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扬 《中外企业家》2009,(4X):70-71
近年来,中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加剧,这是当前内外部失衡的集中体现。通过对"双顺差"下中国经济高储蓄、高投资、低消费的内部经济特点和投资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分析,揭示出"双顺差"与经济不均衡的相互传导的恶性循环关系,从而论证了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才是打破恶性循环,促进经济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正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发展推动了各国现代经济的加速增长,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特征。未来我国要避免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过快下降,突破"技术升级陷阱"是关键所在。一、工业比重随经济发展呈倒"U"型变化,经济高增长往往与工业高比重相伴而生一个经济体的工业比重随着经济水平提升总体呈现倒"U"型变化形态,也就是经历由低到高再降  相似文献   

3.
康淑菊  武伟伟 《价值工程》2021,40(33):169-171
运用Geoda空间分析软件,针对我国31个省市(港澳台除外)的2001-2020年GDP,运用不同权重矩阵进行空间相关分析和动态变化分析.基于"后"型、K-最近邻和欧式距离空间权重矩阵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权重矩阵的全局Moran'sI指数检验都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其中K最近邻矩阵时达到最大.我国省域经济呈现局部聚集性分布,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在检测省域经济中,"高-高""低-低""高-低""低-高"空间聚集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我国省域经济存在显著全局及局部自相关性.结合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深入掌握我国省域经济分布特征,为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单项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追求,是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形式,是实现经济增长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的重要途径,企业绩效评价是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自我提高的过  相似文献   

6.
<正>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经济内部失衡日渐严重,主要特征就是"高储蓄、高投资、低消费"。按照一国"储蓄-投资=经常账户差额"的会计恒等式,我国经济内部失衡势必导致经济外部失衡,其主要特征就是持续的经常账户顺差和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是"非中心货币"国家,持续的经济外部失衡使我国积累了大量以美元计值的外部债权,因此存在比较严重的货币错配。而由于货币错配的存在,使得  相似文献   

7.
节能减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要实现这一目标,根本的途径是改变过去高投入、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末端治理的环保机制,而循环经济是一种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源头实现节能减排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低要素成本、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成本为代价的。这样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转变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迫切的任务。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推进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使中国经济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在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为主题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上,中外政、商、学各界代表就此进行了探讨。中国实现改革创新和绿  相似文献   

9.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将人类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经济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经济增长压力加大。钢铁行业呈现出"低价位、高产量、高成本、低需求、低效益"运行态势。2013年钢铁业的销售利润率仅为0.87%,常用有色金属冶炼业销售利润率仅为0.82%,同时亏损面还在持续扩大。预计钢铁企业微利运行甚至亏损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在行业发展处于"非常时期"的状况下,钢铁企业纷纷寻求转型的出路。在企业转型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创新方法,解决企业转型期  相似文献   

11.
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炭产业是国家重要的能源产业,对于保证国家的能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长期以来煤炭资源"高开采、低利用和高排放"的开发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循环经济要求在物质不断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达到"低开采、高利用和低排放".它不同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物质单行道流动方式,而是要实现"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生产方式,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物.所以,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降低煤炭资源的开采量,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和利用率,实现开采废弃资源的再利用与再循环,实现煤炭的洁净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将提出如下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这一概念由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在1800年首次提出,即:企业家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或者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中国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中国的经济增速减缓固然与全球金融危机有关,但中国经济自身发展方式累积的问题也不容小觑.长期以来中国采取的是"赶超型尾灯式"经济发展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其负作用如高投资、低消费、产业结构失衡以及外贸依存度过高等也十分明显.中国经济要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就必须将"赶超型尾灯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均衡型创新式"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盛宏清 《数据》2005,(6):36-38
1990年以来,北京经济增长已经走过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1996年是该周期的拐点.从2003年开始,北京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15年间,以1996年为界,前期出现高增长高通胀的局面主要是投资需求过热和经济发展受"瓶颈"制约的结果;后期出现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主要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结果.后期经济运行愈加平稳是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越发娴熟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认为,人口结构特征、资源能源价格机制、金融市场、环境污染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社会保障制度、外贸环境、汇率制度七个根本因素,通过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居民部门消费——储蓄选择、外贸发展阻断机制三种路径发挥作用,造成了我国"高投资、低消费"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经济增方式的根本途径是改革和利用好这些根本因素,并要平衡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稳定运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相似文献   

17.
王志胜  崔威 《活力》2011,(21):48-48
一、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现在的状况就像是两个海平面的运动:中国开放时已经有了发达国家这样一个高海平面,我们处在低海平面.高海平面人均GDP13000美元(1978年的美国),现在人均为3万~4万美元.中国、印度、苏联等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低海平面比高海平面差一百倍.由于原来低海平面国家都是"二战"前后独立的,非常看重自己的国家主权,把关税壁垒提得很高,国际资本、商品无法进入.这是当时很多国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基于循环经济在绿色饭店发展中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循环经济研究 循环经济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论述生态经济时提出的,它是针对传统线性经济而言的.工业化运动以来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经济模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因此,人们提出人类社会的未来应该建立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即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20.
电力系统自动化未来发展新技术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变电站的核心系统,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与先进性对变电站及电网的影响深远,先进稳定的自动化系统不仅可以保证电力企业经济效率,而且能保证广大用电户利益.现代社会对电能供应的"安全、可靠、经济、优质"等各项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电力系统也不断地向自动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不断地由低到高、由局部到整体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