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讯     
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估价国标实施 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农用地定级规程》和《农用地估价规程》三项国家标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三项国家标准规定了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估价工作的目的、任务、内容、程序、方法和成果要求,对下一步更加深入地调查评估我国土地的质量状况和价值情况,提升农用地质量监管水平,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以及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和促进农用地规范流转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据《法制日报》1月31日消息,今年我国将建设1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根据国土资源部印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规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成后,应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开展耕地质量评定。  相似文献   

3.
研究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关系对于进一步理解、把握规程,深入开展这项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论述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栾城县实例,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验证了三者的关系,并对分等成果的运用与农地估价的方法改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土地利用系数的探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按照《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计算方法,很可能使土地利用系数失真,并由此造成人为的土地等级差异。科学概念的土地利用系数应是指当地正常投入水平下作物实际产量与当地该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即土地的光温水土生产力之比。为保证农用地赋税公平合理,鼓励土地投资和集约化经营,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应该建立全国统一、科学、公正的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5.
最近,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要求和部署(国土资厅发[2003]133号),广东省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全面开展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的省份,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结合广东省的实际,于近期在广州召开了广东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部署暨培训会议,全面开展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  相似文献   

6.
记者11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我国已建立起农用地质量、价格调查与评价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框架。目前,全国共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完成了省级农用地分等和县级定级估价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依据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探讨农用地占补平衡的评价方法,构建占补平衡换算体系.通过选取3246个地价样点,建立农用地定级指数与相应基准地价的数学模型,从而求出每个评价单元的基准地价,求得占补平衡的换算系数,由此建立耕地占补平衡体系和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机制,防止耕地占补平衡的表面化和短期化,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共享的元数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在土地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促进了土地管理由"数量管理"向"数量和质量并重管理"的转变.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数据量大、数据形式多样,数据共享困难.元数据作为信息共享有效途径,可以方便用户快速、准确地发现、访问、获取和使用所需数据.通过探讨元数据技术在实现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信息共享中的应用,提出相应的元数据标准和共享体系.  相似文献   

9.
进一步修改完善作为规范全国地价评估的基本技术规程──《城镇土地估价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才能适应我国地价评估和地价管理发展的需要.就《规程》中有关基准地价内涵、地价评估的技术途径和样点地价修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使《规程》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农用地管理的目标转变和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我国农用地利用和管理的现状入手,针对我国农用地利用和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提出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农用地管理的目标必须实现战略转变,即由“数量管理”转变为“数量和质量并重管理”。文章认为,正在全国开展的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估价工作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并对应用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估价成果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概括其成果应用研究的基础上,以广东省丰顺县为例,分析工作成果,探讨应用方向,为今后县级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农用地分等是具有全国(首先保证省内)可比的土地质量调查工程,其中土地本底(自然)质量的量化是以指标区(分等因素或因素组合相对一致的区域)为单元计算的。结合河南省农用地分等的实践,就指标区间的自然质量分可比性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农用地分等规程》中自然质量分的计算方法,分析了自然质量分的可比对分等成果可比的作用,同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所建立的标准样地体系,进行自然质量分可比性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记者从浙江省质监技术监督局获悉,2008年发布的金华火腿新的国家标准《地理标志金华火腿》(GB/T/9088—2008)将取代(GB19088—2003)国家标准,于2008年12月1目起实施。  相似文献   

14.
制定农用地分等定级野外诊断指标体系的原则、方法和依据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制定农用地分等定级野外诊断指标应该遵循指标的稳定性、空间变异性、主导性、生产性和综合性原则;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土地特性响应时间、变异系数等方法是选取农用地分等定级野外诊断指标的科学定量方法,而最有效的农用地分等定级野外诊断指标选取方法是根据土壤学和作物栽培学等科学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要根据土地的区域性特征选择农用地分等定级野外诊断指标,确定农用地分等定级野外诊断指标的分值和权重.  相似文献   

15.
基于SuperMap Objects的农用地定级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基于GIS进行农用地定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解决现有农用地定级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实证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指出了现有农用地定级系统中存在的三个问题,提出了系统设计原则、系统的功能设计、数据处理流程设计、数据组织结构设计以及对进一步开发农用地定级系统的建议与展望。研究结论:本系统成功地应用于安徽省宿州市桥区农用地级别的划分,该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农用地转用生态补偿价格评估理论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从资源价格角度初步提出了农用地转用生态补偿价格的评估思路 ,立足于农用地本身的环境生态功能价值和社会公共效益补偿 ,从农用地环境效用的实物量核算和价值量核算方面提出评估模型 ,为完善农用地价格构成及农用地征用转用价格内涵的确定提供参考 ,同时予《农用地估价规程》中农用地转用生态补偿价格评估提出了初步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7.
《江苏农村经济》2014,(6):14-14
我国最严谨农药残留国标《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将于2014年8月1日起开始施行,《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2)同时废止。新标准规定了387种农药在284种(类)食品中3650项限量指标,较2012年颁布实施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2)新增加了65种农药、43种(类)、1357项限量指标。  相似文献   

18.
农用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研究 ———以吐鲁番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用地是一种稀缺的土地资源,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这一资源的需求。农用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工作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大力发展农业,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依据和支持。该文以吐鲁番市为例,对其进行农用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研究,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程序,采用因素法定级,综合评定农用地级别;以收益还原法为主,参考成本逼近法评估样点地价,确定农用地基准地价。  相似文献   

19.
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是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2012年,江苏省按照《农用地质量 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标准,启动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该文采用因素法计算了扬 州市江都区各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分、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划分了自然等、 利用等和经济等。结论表明:(1)土壤类型、微地貌类型、农田基本设施、人为因素、区位条件5个因素 与耕地质量等别呈明显正相关,其中土壤类型对耕地质量空间分异起基础作用;(2)与上一轮耕地质量等 别评价相比,江都区耕地自然质量等别有所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利用质量等别有所 下降,原因在于新旧规程评价参数变动及全域最高单产提升;经济质量等别基本持平,但本次评价以耕作 地块为分等单元,结果更加细化、准确、可信。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新发布的主要粮食质量标准有哪些?答:可将其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包括:GB1350-1999《稻谷》GB1351一1999《小麦》GB1353-1999《玉米》推荐性标准包括:GB/T17891-1999(优质稻谷》GB/T17892-1999优质小麦一强筋小麦》GB/T17893-1999《优质小麦一弱筋小麦》GB/T8613-1999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GB/T17890-1999桐料用玉米》二、为什么要重新修订《稻谷》、《IJ\麦》、《玉米》质且标准?答:首先,根据国家规定,国家标准每隔五年就要进行复审,从而决定是否进行修订。但由于管理体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