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如今,合资企业已经是中国轿车工业的主体。是搭上国际跨国公司的顺风船,一味做洋老板的加工厂,还是不忘用市场换技术的初衷,摸索一条振兴中国汽车产业的新路?据统计,2003年,上海通用汽车赢得了一张满意的成绩单。当年中国市场一共销售汽车456万  相似文献   

2.
鲁强  余伟萍 《改革与战略》2008,24(10):172-174
汽车工业的发展一共有三种战略模式,即完全自主发展模式、完全开放模式和自主开放模式。中国轿车产业走的是一条以市场换技术的自主开发模式,更偏向于开放;中国载货汽车产业走的也是自主开放模式,但是更偏向自主开发。在新的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下,中国载货汽车产业必须加快载货汽车产业集团化、规模化战略变革,加大技术更新和研发投入力度,加强载货汽车品牌化和国际化战略,才能提高载货汽车产业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换不来自主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进 《特区经济》2007,5(2):170-171
“以市场换技术”是中国汽车产业实施了20年的一项产业政策,实践证明它是失败的,因为它未能实现其生产自主品牌汽车的初衷。本文分析其失败的3个主要原因,并对如何应对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汽车工业的垂直分工对中国汽车产业的锁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调查研究报告》2007,(258):1-14
在汽车产业全球化趋势加强、分工日益深化、产业链价值高端环节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应充分发挥市场优势、成本优势及后发优势,积极参与全球汽车产业分工,在与汽车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不久的将来,我国不仅将成为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还有可能成为全球重要的汽车研发基地,但在开放条件下加强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合作是前提。  相似文献   

5.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达国家无一不是牢牢地掌握汽车产业的控制权。但是,在中国汽车市场上,面临国外跨国汽车企业的冲击,中国汽车产业的“空心化”问题突现出来,它不仅影响到汽车产业的自主发展问题,甚至也与国家经济的独立和安全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6.
一、正确认识合资企业在汽车产业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一)合资企业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5年,全国合资整车企业生产的自主品牌汽车占全部整车产量的一半以上,其中,合资轿车企业的国外品牌汽车占全部轿车产量的比重高达72%。在成长性最好的轿车市场(占全部汽车市场的53%左右)上,合资企业生产的国外品牌产品在轿车市场上占有压倒性优势。  相似文献   

7.
董晨  丁柯利  高佳遥 《中国经贸》2012,(22):141-142
“市场换技术”指的是始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少数中外轿车合资企业的建立,直至中国加入WTO,允许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在中国合资设厂,进行本土化生产。中国汽车行业从改革开放初期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新兴汽车市场,甚至有在未来几年内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的潜力。但中国的汽车企业在缔造了这个繁荣的市场之后显得有些失落,年产千万辆中有多少是真正的中国创造?20年来,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合资,让我国硬件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市场换技术”战略下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20年过去了我国的软件实力还是没有太大的进步。因此“市场换技术”这一战略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市场真的换来了技术吗?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我国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十一五”时期我国将全面兑现入世承诺。中国的汽车工业目前正处于新的上升期,透过“十一五”规划,我们大胆猜想中国汽车业的未来,汽车产业将继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品牌汽车海外畅销;日新月异的汽车科技创新和日益严格的汽车环保政策,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晨风 《中国经贸》2008,(15):40-40
在中国汽车设计步履艰难之中,合资企业在中国汽车自主研发的“第三条路”已成为中国汽车业颇响亮的口号。一时间,跨国公司都加大了在中国的研发力量。大众.通用、本田、丰田、宝马等(中国)公司无不标榜帮助合资中方开发中国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10.
判断我国汽车产业“以市场换技术”策略成效如何,可以通过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量予以回答。为了克服传统(宏观)方法估计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足,本文从微观角度,利用汽车企业数据完成了对汽车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量,并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法、Olley&Pakes法与Levinsohn&Petrin法等多种方法的横向比较,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结果显示,1999—2007年我国汽车行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升,细分为各控股类型、各子行业研究亦是如此;国有控股汽车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低于非国有控股汽车企业,但由于上升较快,逐步与非国有控股企业趋同。由此说明,“以市场换技术”策略已取得实效,汽车产业正从“引进-吸收-消化”向“创新-超越”转型,继续加强技术研发,构筑中国汽车国际竞争力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调查研究报告》2007,(238):1-23
合资企业在制造平台的搭建、知识的传播和交流、配套体系的形成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对中国汽车创新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是中国汽车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国家应当通过树立“合作与共赢”的创新理念、制定研发本土化的中国战略、构筑“创新型企业”的社会责任、完善“所有制中性”的创新激励政策体系、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等方式,充分发挥和利用合资企业的积极作用,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总体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2001年,我国进行加入世贸组织谈判时,国人对外强我弱的汽车工业无不担心:一旦放开闸门让外资品牌进来,中国汽车工业或将面临灭顶之灾。最终,我国选择了合资引进外资品牌的战略,希望通过以“市场换技术”获取自主品牌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被外资掌控的中国汽车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梁 《新财经》2008,(7):94-95
2008年2月,世贸组织裁定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关税政策违反贸易规则,引起了人们对我国汽车产业安全问题的再度关注。改革开放30年来,关于外资引进和产业安全问题的大讨论,几乎每隔几年都要在我国发生一次。 1980年争论焦点:是否应该引进外资?以市场换技术是否有必要? 1988年讨论反思:外资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中国是否被外资利用了? 1995年外资企业大规模进入,有人惊呼“民族工业危急”。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外资全力抢滩中国。 2005年底,汽车产业五年缓冲期结束前,龙永图与原机械部部长何光远之间,爆发了是否要发展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何龙之辩”。全面引进外资对我国产业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是否真的到了威胁或影响国家产业安全的程度?《新财经》就此话题,专访了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乔梁博士,通过剖析中国汽车产业全面合资后的现状,对产业安全问题进行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14.
陈金波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8):59-63
跨国汽车公司掌握合资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国外品牌轿车基本垄断国内市场以及依附跨国公司成为国内大多数汽车生产企业的基本发展战略,说明中国汽车工业正在转向依附型发展模式.政府长期对国内民营资本实行歧视性进入管制、过度干预汽车企业的经营管理、过早允许跨国汽车公司投资国内市场以及对国外汽车产品的进口控制不力,是导致这种不利转变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鼓励本土汽车企业走自主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走“自主开发型”的韩国模式,是中国汽车业内共同的愿望,“以市场换技术”、“以合资套技术”……一系列的构想足以体现中国汽车业对自主品牌的痴心不悔;然而,中国汽车真能在追逐韩国模式的路上。不会陷入被人诟病的“外资主导型”的巴西模式吗?  相似文献   

16.
运用政府采购促进高技术产业自主知识产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已涌现出如“华为”、“乐金”等每年拥有上千发明专利的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但与美国等科技大国相比,差距很大。我国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发展中没有像“华为”这样的投入实力。本文提出,为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要进入新一轮的“市场换技术”阶段。即“政府市场”换“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运用政府采购促进高技术产业自主知识产权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水平先进、研发实力雄厚的各大汽车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我们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如何抓住跨国公司对我国汽车产业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历史性机遇最大限度地促进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18.
汽车电子产业是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交叉产业。发展汽车电子产业是我国汽车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步骤。国家发改委正在以《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为纲,制定《“十一五”时期汽车电子发展规划》,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在加紧制定《“十一五”汽车零部件专项发展规划》,汽车电子产业将成为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大力支持的新兴产业。我国汽车电子产业聚集四大板块的核心城市上海、广州、北京、沈阳也正在紧张有序的制定适合本地汽车产业发展的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9.
《新财经》2011,(5):32-34
在合资企业"技术换市场"战略几乎可以宣告失败,本土自主品牌频频遭遇天花板的201 1年,这些由实力雄厚的合资公司推出的自主品牌,能否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打通未来成长空间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20.
严扬帆 《改革与战略》2012,28(4):149-151
文章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现有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条件下,面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通过自主研发与联合研发、建立策略性技术联盟,实施国家汽车重大技术创新计划,攻克关键技术、发展新型能源清洁汽车等技术创新策略,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