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5月31日,以青少年环境教育为内容、以“绿色城市、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大众汽车畅想绿色未来”环境教育行动宣讲团,走进了杭州,与生活在西子湖畔的师生们共同感受绿色世博的低碳生活理念及成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能源的广泛使用,给我们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逐年升高而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效应逐渐显现,北极的冰川正在融化,海平面在增高,马尔代夫,威尼斯等美丽的风景将会沉没。如此的大环境下,一系列的低碳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等名字悄然而生,全球化的“低碳革命”正在兴起,人类也将因此而进入低碳新纪元,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全新时代。低碳物流,归功于低碳革命和哥本哈根环境大会对绿色环保官方倡导。而物流作为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也必须走低碳化道路,着力发展绿色物流服务、低碳物流和智能信息化。  相似文献   

3.
许春桥 《中国品牌》2010,(5):125-125
近日,福建省标准化研究所工青妇组织积极开展“低碳家庭时尚生活”主题活动,将“家庭低碳计划十五件事”编成《低碳生活歌》,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在全所职工家庭中推行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家庭为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贡献力量。此外还倡议全所职工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提高了全所职工保护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4.
陈兴雄  苏晓峰 《品牌》2010,(6):76-77
<正>6月5日是第39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为呼应这一主题,国家环境保护部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相似文献   

5.
一、低碳经济的由来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向环境过度索取,以化石燃料为主的高碳经济导致了全球严重的气候问题。2003年在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一词,当时并没有给出低碳经济确切的定义以及相关的界定方法和标准。后来,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加深,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和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标志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6.
把元霄 《上海商业》2023,(7):180-182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了双碳目标,即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致力于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特色发展道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能源资源的消耗近年来与日俱增,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受到严重的威胁。为了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给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国家提出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研究双碳目标下城市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商务部、中宣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共同举办的“2010中国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高科技国际博览会”2010年11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环顾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主题,绿色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复苏与持续发展的引擎,清洁能源、节能减排、循环利用、低碳技术等领域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刘祎纯 《商》2014,(14):181-181
近年来,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在一系列的应对方案之中,旨在降低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的“低碳”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家居生活中低碳的运用更是我们对绿色环保的生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绿色,象征和平、希望和生机盎然。从《哥本哈根协议》到“世界环保大会”,“绿色”近年来已经成为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热词,“绿色浪潮”也正在席卷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那么,绿色会议你了解多少?2014APEC会议选址北京怀柔雁栖湖的消息再次引发业内对绿色生态和低碳环保的热议,  相似文献   

10.
伊西科 《商务周刊》2010,(15):47-48
“低碳魔法屋”、“拯救地球大冒险”……6月5日,在第39个环境日来临之际,安利“环保嘉年华”活动又在天津水上公园开幕。“与去年的该项活动相比,今年的安利‘环保嘉年华’更加紧扣‘低碳减排’的主题。”安利(中国)总裁黄德荫对《商务周刊》说,“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带动更多的家庭确立低碳意识,力行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相关概念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术界也开始关注低碳经济的研究."低碳经济"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在众多的相关文献中,低碳经济经常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等联系在一起,它们之间是彼此联系的,但同时,四个概念之间也存在差别.本文从四种经济的来源及研究现状入手,总结出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邹磊 《中国电子商务》2012,(14):239-23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低碳节能、环境保护等理念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生态化的居住环境也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就要求在进行居住环境规划时,应坚持“以人为本”、“低碳节能”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运用生态节能策略,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绿色环保与低碳理念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问题,从其自身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数字     
《WTO经济导刊》2010,(9):17-18
8月15日,德尔地板联合美的、TCL在湖北宜昌宣布,三方将合作组建跨行业环保联盟,并将在国内共同推广首个家居行业“系统绿色家居”解决方案,从生产、购买到安装再到使用,全程实现绿色低碳,让“绿色”家装真正走进中国家庭。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温室效应、污染超标等环境问题频频发生,“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绿色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满足了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需求,促进我国绿色可持续化城市建设的同时,大大推动了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进程。基于此,文章简要阐述绿色金融的概念及特征,深入分析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并结合绿色金融发展中现存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朱健 《浙商》2010,(20):90-90
9月20日,由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主办的浙江时尚文化节开幕酒会暨新闻发布会,在杭州隆重举行。时尚文化节以“低碳引领时尚”为口号,以“低碳、绿色、环保、健康”为主旨,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低碳时尚宣言,倡导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浙江文艺界知名人士、顶级行业精英与杭州主流媒体悉数到场。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新形势.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低碳”浪潮。船舶是世界综合工业品之集成.鉴于其对众多产业的关联性和构成的复杂性.其“低碳”制造的发展进程可能会滞后于其他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放弃对“低碳”的追求,“低碳造船”不仅仅是个概念.而是亟待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将低碳理念贯穿于设计、建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首先,船舶设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7.
《WTO经济导刊》2009,(6):16-16
1、在环境商务全球峰会(巴黎,2009年4月22—23日)结束时,企业的高层领导们同意,在2009年达成综合气候协议对全球企业和社会的未来健康至关重要。在题为“绿色责任”的闭幕宣言中,峰会参加者呼吁政府朝低碳社会前进,“释放出可持续的绿色创新和创造工作的潜能。”  相似文献   

18.
浅议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物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低碳话题持续升温,“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供应链”等等,这些低碳经济发展理论与低碳相关概念层出不穷的时候,低碳概念也不可避免地传递到物流行业,由此衍生出新的词汇低碳物流。  相似文献   

19.
朱焕芝 《消费导刊》2012,(7):40-40,42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低碳城市和低碳工业,却很少有人关注低碳农业。其实,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是我国最基础的社会产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低碳农业作为绿色经济在农村发展中的实现形式和有机组成部分,是改善农村环境、保护自然生态、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需要,更是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我国农业实现转型升级,发展低碳农业迫在眉睫。低碳农业大有可为,发展低碳农业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处于世界前列,但人均排放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因此,中国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责任.传统产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走向绿色发展的第一步;发展先进技术、采用物联网是走向绿色发展的突破点;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核能与可再生能源,是建设低碳社会、实现绿色发展的基础;创造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是建设低碳社会、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