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农业农村最为突出,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领域引入PPP模式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呼应和支撑。本文在分析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项目主要方式的基础上,明确了PPP模式应用于乡村振兴项目的适用范围和不适用范围,并提出了不同实施机构主导下的典型交易结构。与此同时,文中分析了农业农村领域推行PPP模式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坚持基本建设程序、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未来农业农村领域推行PPP模式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公私部门伙伴关系"(PPP)模式是陕西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治理的新选择。PPP模式的应用能够较好地解决政府供给资金不足以及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陕西省在政策环境、项目需求量、民营资本参与及盈利实现方面为PPP模式在该领域的引入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在此基础上,还应选择合适项目类型,设计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合理定价机制,完善配套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农村基础设施采用PPP模式能够增加项目投资、使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得到改善、体现更高的经济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在农村和农业建设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Entropy),实现主观与客观赋权相结合,从合作障碍因素、制度保障因素、经济环境因素3个层面,确定了19个影响因子在影响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中的权重值。[结果]评价指标中项目收益率、政策支持力度、资金可获得性、专业人才充足性、平等合作意识指标的权重居于前5位,表明该5项指标是影响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探索这些因素对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影响机理。[结论]结合主要影响指标贡献度,提出注重优化组合、加大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注重人才培养、坚持平等互利,消除合作障碍等建议,为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由于政府资金不足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多方参与投资的PPP融资模式应运而生。PPP融资方式不仅能弥补资金投入的不足,还可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经营管理效率,是解决农村基础设施短缺的创新之举。然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立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这些问题,以期促进我国PPP模式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为政府越来越关注的话题,而首要问题就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目前,各级政府都在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综合基础设施工程的PPP项目建设,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PPP模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构建完善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PPP项目模式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农村基础设施PPP项目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证券化产品因其流动性多样、信用分层、期限分割的特点成为推进农村基础设施PPP项目实施的高效途径。本文基于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资产支持票据和资产支持计划的主要运行模式,分析了各类农村基础设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和主要差异,在进一步分析运作中的破产隔离风险等问题的基础上,建议创新破产隔离结构,完善相关法律,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引入中长期机构投资者,扩大境外融资。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贷款模式不同,PPP项目贷款规模大、建设运营周期长、利益相关方多且关系复杂,综合面临各种风险。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是公私合作合伙关系的简称,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伙,为公众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一种合作机制。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运用PPP模式,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更是农发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8.
农村环境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保证。然而如果仅仅依靠政府部门解决农村环境建设中的资金、管理和人才等问题是很难实现和谐的。PPP这种资金来源多渠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应用于农村环境建设,将增加农村环境建设项目的经济可行性,是不断深化农村发展的需要,是政府部门深化农村改革的需要,是为农村环境建设解决专业人才的需要。通过创新PPP投融资模式能弥补政府农村建设中人才和技术的不足,实质性改善农村的整体环境,加快农村环境建设步伐。创新PPP投融资模式,应以政策激励提高私人资本投入的积极性,建立政府投资转化的长效管理机制,灵活运用农村环境建设的PPP模式,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支持PPP投融资项目。  相似文献   

9.
PPP模式率先在国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兴起,我国紧跟国际潮流,积极推动PPP模式在我国各领域建设工程的发展.由于交通运输PPP项目工期长、资金需求大、未来收益不稳定等特点,社会资本进入该领域有更多顾虑.为此,我国颁布一系列政策,以推动交通运输PPP模式的发展,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涉猎该领域,降低其投资风险.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  相似文献   

10.
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并逐渐被应用于农村环境治理领域。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释了当前中国农村环境治理失灵的多重困局以及引入PPP模式的治理优势,并基于全国东、中、西部6个案例从效率、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角度对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有效性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应对农村环境治理失灵的多重困局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现实检验也表明,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缺钱、缺技术和缺人员问题,有利于区域间环境公平状况的改善。但是,PPP模式极为复杂且在实践应用中面临诸多困境,包括欠发达地区市场竞争不充分、项目合作企业过度强调利润导向而忽视社会责任、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弱、农民和村集体被边缘化等。进而言之,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相匹配的治理能力、多元主体有效参与等),PPP才会成为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的新模式。因此,需客观且辩证看待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其具体实施要因地制宜和审慎推进。  相似文献   

11.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必须具备的公共基础条件。稳妥推进农业基础设施投资PPP模式,在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激发农村市场活力、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存在诸多积极作用。鉴于此,本文针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PPP模式面临的挑战,从目标原则、实施过程方面探讨该模式的实施框架,进而探索提出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明确市场准入门槛、优化政府政策供给等该模式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对于现代化社会治理、推动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PPP模式通过政府和企业合作的方式,减轻当地政府财政负担,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可以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探索PPP模式在乡村振兴相关项目中的制约因素,建立合理公平的评价方式,对政策的更好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PPP模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中.本文从PPP模型的概述开始介绍了PPP模式的定义、PPP模式的目标和经营理念,探讨了PPP模式下项目工程管理的特点以及如何构建PPP模式,对PPP模式下项目工程管理制度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PPP模式下EOD项目工程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快速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建设,由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不足和土地财政不可持续,选择合适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重点分析PPP融资模式应用于基础设施的机遇,以及可能存在的挑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深入剖析我国林业PPP的政策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以及政策主体,建议规范和完善我国林业领域公私伙伴关系双方之间的协议或合同;合理界定与划分风险承担责任;加强林业部门专业的PPP机构建设;加大PPP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林业PPP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租赁—建设—经营—转移"林业基础设施途径PPP模式,有助于准确把握和正确定位我国林业PPP政策路径,厘清我国林业PPP制度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也是应对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文章以21个中央一号文件为研究样本,运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方法,刻画了农村基础设施政策的演进特征和优化方向。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政策经历了从1982-1986年的政府一元主体主导,到2004-2012年的政府、市场二元主体协同实施,再到2013年之后的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协同实施阶段,现已逐步向"多中心"供给与治理体系迈进,但社会参与度仍较低;农村基础设施九大领域(水利、电力、公路、网络、教育、医疗、文化、社保、住房保障)政策工具使用不平衡,差异较大,其中三类工具在农田水利领域均使用较多,在住房保障领域使用较少。  相似文献   

17.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对此,国内外已经做了很多研究,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应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推行垃圾分类标准,加强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与分类监管,还应建立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有效模式对推进中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集体行动逻辑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按照服务供给主体的不同,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分为村民自主供给、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多元共治4种主要模式,通过对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地调查,深入剖析和比较了4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实践模式。研究发现,4种模式各有利弊,适用条件也不尽相同。村"两委"群众基础好、有资金支持的村庄适宜推行村民自主供给模式;政府治理能力较强的乡镇适宜推行政府供给模式;政府治理能力较强、市场竞争相对充分的乡镇适宜推行市场供给模式;各相关主体有较高的资源禀赋,且有完善联动机制的乡镇适宜推行多元共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效提供必须摒弃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但并不意味着将其一味推给市场。合理评价的标准化体系是农村基础设施引入社会资本的关键,捆绑经营获益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重要方式,明晰的产权是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而农村"社区型"基础设施采取农户自主治理提供基础设施的"自组织"模式可能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0.
在地震灾后基础设施重建中引入PPP模式,可拓宽融资渠道,解决灾后重建的资金短缺问题。通过研究PPP模式的理论基础,对PPP模式运用于灾后基础设施重建的可行性及其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