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宁华侨投资区位于山歌如潮的壮乡首府绿都南宁市北郊,是1990年12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3.5万多人,其前身为1960年建立的全国最大的华侨农场——广西武鸣华侨农场。建场以来,先后安置了印度尼西亚、越南等9个国家的华侨1.2万多人,现有归侨7300多人,他们与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海外华人华侨—直情注侨区的发展。投资区辖区面积179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独特的人文优势。  相似文献   

2.
崇左市地处广西西南部,陆地边境线长533公里,是广西边境线最长的城市,有国家一类口岸3个,二类口岸4个,边民互市点13个。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总体规划下,在中国—东盟“一轴两翼”战略实施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的构想中,崇左市地处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关节点,位于泛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和东盟经济圈东部,是海上东盟和陆上东盟的联结交汇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经济园区位于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性举办地广西首府南宁市北郊30多公里,总面积180平方公里,人口3.5万人。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载体、国  相似文献   

4.
正崇左市地处中国广西西南部,是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而发展起来的年轻城市,是"中国糖都"、"中国锰都"、"中国红木之都"。崇左位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两个板块的结合部,处在海上东盟和陆上东盟的联结交汇点,具有沿边、近海港、邻首府、连东盟的地缘优势,区位优势突出。自2006年"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构想首次提出以来,崇左作为南新经济走廊中国境内段的起  相似文献   

5.
今年9月16日至19日,中国—东盟中心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设立独立展台。 这是中国—东盟中心第二次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向公众推介自己。中国—东盟中心新闻公关部主任乐达·普马女士率中心官员同来自中国和东盟数以千计的参观者积极互动。  相似文献   

6.
随着广西经济的发展,"环北部湾经济圈"、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南宁——中国东盟商机活动等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焦点之一,而贯穿始终的招标工作在这些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招标工作的重要性和经济作用出发,在广西发展的大背景下,论证了招标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2012年9月21—25日,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九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在南宁如期举办。今年恰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10周年、中国—东盟科技合作年。在这种新的背景下举办的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届博览会围绕"科技合作"主题,举办了中国—东盟科技部长会议,并围绕技术转移、金融、  相似文献   

8.
《广西经济》2012,(4):1
广西沿海、沿边、沿江,是我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桥头堡,在我国对外开放和周边外交战略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广西牢牢把握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加快、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以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合作,多区域合作逐步深化,对外贸易持续  相似文献   

9.
城市文化体现了城市的软实力,被视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生产力。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尤其是南北钦防四市同城化的发展,绿城南宁需要结合自身的历史文化与同城化背景把城市文化定位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圈内的产业研发中心、最具东南亚风格的中国城市、以及“双核心”先锋城市—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和中国东盟经济区的“桥头堡”核心城市,塑造南宁城市文化形象以助力城市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西经济》2006,(2):F0004-F0004
广西容县经济开发区是1991年9月经自治区批准成立,并予以保留的41个园区之一,近年来,容县在发展园区经济方面,  相似文献   

11.
随着广西经济的发展,“环北部湾经济圈”、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南宁—中国东盟商机活动等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焦点之一,而贯穿始终的招标工作在这些活动中发挥着攀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招标工作的重要性和经济作用出发,在广西发展的大背景下,论证了招标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戒辉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25-128
中国东盟战略的实施,为广西人才资源的开发带来了前有未有的机遇,而南宁高新区的地缘、人才资源政策和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优势更是为其在人才的开发培养中赢得了先机。文章认为,南宁高新区应通过利用中国东盟战略制度优势构建与东盟各国的人才交流合作机制,整合区内和东盟两个区域的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开发培养水平,推进人才小高地建设培养特色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等途径,为促进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广西经济实现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3.
孟维娜 《广西经济》2012,(11):36-38
南宁与东盟产业合作现状中国—东盟框架协议签署10年以来,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南宁与东盟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密切,继续深化两者合作,不失时机地大力推进产业合作已成为共识。一是从经济贸易往来上看,2006年至2010年,南宁市与东盟国家进出口总值由10892万美元增长至50667万美元,年均维持48.48%的高速增长。2010年,南宁市对东盟国家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以上的就有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六个国家。二是从产业对接和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1月,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行。在11月4日下午举行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签约仪式上,南宁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与印尼第一现代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南宁国家高新区迎来了此次盛会后第一家由东盟国家投资的进入南宁的工业企业。同样是在2004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国家科技部  相似文献   

15.
雷克强  孙宝  郭凌云 《广西经济》2010,(2):23-25,28
2002年11月4日,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正式启动。广西作为中国对接东盟的最前沿,近年来紧紧抓住机遇,努力扩大与东盟经贸往来,取得了丰硕成果。据海关统计,自2001年以来,东盟已连续9年保持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已成为广西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货源地。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从2002年的6.3亿美元跃升至2008年的39.9亿美元,年均增长36%,高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2010年1月1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对广西外贸进出口规模、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等都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伍启明 《广西经济》2013,(10):15-16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入发展,广西与东盟各国的交往合作更加密切,已成为中国对东盟开放合作新高地。作为对东盟国家开放合作的前沿,广西需要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促进中国与东盟双方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推进中国一东盟互联互通建设,建设南宁至新加坡经济走廊。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以来,南宁市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得到大力发展,南宁市和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得到有力促进,双方贸易和投资规模得到持续扩大,对推动南宁市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南宁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南宁市商务局抓住机遇,采取有力措施抢占东盟市场,扩大南宁—东盟两地间贸易往来,推动南宁市外贸经济实现快速增长。主要成效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以及每年在南宁召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带动下,南宁市与东盟开展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1月3~6日,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此届博览会由中国商务部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共设展位2506个,参展产品涉及11个行业,共210类,参展企业1505家,展商和客商达18000余人,其中境外参展企业516家,占参展企业总数的34.2%,使用展位757个,占规划展位数的42.9%,较好地体现了多国共同举办的宗旨。  相似文献   

19.
一、对广西经济合作新格局的描绘与理解 广西经济合作的新格局应该是多重的,这种多重性表现在: (一)主动溶于“一轴两翼”为重点的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构建由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两个板块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一个中轴组成的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把我区建设成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这是重要的一重。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盟自由区建立已经10年了,南宁作为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会址.目前,我国已在南宁成功举办了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所以我们广西更应该抓住这个优势地理位置,加快农业的发展.纵观东盟自由区建立的十年,我们广西的农业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正在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呢?我将在这篇文章中一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