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美国金融监管模式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由美国次货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在各界质疑下,美国也反思自己的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重要的改革。我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体制还不成熟,为了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非常有必要借鉴美国金融改革的经验来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发展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各个国家想方设法加快本国金融市场的建设,努力抢夺金融制高点。2007年底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进而蔓延为全球金融危机,对金融监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保证金融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确保金融产品创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的背景下,重新审视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监管意识,对我国金融改革深入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辩证关系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本文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所暴露的金融创新中的深层次问题的分析,对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分析.作者提出在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必须加强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4.
论金融开放条件下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与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浪潮下,我国金融管理当局正努力消除因金融管制造成的“金融压抑”,通过制度调整扩大金融开放。WTO的加入,标志着我国金融开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在此背景下改革和调整金融制度,加强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金融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和区域性金融危机频繁发生,预示着建立于30年代的金融监管体系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全球化、自由化条件下迅速膨胀的金融业发展要求。尤其是我国在2001年正式成为WTO成员国后,国内金融市场逐步全面的开放已势在必行。与此同时,金融体系的风险防范和监管体系还有待改善,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受到严重挑战。如何在这一形势下构建符合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维护金融的安全与稳定运行,成为国内各界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文章试图通过我国金融监管基本目标、原则和现状的分析,找出金融监管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无论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还是欧洲债务危机,从中都可以看到金融监管缺失的问题。我国的金融产业和金融监管还处于摸索和发展的阶段,正视和深入了解此次欧债务危机中金融监管的问题,有助于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欧债危机中暴露出的金融监管问题(一)监管主体不明确,权责不明,多头重复监管很多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中都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多个  相似文献   

7.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逐渐全球化,各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金融安全问题再次被重视。我国金融业在结束过渡期后已经完全开放,为了确保金融安全,建设必要的金融安全网刻不容缓。本文认为,我国金融安全网的建设应包括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最后贷款人制度、建立金融机构危机处理的"快速反应机制"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8.
金融自由化条件下的我国金融监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金融行业正面临金融全球化的现实。它不仅对金融业自身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而且越来越开始左右着整个世界。金融自由化在促进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为金融危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为了我国金融行业能稳健运行,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必须加强对我国金融行业的监管,这也为我国完善金融监管机制提出了紧迫的任务。在开放条件下要建立一个良好的金融秩序,有效的金融监管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金融安全负有重要责任的金融监管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试论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加入wTO,金融自由化的趋势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金融自由化条件下加强金融监管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的关系,然后列举了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监管的冲击,接下来指出了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上述分析提出了加强金融监管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0.
改革和危机并存,对于金融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需要根据具体国情选择金融自由化的时机和方式,按照金融自由化所具备的前提条件及利率、汇率和资本项目开放的次序,协调好与各项改革配套的其他制度建设,尤其注意在循序渐进改革的同时完善相应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和区域性金融危机频繁发生,预示着建立于30年代的金融监管体系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全球化、自由化条件下迅速膨胀的金融业发展要求。尤其是我国在2001年正式成为WT0成员国后,国内金融市场逐步全面的开放已势在必行。与此同时,金融体系的风险防范和监管体系还有特改善,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受到严重挑战。如何在这一形势下构建符合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完备的金融监管体系,维护金融的安全与稳定运行,成为国内各界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文章试图通过我国金融监管基本目标、原则和现状的分析,找出金融监管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金融不稳定说来定义金融稳定,从金融机构危机、货币危机和资产价格冲击三个方面,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关系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并提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赵坤尧  闵芳 《企业导报》2010,(1):202-203
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暴露了美国在金融系统风险监管上存在的巨大漏洞,也为世界各国提出了金融监管的新课题。在对各国面对新的金融危机所表现出来的新的趋势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暴露出的不足之处,主要借鉴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及其应对次贷危机的金融监管举措,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金融监管机构应健全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实现利率市场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5.
国家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机理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家审计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存在一种内在的作用机理关系.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国家审计在维护金融安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系统性缺陷,这些系统性缺陷是由一些深层次原因导致的.为实现国家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目标,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完善国家审计与金融监管制度,关注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国家审计的综合性与时效性,开展金融监管的绩效审计等.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我国经济中产生的新的金融业态,是在金融抑制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本文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制度逻辑,分析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及问题,最后,从目标、原则和对策等多角度提出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末,金融业的蓬勃发展,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福利。但是,到了21世纪初,次贷危机造成金融泡沫破灭,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大量漏洞在危机中显现出来。虽然我国在金融监管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对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我们应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教训,坚持效率性、协调性、独立性和前瞻性的有机结合,改革我国现行金融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资本项目开放时,各个国家面临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多样化的社会条件,也因此会选择不同的时间顺序安排和不同的改革路径。但不是每一个国家在资本项目开放过程中都能成功地避免遭受由此而引发的国内金融不稳定风险,有的国家甚至遭受到了货币危机或金融危机。南非以其强而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健康发达的金融体系、审慎的金融监管、完善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制度以及符合本国国情的资本项目开放顺序等成功避免了这些大的负面效应冲击。南非成功的渐进式资本项目开放的实践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9.
后危机时代,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把其作为金融监管的主要目标之一。我国应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经验,立足于我国国情,赋予金融消费者的法律地位。加快金融立法,全面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完善救济制度,构建多元化便捷的纠纷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无疑给我国的金融业带来了很多启示.在金融创新、房贷市场发展、金融监管等各个方面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