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中国29个省份从1996到2008年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发现,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经济发展水平越低,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影响越大;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力资本对其促进作用也越大。此外,资本对于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而我国县域内市场机制不完善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基于2005—2013年湖北省61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和政府财力的统计数据,通过平稳性和协整检验,建立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县域经济增长与县级政府财力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县级政府财力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两者具有相互促进的动态关系,但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政府财力对经济发展的激励作用仍有待加强,并基于此提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时经济增长核算基本式进行拓展,引入制度变迁变量,通过中国31个省(直辖市)1998~2008年的面板数据建立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经济增长源泉的实证分析,认为1998—2008年11年间技术进步是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制度变迁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源泉,不过相比于劳动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所起的作用还是相对较小,但是其作用不容忽视。为此中国需要不断优化社会制度和加快技术进步从而为经济集约型增长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引进老年抚养比的消费函数,选取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协整检验、面板数据因果检验对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居民的消费水平具有抑制作用,当老年抚养比增加1%时,居民的消费率将下降0.485%;人口老龄化抑制中、西部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促进东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在长期,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水平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短期内,全国、中部和西部的人口老龄化是居民消费水平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经论丛》2014,(4)
本文利用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及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对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经济增长对所有区域的城镇化均有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对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影响存在差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如果能协调发展,则会加快城镇化;反之,则会迟滞城镇化。 相似文献
6.
交通优势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基于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表明,铁路对其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促进作用明显强于高等级公路;尽管不同交通线路的增长效应存在较大差异,但综合来看,河南省优越的交通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8.
利用2008-2018年有关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和模型设定检验,建立固定效应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对创新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创新资源配置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创新人力资源投入的产出弹性大于创新物质资源和创新知识资源投入的产出弹性;在三种创新资源投入要素的弹性系数中,北京和天... 相似文献
9.
10.
选取1996~2006年中国大陆7个台资比较聚集的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台商投资中国大陆对大陆就业的影响.对1996~2006年的整体样本估计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台资的进入对大陆的就业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分阶段估计发现,1996~2000年期间,台资对大陆就业促进效应是显著的;然而,2001~2006年期间台资对大陆就业的促进效应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90-2009年间省级非农GDP和非农就业人员的数据,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处于不同工业化阶段、具有相异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地区,其就业弹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且区域就业弹性的非均衡下降导致了我国总体就业弹性下降。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城镇化是推进国家农业发展产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帮助引导转变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向、推进土地科学流转、提高农田出产效益,城乡居民养老一体化,是农村城镇化的任务所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未来以县域为重点。通过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合理化分配,逐步实现"县域城镇化",更好的与高新技术、现代产业接轨。为此,农村地区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引,依靠群众的力量,不断创新思路,稳步推进经济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城镇化是推进国家农业发展产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帮助引导转变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向、推进土地科学流转、提高农田出产效益,城乡居民养老一体化,是农村城镇化的任务所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未来以县域为重点。通过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合理化分配,逐步实现“县域城镇化”,更好的与高新技术、现代产业接轨。为此,农村地区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引,依靠群众的力量,不断创新思路,稳步推进经济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已被看成是缓解"三农"问题、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分析了县域经济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农村城镇化如何反作用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当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时,海外投资如何影响不同技能劳动的就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海外投资会减少高技能劳动就业,增加低技能劳动就业,进而降低就业技能结构;而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海外投资则能促进高技能劳动就业,减少低技能劳动就业,提升就业技能结构。同时,本文使用分位数回归检验了当就业技能结构处于不同分位数时,海外投资提升就业技能结构的经济发展水平临界值存在的差异,由此可以推断我国企业在不同就业技能结构下的海外投资动机。 相似文献
16.
17.
城镇化不仅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在四川省的城镇化现状基础上,建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模型,从回归估计与脉冲效应等方面对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人均GDP受到正冲击后,城镇化水平的反应在开始比较微弱,而后不断增加,经济增长对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是一种新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是现代经济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产业集群的形成既是县域经济要素不断优化组合的结果,也是县域内部产业为追求更大收益而自发聚集的过程。本文就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机制进行探讨,并详细分析了产业集群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商业研究》2014,(8)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业、城镇化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时序演化和空间差异特征,探讨在城镇化进程中沿海地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业、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较为显著,其中入境旅游发展对空间城镇化的作用程度明显大于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对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的作用较入境旅游大;经济城镇化对沿海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大于空间城镇化,而人口城镇化对于沿海地区经济水平提高的作用不显著。因此,入境旅游业在沿海地区城镇化进程中主要通过空间城镇化的演变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国内旅游业主要通过经济城镇化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利用我国1994~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全国和区域两个角度分析对外贸易对就业的影响,证实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就业量的增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区域来看,东、中、西部的外贸就业效应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出口的就业效应均为正,进口的就业效应在东、中部不显著,但在西部则显著为负并在荬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