008,(9):104-104
我国众多企业正在被迫“洗一场冷水澡”。或许不少企业会因为这场“冷水澡”感冒、打喷嚏,甚至因治疗不当而染上重疾。但换一个角度看,这场“冷水澡”对培育内生的企业自生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大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与大国经济结构相匹配的大国金融模式。美国经济长达一个世纪的持续稳定增长与美国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密切相关。日本经济近20年增长乏力,重要原因是日本金融体系功能的缺失。对中国来说,美、日两国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重视。构建一个具有强大资源配置功能且能有效分散风险的现代金融体系,以实现大国经济与大国金融的战略匹配,是金融危机后中国面临的战略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5.
赵首鹏  廉文慧 《商》2014,(6):163-163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我经济市发展也因此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欣欣向荣,第二、第三产业因为大量廉价农村劳动力的涌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业也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土地规模种植经营,在机械化种植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农民生活也因非农转移就业获得了改善,这说明要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必然要通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减少农村人口。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到了另一新的阶段,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转变使过去无限廉价劳动力供给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经济生产成本增加,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持续高点不下,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受到劳动力供应的差异而发展不均衡,相对的却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面临严重问题,同时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有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相关资料的大量阅读,并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运用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经济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基于资源禀赋、技术学习的企业自生能力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资源禀赋和技术学习与企业自生能力的关系,得出: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并不足以支撑企业自生能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技术学习是企业自生能力的重要支撑。并且应基于资源禀赋和技术学习来构建企业自生能力。  相似文献   

7.
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是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石,其包括区域企业创新力、创业力、集群力、成熟度和国际化能力等五个维度。根据对中国大陆29个省市区的区域企业自生能力进行评价,可以将各地区划分为高位调整型、积极赶超型、快速追赶型和双重拖累型等四种类型,同时,这些地区间企业自生能力指数的差距呈现出一种不完全的收敛态势。实证结果表明,区域基期的企业自生能力指数对该区域下一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和影响力。因此,优质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应成为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应用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指数考核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中国GDP考核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论自生能力、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着手,阐述了企业自生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说明了比较优势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条件;竞争优势是一种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综合能力的作用结果,二者相互补充.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根据我国企业发展现状,在比较优势战略的指导下,培育企业的自生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发挥经济的后发优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大国,我国经济具备大国经济的特征,所以我国应采取与大国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战略。作为大国,应该立足于本国经济,立足于国内市场,但如今,我国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外贸依存度过高。因此,我国应采取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积极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与经济活动能力相关性不高,不少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比较高但经济活动能力并不高,有些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比较低但经济活动能力比较高,这说明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经济活动能力高低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并不完全取决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与经济活动能力相关性不高的影响因子还包括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在大规模刺激经济政策的作用下,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大国经济强劲复苏,回升速度远高于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但2季度以来出口和工业生产出现较为明显的减速迹象。面对形势变化,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力保当前经济复苏态势,并着力为中长期经济增长打下基础,但能在多大程度上维持当前的高速回升态势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国际经济贸易的格局渐渐走向一体化,这种一体化成为了不可避免的国际形势。世界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常见现象便是大国垄断,垄断现象违反了贸易市场的公平性原则,破坏了原有的秩序,阻碍了其他国家的贸易发展。要想保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明白国际经济贸易当前的局面,了解大国垄断的具体内容,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本文介绍了大国垄断的特性和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分析提出了应对当前垄断形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在这一过程中,因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必然给农村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否则,不仅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将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商刊》2003,(4):6-6
  相似文献   

16.
吴景丰 《价格月刊》2003,(10):12-13
2003年第一季度,我国GDP达到23562亿元,同比增长9.9%,是自1997年以来同期增长最快的.4月份,尽管受到"非典"的影响,GDP仍然增长8.9%.但同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也表明:一季度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4.1%,比上年同期增加0.4个百分点;二季度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登记失业人数为795万人.  相似文献   

17.
刘易斯在吸收了马克思和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劳动力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指出新古典增长模型忽视了部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无限供给这一特征,认为工业化的发展能带动农业的现代化。但是中国目前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城乡差距的拉大,使人们意识到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增长极”的作用,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是要依靠自身的发展,发展集体经济,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促进工农业均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运用修正后的斯亚斯坦德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模型,来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从而得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以及农村劳动力个人转移决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马小娟 《商》2014,(2):206-206
目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可以通过提高农民的货币收入进而提升农民的购买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可近些年沿海区域的“民工荒”现象暴露出了农村劳动力结构存在问题,这种趋势的延续可能会阻碍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介绍,提出在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合理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运用修正后的斯亚斯坦德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模型,来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从而得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以及农村劳动力个人转移决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