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锦明 《水利经济》2004,22(5):58-59
在简述广东省水利建设辉煌硕果的同时,找出现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划分水管单位的类别和性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水管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枞阳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兵 《水利经济》2008,26(1):43-44
介绍了安徽省枞阳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现状、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成果,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思考,认为:要进行机构消肿,合理设置水管单位;实行岗位聘任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发挥水土资源优势,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经济实力;依法行政,切实维护水利工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浅析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类型划分和性质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类型划分和性质确定,水管单位定性的核心是对具备自收自支条件的认定,为此从市场经济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出发,对水管单位自收自支的范围及具备自收自支的条件认定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水费经过了两次改革,第一次是1986年,由省政府颁布了《湖南省水利工程水费收交和使用管理办法》;第M次是1990年,以省政府办公厅的名义下发了《关于调整水利工程水费标准的通知》。通过这两次改革,水费收入逐年增加,已成为水管单位的主要经济来源,水管单位工程运行  相似文献   

5.
经济体制的改革带来了我国各行各业行为功能不断转换和变革的勃勃生机。我们水利行业的主体——水管单位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已逐步将其行为功能推向市场,但力度不大,步子不快,笔者以为必须加快转换和变革的力度实现市场1 水管单位行为功能必须市场化建国以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水管单位长期以来都是以事业单位的性质出现,仰赖国家财政作支撑。但由于水利工程越建越多,其功能作用已大大超越了纯公益性质的范畴。相对地说,国家补助的比例也日益减少,使水管单位限入困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水管单位逐步认识了市场,逐步认识了水…  相似文献   

6.
根据某省1994年水利工程效益及经营成果年报资料,分析水管单位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以便加强管理,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 ,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 ,水也作为一种商品进入流通领域 ,水费上调的直接受益者就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由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承担防洪、排涝等社会公益性服务 ,在资金使用上一贯“大手笔” ,因此在细枝末节的资源安排上缺乏节俭 ,“水大头”的别称也由此而来。近期国家水利部和财政部联合颁布的《水程工程管理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了水管单位属“事业性质、企业管理”。这就要求水管单位要摆脱以前大把大把花钱的习惯 ,一切从零开始 ,注重经济核算 ,把成本管理当作重要环节来抓。长期以来 ,水管单位的成本核算主要是单一的记…  相似文献   

8.
简述福建水权制度建设实践,分析水权制度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工作重点,提出以推进水利工程水价改革为着力点,促进水权交易实践、加快水权制度建设和水价改革的一些建议:制定更加完善科学的水价政策规定、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将水利工程水价改革与减轻农民负担相结合、与水管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与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安邦福 《水利经济》2003,21(3):55-56
通过对温峡口水库发展旅游经济的调查分析,反映水利工程兴利目标在市场经济中的悄然变化,强调水管单位顺应市场需求、调整经济结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依托水利资源优势兴办旅游是发展水利经济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姚玲  陈协清 《水利经济》2003,21(3):47-47
从湖北省水利工程农业水价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农业水价改革的必要性,提出进行农业水价改革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供水价格形成机制;明确水利工程排涝属公益性事业;对农业供、排水水费分别采取不同的收取方式;强化水费使用管理约束机制,做好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工作;加强水价改革立法等意见,供水价改革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财政部于2012年颁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规定该规范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实施好内部控制规范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以下简称水管单位)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根据这一新形势,我们联系工作实际,对水管单位如何加强内部控制问题做以下研究和探讨,旨在加快水利事业的发展。一、水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单位领导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水利工程灌溉第二管理处(水利二处)成立于1983年,是农七师下属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属差额拨款的水管事业单位,实行处、所、站三级企业管理体制.该处主要担负着奎屯河流域一河六库三个灌区的灌溉管理任务,为农七师8个农牧团场和乌苏市两个乡镇160多万亩的耕地供水,以及为车排子地区4个团场的人饮供水服务.2009年该单位年总收入7068万元,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师拨事业费(水费),二是综合经营收入(主要是建筑业和工业).本单位年均总支出6915万元(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税金、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实现利润153万元,年均职工收入2.1万元.由于水管经费不是足额拨付,所以很多开支要靠其它经营收入弥补.其它收入的来源主要是建筑行业、水产养殖和农副业等.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是该单位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一些老的基础设施工程改造加大了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3.
关于开展水利工程后评价试点工作的座谈会议纪要1994年8月19日,何副部长主持召开了关于开展水利工程后评价试点工作的座谈会。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理事长张季农、水管司副司长曹松润以及农水司、财务司、计划司、水管司、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的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2002年以国发45号文《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对全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工作作出了部署。安徽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也提了《安徽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实施意见》。现结合普济圩农场长江堤防管理体制,谈谈一点初浅想法。  相似文献   

15.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质在于市场经济规律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适应市场经济,走向市场,完成由事业型向事业经营型的发展,维护工程良性运行,就必须深化水价改革,按商品价格范畴制定水价.使水管单位成为真正的供水商品生产经营者。本文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深化水价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深化水价改革的几点设想.以供国家进行水价改革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雷晶  周丽  赵敏 《水利经济》2007,25(4):65-67
从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的特性出发,分析了准公益性水利工程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过分干预、资产界定不清、管理经费不足、相关政策不完备这些根本原因入手,提出完善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水管单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通过改革来解决。一是经营亏损严重,工程难以正常运转。据对全省3548个中的2338个水管单位的调查,2001年亏损单位有1230个,亏损面达52.6%,亏损额达5689万元。二是超编(1718人)严重,人员素质偏低。三是投入渠道单一,经费严重不足。全省纯公益性和准公益性的水管单位有3027个,占水管单位总数的85.3%,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促进水管单位的降本增效,从保证管理任务完成的人力资源客观条件出发,综合考虑人员劳动积极性,构建了基于工作量—劳动量平衡的水利工程柔性定岗人员配置模型,以进行岗位人员的灵活配置。将该模型在跨流域调水泵站工程实际中进行了应用研究,提出了适应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特征的柔性定岗方案,实现了降本增效,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公益性水利工程消耗补偿的状况及难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江苏省公益性水利工程消耗及补偿情况,指出江苏省公益性水利工程消耗补偿机制难点:对补偿问题不够重视、理论研究不足,现有体制不够完善,补偿资金落实不到位和资金结构不合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备,水管单位存在编制定额过时、机构臃肿、管理方式陈旧等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对综合性水利资产进行界定,建立公益性水利工程消耗补偿制度,健全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0.
淠史杭灌区水利工程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图从国民经济和水管单位财务这两个不同的角度,通过实际付出的费用和所取得的效益比,对史机灌区水利工程的国民经济效益和财务效益进行评价,并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加速灌区水利产业化进程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